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03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通讲(教师版).docx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03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通讲(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03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通讲(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3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目标1.掌握初中三年课内中出现的常见常用词语(成语);2.掌握词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正确判断词语(成语)运用的正误;3.掌握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基础存盘一、要点概览二、知识归纳知识点一: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基本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最初的或最常用的意义。例如“海”的基本义是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引申义: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例如“海”的引申义为大的(器皿或容量等),如“海量”。比喻义:通过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如“海”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知识点二:词语的语境义词语的多义性是在长期的历史发
2、展中形成的,不以语言环境为转移,在词典等工具书中可以找到义项。语境义却恰恰相反,它是不固定的,是在语境中临时赋予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便不存在了。词的语境义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如反语表达的语境义,与词的字面意思完全相反。词的语境义一旦固定下来,就变成了词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粉丝”原指用绿豆等的淀粉制成的线状食品,现在也指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的人。知识点三 :词语的色彩1.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恶等感情色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褒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赞美、喜爱、肯定的感情色彩。如:雄伟、庄严、怀念、敬仰、鞠躬尽瘁。
3、(2)贬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贬斥、憎恶、否定、轻蔑的感情色彩。如:虚伪、丑恶、阴险、卑鄙、处心积虑。(3)中性词:指不带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词。中性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如:发动、保护、思想、害怕。2.词语的语体色彩,一般分为书面语、口语。(1)书面语多用于书写或阅读文章,较正式、严谨,如:头颅、氧化、思考。(2)口语多用于非正式的场合或日常的对话,较随意。如:脑袋、生锈、想。知识点三四:成语的辨析与运用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现代汉语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等,如“精卫填海”“完
4、璧归赵”“源头活水”等。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具有书面语体色彩,如“分道扬镳”“杯水车薪”“罄竹难书”等;但也有来自口头语且口语色彩浓厚的,如“半斤八两”“拐弯抹角”“指手画脚”等。成语也有四个字以上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吃一堑,长一智”等;有少数两个字的,如“染指”等;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破天荒”等。 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有以下几种:1.褒贬不分(感情色彩不当)例: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谋算;是贬义词,用在同学身上不合适。2.表意重复例: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5、。“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了起来”意思雷同,纯属多余。3.轻重失当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这里指代考场上考生答题遇到的困难,显然过重。望文生义4.望文生义”指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语,因理解错误而误用成语。如“文不加点”“万人空巷”“屡试不爽”“七月流火”“明日黄花”等。5.搭配不当,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炙手可热”“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等都有固定的搭配。6.张冠李戴(分不清对象、范围、场合)。例:刘大妈满心欢喜,又让座又倒水,她多么希望这对反目成仇的兄弟能早
6、日破镜重圆啊。“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在兄弟之间不当。知识点五:近义词的辨析和选用所谓近义词,就是词义相近的两个词语。辨析和选用近义词类试题有两个特点:其一,试题选用的近义词都是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近义词,是初中生应当辨析、会使用的近义词;其二,考点常设在词语意义的辦析、词义轻重的辨析、感情色彩得当与否的辨析、词语使用范围的判定等。知识点六:关联词语的选用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关联词基于所起作用不同,通常分八类:(1)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
7、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一边一边”“一面一面”(2)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也不仅而且不但还(3)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常用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还是要么要么(4)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5)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如果就即使也哪
8、怕也(6)条件关系: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7)因果关系: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常用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8)承接关系: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不能颠倒。例:“先再最后”深度讲练【解题锦囊】 从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词语(成语)的辨析与运用。中考对成语的考查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为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判断指定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作答时,需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即可。一
9、般会有两种情况,一为色彩不当,二为语义不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6)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经典例题】1.(2022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岁月可能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于人们心中。B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有人极力排斥,有人欣然接受,更多的人保持着谨慎的态度。C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
10、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D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答案】D【解析】A.镌刻:雕刻的意思。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谨慎:细心慎重,以免发生有害或不幸的事情。用来修饰人的慎重的心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演员,适用对象错误。故选D。【触类旁通】1(2022贵州安顺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同学们夸赞李华的文章旁征博引,文笔优美,他却谦虚地说这不过是妙手偶得。B张桂
11、梅老师身患重病却仍然坚守在教育一线,她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深受师生爱戴。C疫情让餐馆老板王飞的生活变得拮据,好在社区发放的物资基本保障了他的温饱需求。D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长江水质得到极大改善,濒临灭绝的江豚数量有所增加。【答案】A【解析】考查词语运用。A.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不能用于自身,用错对象;B.殚精竭虑: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正确;C.拮据: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正确;D.濒临:紧接;临近。正确;故选A。2(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听了小语的广播,同学们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感言。下面这段感言中,
12、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 ()当代青年人没有A墨守前人的旧说,而是敢于质疑,大胆创新。一个个奋斗的故事,B演绎出一段段无悔的青春。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什么C丰功伟绩,但是,他们以奋斗之我,吹响了D可歌可泣的时代号角。AABBCCD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防守,因称善于守的人为墨守。后指固执拘泥,不会变通。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演绎:铺陈,发挥;展现,表现。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D.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形容的对象是悲壮事迹,不能形容时代号角,故错误。故选D。
13、3(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市各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办学行为。B近日,在上海抗疫一线,利用科技成果抗击疫情的好消息络绎不绝,接连传来。C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的各项伟大事业,展示了青春中国的磅礴力量。D从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折柳”送别来宾,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设计巧妙绝伦。【答案】B【解析】A.遵循:遵照、遵守、遵从。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选用对象错误,不能用来描述“消息”,使用错误。C.磅礴: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用来修饰“力量”,使用正确。D.巧妙
14、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用来形容“设计”,符合语境和用法,使用正确。故选B。二、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题型一,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近义词题型二,根据语境辨析词语运用得正误解答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从意义上辨析。(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如“怜惜”“惋惜”两个词,重点是区分“怜”和“惋”两个相异的语素。“怜”,怜爱;“惋”,可惜。这种类型的词还有“严实”与“结实”“精力”与“精神”“武力”与“暴力”“充分”与“充足”等。(2)词义的着重点不同。如“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3)词
15、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比较大。(4)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词义重。2.从色彩上辨析。(1)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如“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是中性词,既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鼓舞”是褒义词,指受到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复习 专题 03 词语 成语 理解 运用 考点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