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2020-2022)真题1年模拟化学分类汇编-专题07实验题(含实验基础知识)(山东济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年(2020-2022)真题1年模拟化学分类汇编-专题07实验题(含实验基础知识)(山东济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2020-2022)真题1年模拟化学分类汇编-专题07实验题(含实验基础知识)(山东济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年(2020-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专题07 实验题(含实验基础知识) 1.(2022济南中考) 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 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引流B. 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倾倒液体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验满D.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2. (2021济南中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B. 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应先通入CO气体,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C. 测定某溶液的pH,应先用蒸馏水
2、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D.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3. (2020济南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A. 没有检验氢气纯度,就点燃氢气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人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D.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4.(2021济南中考)将白色硫酸铜粉末状晶体(CuSO4)加入到盛有100mL60热水的烧杯中,直至不能继续溶解为止,得到一定温度下的蓝色溶液M,即刻将一小块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45H2O)N悬垂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中(如图所示),自然冷却至室温,观察现象(已知:硫酸铜
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 一定温度下,蓝色溶液M是硫酸铜的饱和溶液B. 随着温度的降低,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C. 随着温度的降低,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铜逐渐减少D. 在降温过程中,小块硫酸铜晶体N逐渐变大5.(2020济南中考)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B. 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C. 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
4、气密性D. 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1. (2022济南莱芜区三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B. 进行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C.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铺层细沙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用木炭粉代替铜粉进行实验2. (2022济南莱芜区一模)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B.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液体进行搅拌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
5、壁缓缓注入水中D. 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先润湿再放入待测液中3. (2022济南莱芜区二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 蒸发时,当水分蒸干时停止加热B. 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应先通入CO气体,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C. 测定某溶液的pH,应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D.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5. (2022济南槐荫区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B. 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C. 称量氢
6、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D.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6. (2022济南天桥区一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A. 取液体药品B. 取粉末状药品C. 稀释浓硫酸D. 过滤故选:A。7. (2022济南章丘区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8. (2022济南章丘区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读取液体体积C. 过滤D. 加热液体9. (2022济南长清区一模)下列各实验中有关量的变化
7、趋势与图像描述相符合的是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C. 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 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0. (2022济南长清区二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测溶液pHB. 稀释浓硫酸C. 鼻闻盐酸气味D. 连接橡皮塞11. (2022济南历城区一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量筒读数C. 过滤操作D. 稀释浓硫酸12. (2022济南市中区二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基本保证。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实验
8、结束后,剩余的药品要倒入指定容器中B.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小烧杯中称量C.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13. (2022济南章丘区一模)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习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下列实验操作存在 安全隐患的是A. 实验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B.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将试管预热C. 铁丝放到纯氧中燃烧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14. (2022济南市中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某化学社团的同学们设计的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
9、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B. 一段时间后,塑料瓶可能会变瘪C. 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最严重D. 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15. (2022济南历城区一模)欲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根据实验目的,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B. 图中的碳酸钠粉末和盐酸混合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 若天平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气球膨胀后,装置所受空气浮力增大,会影响实验验证16. (2022济南高新区二模)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如
10、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创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B. 实验中a、c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C. 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17. (2022济南槐荫区二模)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80的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在烧杯上盖一块薄铜片,铜片两边分别放上白磷和红磷,一段时间后,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烧杯中的热水起到隔
11、绝氧气、提高温度的作用B.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大量的白烟C.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D. 升高烧杯内水的温度,铜片上的红磷也不会燃烧18. (2022济南高新区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 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正上方D. 实验室制取 O2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19. (2022济南高新区二模)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安全、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是完成
12、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正上方B. 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C.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D. 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应先通入CO气体,然后加热20. (2022济南天桥区三模)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C. 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D. 用稀盐酸区分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21. (2022济南天桥区三模)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
13、极B.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导电性C. 右边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电解水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22. (2022济南天桥区三模)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图中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B. 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密闭保存C. 上述图中操作有明显的错误,但是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准确性D.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氢氧化钠溶解答案解析1.(2022济南中考) 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 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引流B. 手心对着标
14、签拿试剂瓶倾倒液体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验满D.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答案】C【解析】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是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来,实验操作合理;B、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倾倒液体是为了防止液体流下腐蚀标签,实验操作合理;C、检验收集氧气的瓶是否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操作不合理;D、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是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操作合理。故选C。2. (2021济南中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B. 实验
15、室用CO还原Fe2O3,应先通入CO气体,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C. 测定某溶液的pH,应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D.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答案】C【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液体溅出伤人,选项A正确;B.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应先通入CO气体,排出装置内的空气,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选项B正确;C.测定某溶液的pH,不能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稀释了待测液,测量不准,选项C错;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选项D正确;故选C。3. (2020济南中考)正确的实
16、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A. 没有检验氢气纯度,就点燃氢气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人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D.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4题答案】【答案】B【解析】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不符合题意;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
17、,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1济南中考)将白色硫酸铜粉末状晶体(CuSO4)加入到盛有100mL60热水的烧杯中,直至不能继续溶解为止,得到一定温度下的蓝色溶液M,即刻将一小块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45H2O)N悬垂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中(如图所示),自然冷却至室温,观察现象(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 一定温度下,蓝色溶液M是硫酸铜的饱和溶液B. 随着温度的降低,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C. 随着温度的降低,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铜逐渐减少D. 在降温过程中,小块硫酸铜晶体N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A、将白色硫酸铜粉末状晶体(CuSO
18、4)加入到盛有100mL60热水的烧杯中,直至不能继续溶解为止,得到一定温度下的蓝色溶液M,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硫酸铜,故一定温度下,蓝色溶液M是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B、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小,符合题意;C、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铜逐渐减少,不符合题意;D、在降温过程中,溶解度减小,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铜结晶析出,小块硫酸铜晶体N逐渐变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0济南中考)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
19、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B. 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C. 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答案】B【解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该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20、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 (2022济南莱芜区三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B. 进行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C.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铺层细沙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用木炭粉代替铜粉进行实验【答案】D【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
21、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正确;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 (2022济南莱芜区一模)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B.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对漏斗中的液体进行搅拌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2 模拟 化学 分类 汇编 专题 07 实验 基础知识 山东济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35446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