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在下列三十六计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能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上屋抽梯B打草惊蛇C趁火打劫D调虎离山2(2分)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空气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D烧碱厕所清洁剂的成分4(2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乙
2、醇D铁锈5(2分)要改正下列错误的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A取用固体B称量NaOH固体C过滤D稀释浓硫酸6(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H2)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用肥皂水可以软化硬水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7(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混合研磨硝酸铵和熟石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8(2分)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
3、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Zn外,还有N2O2CO2H2O中的()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9(2分)可溶性钡盐有毒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不但对人体无毒,还由于它不易被X射线透过,被医疗上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若误食了溶于水的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A糖水B食盐水C硫酸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10(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洗涤剂洗去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水能降低纸箱的着火点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Fe+CuSO4FeSO4+CuD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
4、用碳素墨水使用方便,宇迹清晰AABBCCDD11(2分)已知Mg能在CO2气体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O2+2Mg2MgO+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Mg发生还原反应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器灭火D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12(2分)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植物叶片发黄,可施用该肥B“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C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D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4:313(2分)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
5、后溶液呈中性D图中A代表水分子14(2分)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5(2分)分析处理图表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A和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溶解度/gA35.83636.336.6B12.221.839.753.2A10时,对于两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BB若要配制浓度相同的A、B的饱和溶液,则温度范围
6、为20t30C若要配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则B所需溶质更多D40时,A、B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AB16(2分)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17(4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各类食物中糖类含量最丰富的是 。(填序号,下同)A草莓 B西红柿 C米饭 D鸡蛋(2)下列最适合用作食品干燥剂的
7、是 。A浓硫酸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固体(3)图甲为物质中元素的含量图。其中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4)被蚊虫叮咬会出现红肿或瘙痒,这是由蚊虫分泌出的蚁酸引起的。涂抹图乙中的 (填物质名称)可以减轻症状。18(5分)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是 (填序号)。(2)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硫松多孔的结构,具有 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其核外电子排布有关。请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
8、可以制造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C(金刚石)+2X,则X的化学式为 。(5)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金属。小京取20g氧化铁粉末与CO反应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O2的质量为 g。19(4分)化石燃料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但燃烧可能产生SO2,最终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如图是形成酸雨的其中一条途径:(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2)以上途径的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有 种。(3)关于酸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pH5.6的雨才是酸雨为减少酸雨,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将燃煤磨成粉末,减少SO2的排放为减少酸雨,应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9、4)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为 。20(3分)图中打开K1,关闭K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烧杯中蜡烛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21(5分)某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1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的现象为 。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2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 (填名称)。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若甲中
10、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aRAg bRCu cRZn dRH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22(5分)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I粗盐提纯(1)实验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以及计算产率。(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它在和的目的不同。步骤的目的是 。(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 、量取、溶解、装瓶;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 mL的量筒。(4)配制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
11、能有 (填序号)粗盐溶解时不充分过滤时滤纸破损量取溶剂水时俯视读数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23(6分)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 ,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12、: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下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溶液变红产生 实验结论清液中有氢氧化钠清液中有碳酸钠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反思交流】(1)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2)下列物质能代替实验中的氯化钡溶液的是 (填序号)。A氢氧化钡溶液B稀盐酸C硝酸钡溶液D氯化钠溶液四、
13、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4(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为:取该石灰石样品5g,把6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次数123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5151515剩余固体的质量/g3.50x0.750.75(1)表中x 。(2)第 次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钙已经反应完全。(3)求原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书写计算过程)。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14、2分)在下列三十六计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能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上屋抽梯B打草惊蛇C趁火打劫D调虎离山【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上屋抽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打草惊蛇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趁火打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调虎离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薯片等
15、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空气【分析】食品包装袋充气一方面是防止食品破碎,另一方面是要防止食品因缓慢氧化而变质,据此结合常见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加快食品的变质,不适宜食品包装充气。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防腐等,适宜食品包装充气。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适宜食品包装充气。D、空气可以防止食品直接挤压。综上所述。最不适宜充入的是氧气。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改良
16、酸性土壤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D烧碱厕所清洁剂的成分【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B不同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故正确;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要和胃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正确;D烧碱为氢氧化钠,而厕所清洁剂的成分为盐酸或稀硫酸,故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
17、B干冰C乙醇D铁锈【分析】由题意可知,X是单质,Y是化合物、Z是氧化物;【解答】解:由图可知,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A红磷为单质,故A错;B干冰为固体的二氧化碳,为氧化物,故B正确;C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D铁锈为混合物,故D错。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2分)要改正下列错误的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A取用固体B称量NaOH固体C过滤D稀释浓硫酸【分析】A、根据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
18、分析判断;B、根据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要改正错误操作,应再补充镊子;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烧杯等)中称量,要改正错误操作,应再补充烧杯等;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应再补充玻璃棒;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
19、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需要补充仪器;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H2)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用肥皂水可以软化硬水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分析】A、根据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属于纯净物,分子中都不含有氢气分子(H2),只含有氢原子进行解答;B、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进行解答;C、根据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进行解答;
20、D、根据常见的净水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属于纯净物,所以分子中都不含有氢气分子(H2),只含有氢原子,不含分子,故A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C、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不能软化硬水,故C错误;D、常见的净水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水和肥皂水的性质及其电解水和净化水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21、生成四氧化三铁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混合研磨硝酸铵和熟石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分析】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重庆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