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演练-边塞征战类诗歌.docx
《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演练-边塞征战类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演练-边塞征战类诗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边塞征战类诗歌鉴赏(满分100分)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各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2、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本诗中的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2.(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木兰诗(节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归来见天
3、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的杰作,诗中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B.“东市买骏马买长鞭”四句排比表现了木兰出战前准备不足的慌乱状态。C.木兰只用了两天就奔赴战场,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D.“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是一个虚
4、数,习惯上这类数字表示“多”的意思。 (2)请对第段中画横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
5、不朽的女英雄形象。B.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父亲在天子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C.“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表现木兰出战前准备不足的慌乱状态。D.详写战前准备,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2)写木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赶赴战场的路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颔联借“蓬草”写飘零之感,由“归雁”知
6、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C.颈联中“直”“圆”二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尾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直”和“圆”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5.(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B.颔联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
7、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出朝廷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D.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对【甲】【乙】
8、两诗赏析有误一项是()A.【甲】诗中颈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一种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甲】诗尾联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了战事的频繁。C.【乙】诗“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D.【乙】诗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2)从内容上看,两首都是_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7.(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
9、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全诗主要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2)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斗,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8.(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B.诗人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C.“塞上燕脂凝夜紫
10、”描写了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照下凝成胭脂色,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画面感极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描写。9.(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乙】战城南唐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
1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句写景也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结尾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B.【甲】诗五六句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谓奇诡;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等,又显妥帖。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2)【
1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试分析“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2)请描绘词中画线的句子所展现的画面。1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
13、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_的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_的情感。12.(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14、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鹤楼中“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的使用,使得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秋来”点明了季节。D.“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喜庆欢快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2)这两首诗词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异同?13
15、.(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即在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三句生动地描述了作者想象中的军营生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向往。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满含悲壮之情。D.词的上
16、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2)“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14.(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以“挑”“看”“梦回”等一系列动词,刻画了一个夜醉难寐、渴望军营生活的将军形象。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通过写马快、弓响,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
17、场面。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作者要为朝廷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功勋和美名,间接表达了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D.这首词在结构上打破常规,前九句抒发豪情壮志,而结句发出沉痛慨叹,与前面内容形成对比,使词人的悲愤、抑郁之情展露无疑。 (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词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5.(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
18、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在此时书于造口壁的。“盖南渡之初,虏人(金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不及而还,因此起兴。”(1)【甲】【乙】两词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说说你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内容的理解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16.(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除夜:除夕之夜。(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夜作是唐代高适写于除夕之夜的一首七言律诗。B
19、.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C.“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D.“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思”到新的一年,作者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17.(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夜别韦司士高适高馆张汀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注】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无那:无奈。曲里:拐弯。(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
20、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馆舍夜宴,其中上句写馆舍张灯,酒清香冽,由此可见待客之殷勤。B.首联的下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声”等表达时间的词语,显示宴饮时间之长。C.颈联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虚写手法,描写出了韦司士的行程。D.这是一首送别诗,既表达了对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为人和才名的赞颂。(2)诗歌颔联常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试作简要分析。18.(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塞下曲李 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
21、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19.(5分) 古诗阅读子夜四时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注释】子夜吴歌:子夜歌系六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相传是晋
22、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眷恋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属秋歌。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玉关:即玉门关。虏:对敌方的蔑称。良人:丈夫。 (1)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描绘“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展示的画面。(2)体现思妇心愿的是那一句诗?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20.(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戍楼:军菅城楼。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23、面。(2)这首七言绝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答案】(1)“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2)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表现出淳朴和高洁的情操。【解析】(1)“霍霍”是拟声词,形象地写出木兰回家时,弟弟磨刀的声音。“磨刀霍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在这里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描写了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了浓郁的亲情。(2)从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考前 专题 演练 边塞 征战 诗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