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24九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
《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24九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六三制)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练习-24九年级下册文言知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知识一、鱼我所欲也考点1 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 与:_(4)乡为身死而不受 _2古今异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_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_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3)一豆羹 古义:_ 今义:豆类植物(4)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 今义:计时的器具(5)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3一词多义得:故不为苟得也 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4其他实词(1)故不为苟得也 _(2)故患有所不辟也 _(3)蹴尔而与之 _(4)妻妾
2、之奉 _(5)是亦不可以已乎 _(6)此之谓失其本心 _5虚词意义及用法(1)为:故不为苟得也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2)之:呼尔而与之 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3)而:呼尔而与之 _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_(4)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_万钟于我何加焉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鱼,我所欲也。(判断句)2舍生而取义者也。(判断句)3万钟于我何加焉!(倒装句,宾语“何”前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_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_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5此之谓失其本心。_考
3、点4 常考问题探究1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运用类比推理,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为什么?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鼓舞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学生要“珍爱生命”。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
4、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二、唐雎不辱使命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_(2)仓鹰击于殿上 _2古今异义(1)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_ 今义:成直线的(跟“曲”相对)(2)休祲降于天 古义:_ 今义:停止;罢休(事情);休息(3)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_ 今义:感谢3一词多义(1)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_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_(2)徒:亦免冠徒跣 _徒以有先生也 _(3)怒:秦王怫然怒 _怀怒未发 _4词类活用(1)且秦灭韩亡魏 _(2)请广于君 _(3)轻寡人与 _(4)伏尸百万 _(5)与臣而将四矣 _(6)天下缟素 _5其他实词(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加惠:_
5、 易:_(2)秦王怫然怒 _(3)伏尸百万 _(4)亦免冠徒跣 _(5)以头抢地尔 _(6)休祲降于天 _(7)挺剑而起 _(8)秦王色挠 _(9)寡人谕矣 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_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_徒以有先生也 _以君为长者 _以头抢地尔 _(2)之:愿终守之 _长跪而谢之曰 _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_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_(3)者:以君为长者 _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_(4)然:虽然 _秦王怫然怒 _(5)于:受地于先王 _仓鹰击于殿上 _请广于君 _ (6)虽:虽千里不敢易也 _虽然,受地于先王 _(7)而:挺剑而起 _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_考点
6、2特殊句式辨析1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2受地于先王(倒装句,状语“于先王”后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_4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_考点4 常考问题探究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安陵像韩、魏一样灭亡。(2)你们最好将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3)我今天要效法他们三人,与你
7、同归于尽。2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欲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3概括秦王的性格特点。骄横狂妄、外强中干、前倨后恭、色厉内荏。4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示例: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蔺相如完璧归赵。三、送东阳马生序考点1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_(2
8、)同舍生皆被绮绣 _2古今异义(1)录毕,走送之古义:_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_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3)卒获有所闻 古义:_ 今义:兵(4)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_ 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5)犹幸预君子之列 古义:_ 今义:预先;事先(6)缀公卿之后 古义:_ 今义:用针线等使连起来(7)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古义:_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3一词多义至:色愈恭,礼愈至 _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_4词类活用(1)手自笔录 _(2)腰白玉之环 _5其他实词(1)无从致书以观 _(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3)尝趋百里
9、外 _(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5)未尝稍降辞色 _(6)援疑质理 援:_ 质:_(7)俯身倾耳以请 _(8)或遇其叱咄 _ (9)俟其欣悦 _(10)媵人持汤沃灌 _(11)右备容臭 _(12)烨然若神人 _ (1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14)而承天子之宠光 _(1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_(16)无冻馁之患矣 _(17)流辈甚称其贤 _(18)生以乡人子谒余 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无从致书以观_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以衾拥覆 _以中有足乐者 _俯身倾耳以请 _(2)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3)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弗之怠 _走送之 _当余之从师也 _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无鲜
10、肥滋味之享 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而承天子之宠光 _(4)其:俟其欣悦 _门人弟子填其室 _(5)而:足肤皲裂而不知 _久而乃和 _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_(6)盖: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考点2特殊句式辨析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省略句,省略主语“余”)2弗之怠。(倒装句,宾语“之”前置)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倒装句,状语“于藏书之家”后置)考点3重点句子翻译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6今虽
11、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_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_8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_考点4常考问题探究1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地求教。2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写“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通过与“同舍生”的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2022 年中 语文 六三制 一轮 复习 教材 梳理 练习 24 九年级 下册 文言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