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docx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末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一)(二)(三)(四)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来源:#*中教网A殷红(yn) 澎湃(pn) 炽热(zh) 亘古(gn)B抹杀(m) 哺育(p) 悲怆(chung) 默契(qi)C疙瘩(g) 惬意(qi) 校补(jio) 踱步(du)D调羹(gng) 愧怍(zu) 屏障(png) 哽咽(g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迫不急待锋芒毕露悔人不倦大廷广众B迥乎不同义愤填膺语无论次群蚁排衙C气冲斗牛悲天悯人相得益彰毛骨悚然D鞠躬尽瘁忧心冲冲妇孺皆知颠沛流离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
2、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B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D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运动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充分发扬自身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B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中国%&*教育出版网C“幸福”“幸福感”和“幸福指数”俨然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的流行语。D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全国人民的教师,
3、而且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5下列汉语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微博”“多彩”“连忙”(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难道你不认同他所说的吗?(分析:此句是反问句)D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分析:此句中,“这天夜里”是状语)6名著知识填空。(5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_。(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_带着仆人_和一个捕鲸手乘坐_船长的_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7
4、古诗填空。(5分)(1)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示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努力就能胜利的一句是_,_。8阅读下面两则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8分)ww&w.zzstep.#com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战略,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
5、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材料二两位热心网友,针对手机中的三条信息(如图),进行了“眉山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探讨。甲:眉山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占有优势,真不错。乙:是啊,除了交通外,今年我们又建成了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是哪方面的优势呢?www.z%zs*甲:【】_。乙:你概括得对,说得也真好啊。但我市还有一些牌子没有打好,让眉山人担忧呢。甲:【】_、_,这两方面的牌子没有打好,我们该怎么办呢?乙:我建议:【】_。(1)依据材料一,请分别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出“高峰论坛”的主要信息。(3分)_(2)结合两则材料,完成材料二中甲乙相应的对话
6、。(5分)_来源*:中%教#网_二、阅读理解(42分)(一)约客(4分)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9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季节)江南特有的景色。(2分)10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2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_中国教育&出*版网#_(二)(10分)来%#源*:中教网【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来源&:中教网*#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来源:zzst%ep.c*&om(1)即更刮目相待()(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8、()12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钱币乞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归来见天子中国*教育%&出版#网C忽啼求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蒙乃始就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14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从选材角度来看,却是一正一反,一个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是幼年不学,_。但都说明了_。(2分)15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请根据两文给人的启示,任选一个对象(对家长、对学生、对教师),写出你的建议。(2分)_(三)乡野高人(15分)我行走在山野,迷路了。问道于田间一位老汉。此刻江南的天
9、空烟雨迷蒙,他穿蓑戴笠,躬身插秧。当他直起腰时,愣愣地,看了我半天。突然说,要不,去我家坐坐?对于他的邀约,我感到好奇,也特别愿意。来源:*zzstep.co&m他的村庄,坐落在河边,一条浅浅的河,盈满清亮的溪水,河床散落大小参差的麻石,一座古朴的石桥高高架起,沟通两岸。农妇捣衣声从桥下传出,在空寂的山野发出响亮的回声。跟随老汉来到他家。他站在客厅靠墙的一只方桌前仰望正面的墙壁。墙上,相框里两位老人面容慈善,挂着永恒的微笑,看堂屋里的人走来走去想必是老汉的父母了。老汉坐着,一直盯着相框看。我一时无言,沉默。突然,他指着相框,说:“你瞧,这像是我画的。”我愣在那里,半天不知道如何反应。突兀的一句
10、话,仿佛是对我心理的突袭,我的确猝不及防,因为那画画得太好了。他背对着我,似乎心中有所料定,笑了,然后急促地去了房间,拿出一叠纸,冲着我,拍一拍,真的是我画的,这些都是我画的!这回我相信了,但还是惊愕未消。老汉异常兴奋,此刻话语已如小河流水,绵绵不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几乎人迹罕至、与世隔绝。山里的人,不知山外有城。见过世面的,只有几个村干部。那时的老汉尚年轻,心里却一直埋着一桩心思。看日渐衰落的爹娘,想给他们留个影,做身后的纪念。打听好了去城里的车与路,下了排除万难的决心。这时爹娘却先后病倒在床,难以长途跋涉了。某天,老汉扛着锄头上山挖树桩,遇见了一位写生的画家。一支铅笔,一袋烟的功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末 综合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