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篇爱莲说(统编教材七下第17课)一、精练课下注释1蕃:多2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3染:沾染(污秽)4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 妖:艳丽5不蔓不枝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6香远益清:香气远闻更加清芬7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译句:洁净地挺立。8亵玩亵:亲近而不庄重9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10鲜:少11同予者何人译句: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二、课后积累拓展(统编教材七下P103)“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1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2水陆
2、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助词(“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取消句子独立性4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三、一词多义1鲜2益四、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案】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答案】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案】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2
3、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爱菊”代表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爱莲”代表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爱牡丹”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3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案】衬托的手法。第一次,表明作者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品质。4用自己的话概括陶渊明“独爱菊”和周敦颐“独爱莲”所表现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答案】相同点:都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现实,消极避世,选择归隐;周敦颐
4、选择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一、(2017河南备考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二)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园中梅百余株,
5、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清波。其一株横偃池中,余酒酣,卧其上,顾水中花影人影,狂叫浮白。口占二绝句,大醉而归寓。(节选自归庄洞庭山看梅花记)注:杂沓:聚集的样子。舆:车。游屐:指游人。萼:环列花朵外部的叶状薄片,一般呈绿色。偃:倒下。浮白:指喝酒。口占:口述(文辞)。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2分)A出B通C远 D闻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案】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亵”1分,大意1分。共2分) 3根据语段(一)的内容,用
6、自己的话概括“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2分)【答案】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4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4分)【答案】语段(一)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分)语段(二)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2分)(共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题。(共13分)(一)爱莲说全文(二)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
7、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节选自宋玉对楚王问)注: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誉:称誉,赞美。绝:尽,穷。杳(yo)冥:指极远的地方。料:估量,估计。墟:土丘。暴鬐(q):鱼脊暴露。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A鲜B净C负D独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分层 精练 文言文 阅读 篇爱莲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