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狼》习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狼》习题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狼蒲松龄故 事 复 述来源*:%z#zstep.co&m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时遇到了两只狼。他很害怕,给狼扔骨头,骨头扔完了,狼仍然跟着他,屠夫不得已奋起反抗。最后杀死了狼。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狼不敢前F原意为:在正面的(跟“后”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一狼洞其中原意为:洞,洞穴,在句中的意思为:_(2)名词作状语其一犬坐于前原意为:狗,在句中的意思为: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原意为:通道,在句中的意思为:_2. 一词多义(1)止:止有剩骨 _一狼得骨止F _止增笑耳 _终日在天中行止(杞人忧天) _(2)敌:恐前后受其敌 _盖以诱敌F 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
2、于安乐) _来源:&中#教*网(3)意:意暇甚 _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F 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_来源:zz*s#t%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_意与日去(诫子书) 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 其他重点实词(1)一屠晚归屠:_来源:z&zstep.#c%om(2)缀行甚远 缀:_(3)一狼仍从 从:_(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_ 驱:_ 如故:_(5)屠大窘 窘:_(6)顾野有麦场 顾:_来#源:中*教&网%(7)场主积薪其中 积薪: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8)苫蔽成丘 苫蔽:_(9)弛担持刀 弛:_(10)眈眈相向 眈眈:_(11)少时,一狼径去 少时:_ 径去:_ 径:
3、_(12)久之,目似瞑 久之:_ 瞑:_(13)意暇甚 暇:_(14)屠暴起 暴:_(15)止露尻尾 尻:_(16)乃悟前狼假寐 假寐:_ 寐:_来源%:中教网(17)盖以诱敌 盖:_(18)狼亦黠矣 黠:_(19)而顷刻两毙 顷刻:_(20)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_ 几何: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 文言虚词 投以骨 _(1)以 以刀劈狼首 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 复投之 _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2)之 久之 _ 又数刀毙之 _中&国教育出版*%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3)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_ 恐前后受其敌 _(4)其 其一犬坐于前 _ 屠乃奔倚其下 _(5)乃来源:%中
4、*&教网 乃悟前狼假寐 _(6)其一犬坐于前 _www.zzs%t*ep.#com(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8)屠自后断其股 _(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二、重点句子翻译1.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来源:中教网%*&3.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三、文意理解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文章写了屠夫与狼的三次交锋,第一次:屠夫惧怕且“投以骨”,但狼仍跟随;第二次:屠夫背倚麦秸垛,利用武器,与狼对峙;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二狼。B. 第3段既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其中“顾”“奔倚”“弛”“持”等几个动作描写,表现了屠
5、户准备利用场地优势,寻找逃跑机会。C. 文中描写两狼对屠户“虎视眈眈”之后,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两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花招的狡诈形象,狼的悠闲假象,和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D. 文章结构严谨、照应周密,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语言精练形象。告诉我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针对训练(2020原创)文言文阅读(10分)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一狼仍从鲦鱼出游从容来源:z&zstep*.comB. 恐前后受其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 弛担持刀 媵人持汤沃灌D. 意暇甚 醉翁之意不在酒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6、. 而两狼并驱如故 执策而临之B. 其一犬坐于前 至于夏水襄陵来源:zzstep.%com&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皆以美于徐公中&国教育出%版网D. 盖以诱敌 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第1段为故事的开端,“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危急的处境和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描述屠户与狼的斗争策略做了铺垫。B. 第2段写屠户惧狼,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两次投骨依然不能止住狼的追踪,充分暴露了两狼贪婪的行为,也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C. 最后一段以诙谐风趣的议论结尾。作者指出狼的狡猾奸诈,并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是为了直接赞扬屠户的勇
7、敢、机智,余味无穷。D. 本文篇幅短小,仅二百来字,但细腻生动地描述了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击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惊险过程。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来%*源:中教网&参考答案及解析狼蒲松龄知识梳理一、1. (1)上前挖洞(2)像狗似的从通道2. (1)仅,只停止只是活动(2)攻击敌方匹敌、相当(3)这里指神情、态度动词,想意思意趣,情趣意志3. (1)屠户(2)连接、紧跟(3)跟从(4)一起 追随、追赶 跟原来一样(5)处境困迫,为难(6)看,视 (7)堆积柴草(8)覆盖、遮盖(9)解
8、除,卸下(10)凶狠注视的样子(11)一会儿径直离开径直(12)时间长了闭上眼睛(13)从容、悠闲(14)突然(15)屁股(16)假装睡觉睡觉(17)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18)狡猾(19)一会儿(20)巧变诡诈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4. (1)介词,把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2)代词,代指剩骨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音节助词,不译代词,指狼结构助词,的(3)表转折,但是(4)代词,指狼指示代词,其中的(5)连词,于是,就副词,才(6)介词,在(7)表判断(8)从(9)相当于“多少”二、1. 骨头已经投完了。两只狼跟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
9、面。3. (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三、B【解析】“顾”“奔倚”“弛”“持”表示屠户丢掉逃跑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针对训练1. (2分)C【解析】A项中“从”,前者意思是“跟从”,后者意思是“从容,不急迫”。B项中“敌”,前者意思是“攻击”,后者意思是“匹敌、相当”。C项中“持”,意思都是“拿着,握着”。D项中“意”,前者意思是“这里指神情、态度”,后者意思是“意趣,情趣”。2. (2分)D【解析】A项中“而”都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后者表修饰,可不译。B项中“于”,前者为介词,可译为“在”,后者为连词,与“至”连用,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C项中“以”,前者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后者为动词,可译为“认为”。D项中“盖”,都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3. (2分)C【解析】最后一段的议论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是为了说明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类的对手,最终会被人类的勇敢及其智慧所战胜。来#源*:%中教网4. (1)(2分)路上遇见两只狼,(1分)紧跟着走了很远。(1分)(意对即可)(2)(2分)禽兽的巧变诡诈能有多少啊。(1分)只是增加笑料罢了。(1分)(意对即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