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莒北五校联盟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ocx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莒北五校联盟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莒北五校联盟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莒北五校联盟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 称量固体D 过滤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
2、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4B对应的物质是化合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5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B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冷水浇灭C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教室里能够闻到墙外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
3、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CH4、C2H5OH、CH3COOH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KNO3、CO(NH2)2、NH4H2PO4 都属于复合肥料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操作AFeF
4、e2O3盐酸结晶BNH4HCO3NaCl加热CCu(NO3)2溶液BaCl2AgNO3溶液过滤DCO2水蒸气浓硫酸干燥AABBCCDD10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 gB100 gC150 gD200 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11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2中m的值为,n的值为;(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12已知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CuO、BaC
5、l2、Na2SO4、Na2CO3、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A的化学式为(2)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滤液D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4)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1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3)图3中表
6、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4)M溶液中含有少量N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14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1)如图1所示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过程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程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序号)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15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实验室需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你选择的干燥装置是(写装置编号,下同),写出实验室制
7、取CO2的化学方程式(2)若实验室制取的X气体只适用B装置进行收集,请推测X气体一条可能的性质:(3)D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请说明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16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无明显现象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向外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步骤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步骤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证明步骤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本实验的结论是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
8、,共6分)17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莒北五校联盟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
9、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2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 称量固体D 过滤【考点】浓
10、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B、倾倒液体时,注意容器口与试管口的接触程度,瓶塞的放置等;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D、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二低,三靠【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A错误;B、倾倒液体时,容器口要与试管口紧挨,瓶塞要
11、倒置,以防污染药品,故B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是“左物右码”,故C正确;D、过滤时,缺少玻璃棒的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故D错误故选:C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
12、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4B对应的物质是化合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物
13、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判断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微粒关系【解答】解:A、由图分子的微观构成可知,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A错误;B、由图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图对应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B错误;C、由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C正确;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B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冷水浇灭C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
14、教室里能够闻到墙外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分析】A、根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和小苏打反应进行解答;B、根据油的密度比水小进行解答;C、根据加碘食盐的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肿大进行解答;D、根据微粒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进行解答【解答】解: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和小苏打反应,所以胃酸过多时,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故说法正确;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冷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油浮在水面上,起不到灭火的效果,应迅速盖上锅盖,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目的,从而灭火,故说法错误;C
15、、加碘食盐的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说法正确;D、在花园里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通过运动花香的分子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故说法正确故选:B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
16、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故A错误;B、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故B错误;C、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C错误;D、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
17、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D正确故选:D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CH4、C2H5OH、CH3COOH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KNO3、CO(NH2)2、NH4H2PO4 都属于复合肥料【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分析】A、根据常见的干燥剂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
18、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烧碱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都可以用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体中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CH4、C2H5OH、CH3COOH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KNO3、NH4H2PO4中分别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均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山东省 日照市 莒县 莒北五校 联盟 中考 化学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