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四川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阅读专题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诗歌鉴赏(共4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菩萨蛮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选自全宋词)14. 词中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15. 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四川省德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国教育出版网*#%(二)古诗词鉴赏(共7分)观书(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
2、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注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庐:书房。2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来*源:中教网&%A. 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B. 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坚持读书的好处。C. 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D. 本诗写
3、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22.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朝饥示子聿陆游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中国教育出版&*网#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注】子聿:陆游的儿子。茅茨:茅屋。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强项:刚强,不肯低头。w#w*w.zzst&2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A. 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和食不果腹的窘况,“惯”字表明忍饥挨饿已成常态。B. 颔联告诫儿子,读书治学要禁得起外界事物的干扰,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C. 颈联感叹生逢昭代,岁月虚度,诗人因此心生愧疾,感到死后也无颜见祖先。D.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儿子子聿的诗,全诗谈治学,论诗歌,说希望,明白如话。来%*源:中教网&2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四川省南充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9(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ww&w.z*zs#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
5、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B.颔联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C.颈联“空人心”对应上句“悦鸟性”,点出如此空灵纯净的世界可以净化心灵,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D.这首诗语言朴素、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胜景,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来&源:*%四川省遂宁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来源:中%教*网&10(5分)你将以下面这首词为内容,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请做好准备。
6、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来*源:中教%网#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释】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觉(ju):睡醒。(1)你需要拍摄一段短视频作为诵读背景,请完善拍摄脚本。来源:*&中教网短视频脚本(上片部分)诵读内容画面内容画面意境背景音乐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昏暗荒凉低沉、渐急的音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屋外狂风急雨。被吹得破裂的窗纸,瑟瑟作响,好像在自言自语。 (2)请说说在朗诵下片时应读出哪些情感。四川省达州市2
7、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国教育&出*版网#9(5分)古诗词阅读。【甲】野望来#&源*:中教网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来%源#:中教网&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来源:zzste%p.co&*m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城北,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时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茶,即明前茶。www.z#z%&(1)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甲诗“树树
8、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呈现的优美画面。(2)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心情。“徙倚”点明诗人归隐东皋后的徘徊无依的孤苦心境。B.【乙】词首句以比喻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中国教育出版*网%#C.【甲】诗写景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与近、静与动,和谐自然;【乙】词写景色彩多样,明暗相衬,浓淡相谐,画面丰富。D.【甲】诗作者借典故寄意,虽三仕三隐并未超然物外;【乙】词作者借酒茶化郁,有了“诗酒趁年华”的暂时超然达观。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
9、面小题。ww#w.%zzstep.c*om居竹轩元 倪瓒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12请简要赏析第二联中“侵”“覆”两字的妙处。13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屋主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ww&w.zz*#古诗阅读专题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来%源:中教*网&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菩萨蛮来源:zzstep*&%.com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选自全宋词)14. 词中说
10、“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15. 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答案】14. 环境宁静优美、生活自由惬意的地方。 15. 本词中的“渔翁”是悠闲自得的人,李白诗中的垂钓者是有政治追求的人。【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内容和作者心理的分析。本词的下阕抒情含蓄委婉。“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意思是:美好的江山好像在那儿等着我似的,这种感觉大概只有陶潜能理解吧。想要问我到底去何方,你随之而来,自然就知道了。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由惬
11、意的田园生活的渴慕之情;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向往到宁静美好的山水田园中,享受自由安适的归隐生活之意,意味无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5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诗词内容理解。本词上阕,描述了渔翁生活。“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意思是:烟雨迷蒙的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惊破他的好梦。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闲适、安逸的生活真是情意绵长。可见本词的“渔翁”是生活悠闲自得的隐居者。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这两句
12、运用典故,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礓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因此,“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志不在鱼,而在于政治追求,是想在国家大事方面有所作为的人。四川省德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二)古诗词鉴赏(共7分)观书(明)于谦来源:z*#zstep%.com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来*源:中教网注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
13、多闻。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庐:书房。2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将书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了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B. 颈联“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坚持读书的好处。C. 尾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来反衬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D. 本诗写诗人亲身体验,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抒发其喜爱读书之情,语言生动,说理形象,有较强感染力。22.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
14、结合诗句赏析。【答案】21. C 22. 示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运用比喻修辞,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句,用典,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来#源:中%&教网*【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尾联是用寻常游客追求物质享受的肤浅,反衬诗人沉醉于书房的精神享受,C错误,选C。【2
15、2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答题思路:选择诗句,赏析其中两种不同修辞。示例:“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三千字”是夸张,眼前的书,一读即是无数字,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金鞍玉勒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陪衬,写出书斋之乐。“勒”为马笼头。“金鞍玉勒”者是富贵公子,再缀以“寻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这些人日以寻花问柳为能事,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书斋之中别有一个烂漫的春天。以贵公子反
16、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来源:z#zstep.&co%m*(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朝饥示子聿陆游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中国教育&出*版网#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注】子聿:陆游的儿子。茅茨:茅屋。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强项:刚强,不肯低头。2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和食不果腹的窘况,“惯”字表明忍饥挨饿已成常态。B. 颔联告诫儿子,读书治学要禁得起外界事物的干扰,要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部分 中考 语文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 阅读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