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隆回县多校线上期末组考试题七年级语文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服(xn) 委屈(q) 拆散(chi)B. 熬过(o) 散步(sn) 分歧(zh)C. 粼粼(ln) 霎时(ch) 铺着(p)D. 稳当(wn) 背起(bi) 嫩芽(nn)【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字音辨析。A.拆散(chi)chi;B.分歧(zh)q;C.霎时(ch)sh;故选D。2. 下列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云宵 感慨 人迹罕至 风流倜傥B. 严厉 驾驶 截然不同 全神贯注C. 脊梁 跨进 浑为一谈 诲人不倦D. 缠络 慕名 油然而
2、升 不求甚解【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字形。A.云宵云霄;C.浑为一谈混为一谈;D.油然而升油然而生;故选B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我一眼望去,那水波粼粼的水面,看起来真是美极了。B.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C. 在处理小区住户和跳广场舞的老人之间的关系时,双方之间的相互协调十分重要,应尽量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让双方都满意。D. 不要总想着来日方长,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成语运用。A.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正确;B.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
3、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不能形容神情与美的配合,用错对象;C.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正确;D.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正确;故选B。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使我明白了: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学会分解处理。B.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C. 羊城中学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D. 接近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句子语病辨析
4、修改。A.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B.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或“因为”;C.语序不当,将“举办”与“策划”对调位置;故选D。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我们,家何尝不是一只船?。,。 ,。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排序。句中的“这是一只小小的船”紧
5、承前面的“一只船”,应为首句。句中的“岁月”紧承句中的“漫长的岁月”,为次句。句中的“竟不感到陌生”紧承句中的“陌生的水域”,为第三句。句中的“但”与句构成语义的转折。故最后两句为。故排序为:。故选C。6. 下列对西游记内容或人物的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B. 唐僧这个形象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取经之路重重险阻,但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从没动摇。C. 孙悟空这个形象乐观、聪明、勇敢、顽皮、充满斗争精神,是人们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D. 猪八戒这个形象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便宜,嫉
6、妒心强,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是本书中的反面形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是本书中的反面形象”不准确。“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便宜,嫉妒心强,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是猪八戒的缺点。“憨厚老实、敢说真话;本领超强、勇敢执着;勤劳肯干、幽默乐观;心地善良、不忘大义”是猪八戒的优点。他是取经四人组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并不是反面人物。故选D。7. 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夫君子之,_,_。(诸葛亮诫子书)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文华教授在寄语毕业生的留言上写下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两句“_,_。”以鼓励学生不要被功利所左右,能够保持对理想的坚守,实
7、现远大的目标。【答案】 .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详解】“霄”“淡”“致”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
8、(不超过25字)(2)请你为“世界读书日”活动写一句宣传标语。【答案】(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2)示例一: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示例二:阅读,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示例三:让我们来一场飞扬身心阅读之旅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段的概括。文段内容的概括,通读文段,了解大意,再结合开头、结尾等关键的句子,简要概括出大意即可。结合文段开头“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据此可得出答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注意字数限制,不得超过25字。【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具有
9、宣传性,需有感染力,拟写宣传标语时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注意句式要简短有力,观点要积极向上。拟写宣传标语时,可以从“阅读”的意义等角度思考,围绕“世界读书日”主题展开,注意标语要有一定的宣传呼吁作用,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阅读,让我们穿越古今,成就更美的自己。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9. 这首诗前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10.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想象到什么情景?感情由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请简要分析。【答案】9. 示例一:“期”字用得好,两个“期”一问一
10、答,将对“归期”的希望和“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中,表达了诗人思念的急切与愁苦之情。示例二:“涨”用得好,“涨”字富有动感,既写出了巴山之水灌满秋池的自然之景,又流露出诗人的绵绵不断的愁思。10. 诗人想象到回家团聚后与亲人(妻子)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把眼前的凄苦转化为未来团聚的欢乐(温馨、愉悦)。【解析】【9题详解】考查鉴赏诗歌炼字。诗歌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一般对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等炼字。诗歌炼字一般是渗透着诗人的情感的词。结合本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两个“期”字
11、用的好,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涨”字用得好,既写出巴山水灌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秋”字用得好,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了人物愁苦悲凉的心情。10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诗人笔锋一转,诗人想象返回故乡,同
12、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诗人的情感由此时的痛苦转化为对将来团聚的喜悦。11. 阅读蒲松龄的狼,回答问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13、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止有剩骨(2)苫蔽成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希望它们能停止追赶自己。D. “狼不敢
14、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答案】(1)(1)仅,只 (2)覆盖、遮盖(2)刚刚想要走,转身看见堆积柴草的后面,一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后面攻击屠户。(3)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止有剩骨”的句意是:只有剩下的骨头。止:只,仅。(2)“苫蔽成丘”的句意是:覆盖成小山似的。苫蔽:覆盖、遮盖。【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
15、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方(刚刚)、行(走)、薪(柴草)、洞(打洞)、隧(从通道)”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小问3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做出让步”,选项“先让步”的理解是错误的;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先“惧狼”后“御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妥协、退让,选项“对狼的怜悯”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D。【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
16、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17、。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变狡诈的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12.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问题。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县 联考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