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一遍过专题14-七下文言文阅读习题(学生版).docx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一遍过专题14-七下文言文阅读习题(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一遍过专题14-七下文言文阅读习题(学生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4:七下文言文阅读1(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孙权劝学(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B非志无以成学 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C蒙辞以军中多务 至霸上及棘门军 (周亚夫军细柳)D非复吴下阿蒙 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A本在冀州之南 (愚公移山)B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二章)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D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3)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
3、性。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以“夫”字发起议论,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B【乙】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起初推脱,后听从劝说学习,终有所获。C【甲】文讲道理透彻深刻。【乙】文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富于情味。D【甲】文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要求。【乙】文用吕蒙言行侧面表现鲁肃学识进步。(5)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
4、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園,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戴嵩画牛苏轼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唐宋
5、八大家散文鉴赏)【注释】戴嵩(sng):唐代著名画家。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宝:珍藏。拊(f)掌:拍手。搐(ch):紧缩。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处士笑而然之。5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
6、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2022甘肃武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芙蕖(清)李渔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7、,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注释】芙蕖:荷花的别称。荷钱:生的荷叶,状如铜钱,故称“荷钱”。迨(di):及,到。徂(c)往,到。异馥:特别的香味。6解释下列加点词。
8、(1)可爱者甚蕃_(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3)过而不问之秋_(4)亭亭独立_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荷钱出水之日自非亭午夜分(三峡)B乃复蒂下生蓬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荷叶之清香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D摘而藏之人不知而不愠(十二章)8翻译下列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9填空。两文同写莲,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_的生活态度;芙蕖写莲的“_”“_”“_”“可用”,由莲的观赏价值写到_价值。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说唐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9、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丙】问说(节选)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
11、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完正确的一项是()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
12、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能:才能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破:破解D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耻:耻辱12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B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
13、,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C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D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14、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丁】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则字平如砥砥:_(2)陶后鲜有闻鲜:_(3)大惊曰大:_(4)释担而立释:_15翻译下列句子。(1)持就火炀之。(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6【丙】文写鲁肃“大惊”评价吕蒙,这与孙权劝学有什么关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复习 专题 14 文言文 阅读 习题 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