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多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平市2023年初中毕业班综合练习语文(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班级开展“探寻中华文化 坚守民族之魂”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一】壮美山川 巍巍中华1. 下面是主持人为活动拟写的开场白,请你补写其中的空缺部分。我们游历祖国山河,寻获中华民族的生命密码。祖国壮美的河山,不仅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更洗涤了人之心灵,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表达了自己的济世情怀;欧阳修被贬滁州,却纵情
2、山水,留下了“_,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佳篇。祖国的壮美河山,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底蕴,引得众多古圣先贤文人墨客发出了由衷的赞美!杜甫登顶泰山,发出“_,一览众山小”的感叹;白居易邂逅了早春,抒发了对“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喜爱;曹操登临碣石山歌咏“水何澹澹,_”的山河壮阔;崔颢登楼远眺,描绘了“_,_”美景;岑参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边塞“_,_”的奇异壮丽。【活动二】文脉绵长 赓续根魂2. 下面是李灿向同学推荐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的推荐语,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告诉我们: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就是要守住中华文化的文脉。中华文脉是文化历久弥
3、新的符号,是文化传统的“根”,是承zi ()民族发展的血脉。一个拥有历史文脉的国家,一个牢牢把文化的“根”扎在传统文化底yn ()上的民族,才有资格谈文化自信。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还告诉我们:守住民族文化的“魂”,就要传承煊赫一时的民族先贤的精神血脉。他们的精神血脉,就是我们一代一代不可mn ()灭的“魂”。这些“魂”,是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是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是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沿着习近平同志踏过的闽山闽水的足迹,我们因为探寻到福建历史文化的“根”,所以感受到福建历史文化赓续不断的“民族魂”。(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承zi ( )底yn ( ) mn
4、 ( )灭(2)推荐语中,划横线的成语有一个运用错误,请找出来( )A. 历久弥新B. 煊赫一时C. 匹夫有责D. 崇德向善(3)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帮他修正,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活动三】经典引路 汲取力量 3. 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从下面的名著中选择一部,向同学们介绍你从中汲取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参与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习近平红星照耀中国 西游记 朝花夕拾要求:(1)要有对整本书或部分情节的概述,并点明其中包含的精神力量;(2
5、)可从精神力量、价值观念、人文情怀等角度介绍。(3)要体现传统文化对你成长的积极影响。二、阅读(65分)(一) (7分)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自己被贬多年的遭遇,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无限的心酸与悲凉。B. 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岁月流逝的怅惘。C. 颈联格调伤感,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抒写诗人的身世和人生。D. 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
6、,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沉郁中见豪放。5.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二)(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注】义理:指
7、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膝下:这里指父母。汩:搅乱,扰乱。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家乡的人。无忝:不要辱没。忝,辱。6.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盖汝好学关联教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好:_力改故习使用词典选择义项:故意;缘故;原来的。(2)故:_夙兴夜寐参考成语:梦寐以求(3)寐:_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B.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C.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D.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
8、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2)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9. 选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三)(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陪读之旅魏芳今天是潇碧报到的日子,更准确地说是军训的日子。虽然几天前娘儿俩就开始准备,临阵了还是免不了忙活,今早五点潇碧又爬起来鼓捣,妈妈也躺不住了,披上睡衣站在她房间门口:“哎,哎,旅行箱已经装满了,还在那儿摁。”潇碧说:“这箱子的拉杆有点松。不用担心,您赶快煮饭就行了!”说着就搓了个小纸绺子塞进拉杆里,看她那神态,像极了困笼中的小鸟马上飞上天空一样。本以为来得挺早,没想到教
9、学楼前挤满了人,她俩又兴奋又有点紧张地往里赶,好不容易在宣传栏上找到了潇碧的名字,仔细一看:教室在四楼,宿舍在六楼。潇碧不禁“哎”了一声,拎着一个书包跑在前面,妈妈拼尽全力,把行李搬到宿舍。潇碧床位分在上铺,妈妈铺好了床笨手笨脚地从上铺爬下来,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抬眼看屋里屋外全是人,地板上全是行李,进进出出的父母们把小小的房间挤得水泄不通,天花板上那个有气无力的吊扇,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转头看看潇碧,见潇碧正站在楼梯口和同学手舞足蹈地聊得不亦乐乎。集合的通知一遍遍在大喇叭里播放,妈妈也该走了,本想嘱咐几句,潇碧却说:“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这几天您也不用来。”话音未落,人已跑得没影了。看着
10、她渐远的背影,妈妈自己都没想到眼泪会不听指挥哗哗地滚落下来。她感觉自己被掏空了,过了好大一会,安慰自己,十天很快就会过去的!收拾好心情,把学校刚发的一中西校学生常规要求放在潇碧的枕头上,就低着头匆匆离开直奔公交站。军训的第三天中午,妈妈去超市回来的路上,发现沥青铺的公路都变软了,没想到这几天温度这么高,走在路上有点要被烤煳的感觉,心想,军训的同学该多受罪啊。下午两点多钟,办公室突然暗下来。往窗外一看,天阴了,大片的乌云正向楼顶压下来,转瞬间狂风夹着大雨点子斜打在玻璃上,同事们忙不迭地关上窗户,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着,妈妈好像看到潇碧和她的同学们在雨中奔跑的样子。两天不见,不知潇碧怎么样了。不一会儿
11、雨停了,妈妈决定下班后去看潇碧。在一楼楼梯口,妈妈远远地看到了潇碧正和同学说话呢,她的脸黑了,也瘦了。看着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的潇碧,顿时一股酸酸的东西直往鼻子钻,眼睛也湿润了。妈妈喊了潇碧一声,只见潇碧懵懂地转过头来,一下扑到了妈妈怀里,哭了,哭得那么伤心,还嚷着“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妈妈有点不知所措,没想到两天的军训,潇碧反应这么强烈,但不能顺着她,只好用商量加试探的口气说:“想家了?今天已经凉快了。”潇碧立即辩解道:“我就想我那张床。”妈妈差点笑喷:“今天回去住,等开课了咱们再搬回来。”潇碧马上破涕为笑并高声道:“去了就不回来了。”妈妈说:“你可是运动会上的冠军,坚持就是胜利,咱可
12、不能当逃兵。”潇碧微笑着点点头。晚上下课后,一碗稀饭还没喝完,潇碧的眼睛就睁不开了,说军训的第一个晚上睡了一个小时,第二个晚上一点也没睡,妈妈心疼地看了潇碧一眼说:“今晚就放心睡个好觉吧。”潇碧挨床闭眼就睡了,睡得特快,特香,特熟。妈妈给她扇着蒲扇,看着她熟睡的样子不禁感慨:成长就是要从付出开始!(摘自中学时代2022年第8期,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用细腻的笔触讲述潇碧军训前后的心路历程。B. 第段描写妈妈的“苦”、女儿“乐”,在对比中突出潇碧的不孝。C. “成长就是要从付出开始”既是“妈妈”的感慨,也是文章的主旨。D. 小说以时
13、间顺序,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行文波澜起伏。11. 通读全文,完成以下框架图,梳理情节和潇碧的心理变化过程。娘俩为军训做准备,潇碧_,潇碧兴奋、又有点紧张_,潇碧觉得自由了,很开心妈妈到学校看潇碧,潇碧 _妈妈劝潇碧不可当逃兵,潇碧领悟到了妈妈的意思,安然入睡12. 结合文本,请分析妈妈两流泪的原因。(1)看着她渐远的背影,妈妈自己都没想到眼泪会不听指挥哗哗地滚落下来。(2)顿时一股酸酸的东西直往妈妈鼻子钻,眼睛湿润了。1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天阴了,大片的乌云正向楼顶压下来,转瞬间狂风夹着大雨点子斜打在玻璃上,同事们忙不迭地关上窗户,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着,妈妈好像看到潇碧和她的同学
14、们在雨中奔跑的样子。 (1)赏析画线句子:_(2)赏析加点词语:_14. 通读全文,简要分析潇碧“妈妈”教育的得与失。(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博物馆遇见未来在江苏,“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季和“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同时开启,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在北京,“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启动试运行,带来线上云游博物馆的奇妙之旅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博活动,让更多人感受文化魅力、聆听历史回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
15、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精美珍贵的文物、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庄重严肃的革命旧址、类型多样的世界遗产地遍布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和山川风物为我国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来源,也让博物馆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在博物馆,历史文物并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传承着文化血脉,与我们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人们总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从不忘本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科技的进步,给博
16、物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让博物馆拥有了创新的力量。利用数字资源,可以展示数字化展品,丰富展陈的形式;开发APP应用,可以在展厅现场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通过数字化开发设计,可以设置游戏,增强体验、增加互动;运用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等,带来如真似幻的效果“互联网+博物馆”突破了空间限制,博物馆的功能被极大拓展。“博物馆就好像是书中精美的书签,展页之时,神秘和奥妙由此开启。”一家博物馆的学生志愿者这样描述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教育也有了更多的创新与发展,讲解、讲座、工作坊、课程博物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随着展览的创新、技术的
17、革新、教育的开展,馆内和馆外协同,线上和线下联动,博物馆将串联起时间的珍珠,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走向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选自人民日报2022.05.18,有删改)1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地举办丰富的文博活动,证明了博物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B. 学生志愿者的话语,证明了我国博物馆造型与装饰非常精美。C. “互联网+博物馆”给博物馆带来了新机遇,拓展博物馆功能。D. 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16. 文章从哪三方面论述“在博物馆遇见未来”?请简要概括。17. 2023年4月18日,九年(1)班同学参观了“南平市博物馆”,
18、请你根据同学的一段日记,为“南平市博物馆”拟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不超过20个字。同学们近距离“触摸”了南平市从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至今的历史,被馆藏丰富的文物及展品所折服:武夷山“双世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悬棺和汉城遗址;“黄峭公课子”展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武市和平镇的历史文化;我国八大窑系之一的“建阳市水吉窑”的建盏;南宋理学家朱熹“考亭讲学”在闽北六十年潜心儒学研究、讲学的情景再现让我们在此遇见未来。(五)(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于2月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从2008年百年奥运梦圆,到2022年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北京成为
19、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过去16天,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中国克服疫情影响,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付出巨大努力,一流的比赛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家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名列金牌榜第3位,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材料二】【材料三】记者:你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市民李娟:此次冬奥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徐梦桃夺冠时,外国选手给她的一个温暖拥抱;谷爱凌跪地安慰因痛失金牌
20、而痛哭的对手;闭幕式上的运动员们手拉手一起欢呼。这些温情的瞬间,让我们看到在全球疫情还未消散的当下,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注入了更团结的力量。市民李健:北京冬奥会上,不仅有齐广璞、武大靖这些老将奋斗不止,还有像谷爱凌、苏翊鸣这些新崛起的“00后”新生代运动员。这些“00后”小将们涌动着澎湃的青春力量,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大气从容、自信活力。市民尹菁:这次在我们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无论是有“冰丝带”美誉的国家速滑馆还是仿佛“玉如意”造型的跳台滑雪场,一处处细节都在向全球观众传递着中国元素,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一个具有文化自信、更加从容坚定的中国形象。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一项是( )A. 北
21、京是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分别是2008年和2022年的北京奥运会。B. 2022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有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员运动员参与。C. 北京冬奥会的体育场馆设施、组织服务工作等得到奥林匹克大家庭等的赞扬。D.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榜位居第三,为中国参加冬奥会来历史最好成绩。19. 根据材料二,请简要概括我国冬奥会奖牌情况和分布特点。20. 结合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北京冬奥会展现风采。三、写作(6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我一直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可这个梦实现起来不容易啊。”望着远处的稻田,袁隆平若有所思,“要让人能乘凉,稻子就必须长到比人还高。”材料二:袁隆平是一个爱做梦的人,又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深知,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投入。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关不止。为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他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从寒冷的长沙转移到温暖的海南岛,他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从播种到收获,袁隆平每天至少下田两次,晒得又黑又瘦,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在梦想中奋斗”为题,写一篇不少600字文章。拟在校刊上发表交流。要求:体材不限(除诗歌外),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