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通关第09讲-判断段落作用(精讲)(教师版).docx
《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通关第09讲-判断段落作用(精讲)(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通关第09讲-判断段落作用(精讲)(教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09:判断段落作用考点说明壹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锦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段的把握。高频重点段落:首段、尾段、过渡段、环境描写语段以及与文章主要内容形成呼应、对比或补充说明文章内容的段落。常考题型贰1、 某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XXX?3、 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 第X段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 文中某段能否删掉,请说明原因?6、 文章第X段在
2、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真题链接叁年份地区题目能力要求题干2022年湖南益阳讨缘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请说说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022年湖北恩施给我妈尝尝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第段中的画线句在结构上有哪些作用?2022年辽宁鞍山母亲禅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2022年辽宁沈阳味蕾上绽放的思念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段的作用。2021年四川绵阳高山远鼓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文末画线句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021年山东济宁渑池来信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最后一段可否删掉?为什么?技巧点拨肆一、 段落作用(一)
3、开头段(二) 中间段(三) 结尾段1.开篇点题1.承上启下(过渡)1.总结全文2.统领全文2.交代:人、事、因、经过、结果2.点明中心3.交代:人、起因、结果3.交代背景(环境)3.深化主题4.交代背景(环境)4.设置悬念4.升华情感5.引出下文5.做铺垫5.引发思考、引人深思6.设置悬念6.埋设伏笔6.照应前文或题目7.做铺垫7.对比/衬托/烘托7.首尾呼应8.埋设伏笔8.渲染气氛/营造氛围9.奠定感情基调9.揭示中心10.渲染气氛 营造氛围10.烘托人物心情11.激发阅读兴趣11.照应开头例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开篇点题,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开头例2
4、: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中间例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侧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承上启下)中间例2: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下文埋下伏笔/铺垫)结尾例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结尾例2: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
5、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物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的母亲(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二、 答题锦囊: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结构(包括表现手法)(一) 从内容角度答题时:写这句话(段落、情节、内容)都写了些什么;体现了什么人物的什么情感;需要再扣住本文的中心去点明它与中心的关系。(二) 从结构角度答题时:总领全文;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引出了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与上下文相呼(照)应;总结上文;篇末点题等角度考虑。例文鉴赏1:(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讨缘骆瑞生小时候,春节前常有人来送财神和春联。送财神的人站在每家
6、屋前唱财神歌,唱完后就发财神画像和春联,主人家则照例要给他些钱,只有实在拿不出钱的穷人家才会给些玉米和稻米。那年,送财神的人又来了,他是一位老人,六十多岁的样子,背着背篓,拄着拐杖。当他出现在村口的时候,小孩子们就都跑过去看,我也混在其中。在一家门前唱完,送完财神后,老人就去下一家。在离我家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突然着急起来,一种窘迫的心情压得我喘不上气。我爸爸生病了,家里已经没有钱了。我担心老人来我家唱歌,被妈妈拒绝后他会难受,而妈妈也会难受,因为这又一次提醒了她,我家是整个村子里唯一买不起财神画像和春联的人家。终于,老人叩响了我家的门,妈妈打开门,抱歉地对老人说:“我家不买。”老人说:“没多少
7、钱的。”听了老人的话,妈妈更难堪了,她低下头,重复了一遍:“真的不买。”这时,屈辱的泪水一下子从我的眼眶里涌出来。老人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闻到我家那么浓郁的草药味就明白了。老人对妈妈说:“那我就不讨钱,我讨缘。”说完,不待妈妈开口,老人就唱了起来。老人的声音像一阵暖风,吹进我家破陋的房子里,我悄悄站在妈妈后面,盯着老人唱歌。老人唱歌时眼睛是亮亮的,他盯着门框,那些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从他嘴里磨出来,他用拐杖轻轻地叩打着节奏,完全沉浸其中。这是我听老人唱财神歌唱得最好听的一次。老人唱完后就将财神画像和春联放在我妈妈手里,合着手说了一声:“祝你家来年发财。”说完就走了。妈妈装了一袋玉米递给我,
8、说:“小跃,你把这袋玉米给他。”我提着玉米赶紧追上去,对老人说:“我妈妈说这是给您的,抵钱。”“快拿回去,我说了是讨缘的。”我的声音突然哽咽了,我说:“您是唯一给我家唱财神歌的人,就收下吧,不然我妈妈会更难过的。”老人听到我的哭声,便将玉米从我手中接过去,放在了背篓里。我好奇地问他:“什么是讨缘?”“现在我就讨到缘分了,和你的。”老人摸了摸我的头。我又问:“您到每家都讨缘吗?”老人回答:“那不是。只有去你家是讨缘,去别人家都是讨钱。缘分可比钱重要得多。”我从老人的话里听出了暖意,终于破涕为笑。(选自善意如清流一书,有删改)问题:请说说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_解题思路:内容“只有
9、实在拿不出钱的穷人家才会给些玉米和稻米”从内容上看,是交待出春节送财神春联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是对“主人家则照例要给他些钱”这一通常情况的补充介绍,不过这一情节在后文“我”家出现了,所以这是预示着情节的发展;结构“只有实在拿不出钱的穷人家才会给些玉米和稻米”从结构上看,这一句能引出下文的具体内容,是伏笔和暗示,也能引发读者的思索和阅读兴趣。答案预示并引出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下伏笔。例文鉴赏2:(2021湖北恩施中考真题)给我妈尝尝严明前年春天,父亲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回到家后,我问妈:“我能不能出去一段时间?”我妈说:“去吧,肯定没问题。”我打算跟合肥的张亮从定运出发,开车去甘肃拍照。走的时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记叙文 阅读 通关 09 判断 段落 作用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