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短文二篇》习题含解析.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短文二篇》习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短文二篇》习题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南朝齐梁陶弘景素养提升 (1)学习比较阅读。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均为写景散文,其中也都有“值得与言”的朋友,题材相似,但语言风格、情感表达都有很大差别。将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领略不同的审美风格,理解美感与个人心境的关联,学习不同的景物描写技巧。(2)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全文。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原意为:奇丽,在句中的意思为:_2. 一词多义欲:夕日欲颓 _实是欲界之仙都 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_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
2、十二章) _3. 重点实词来源:#%zzste*(1)答谢中书书 书F:_中#国教育出版网&%(2)古来共谈 共F:_(3)高峰入云 入F:_(4)清流见底 见F:_(5)五色交辉 交:_ 辉:_ (6)四时俱备 四时:_ 俱F:_(7)晓雾将歇 歇:_(8)猿鸟乱鸣 乱F:_(9)夕日欲颓 颓:_(10)沉鳞竞跃 沉鳞:_来源:#&zzstep.%com 竞F:_4. 文言虚词(1)山川之美 _(2)自康乐以来 _(3)自康乐以来 _(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二、文意理解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极力描
3、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以寥寥八字,由仰观、俯视两种视角,写出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B.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几句展现了一幅灵动的生物活动图: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C.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收束全文,既是对前贤的钦敬与追慕,又批判了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暗含作者自许之情,期与谢公比肩之意。D. 本文带有骈文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虽用寻常词汇,但选词用字颇多斟酌,浅显易懂。记承天寺夜游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宋苏轼素养提升 (1)学习比较阅
4、读。注意文章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的特点,在赏读、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领略其审美风格,理解美感和个人心境的关联,学习不同的景物描写技巧。(2)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综合使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写作技巧,积累内化,可供写作时借鉴。一天夜里,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在院中散步,面对着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会欣赏。来源:z#zstep&.co%m*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重点实词(1)月色入户 户F:_(2)欣然起行 欣F:_(3
5、)念无与为乐者 念:_来源&:中教%网(4)怀民亦未寝 寝F:_(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 步F:_ 中庭:_(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中国%#教&育*出版网(7)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F:_(8)盖竹柏影也 盖:_(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2. 文言虚词(1)欣然起行 _ 念无与为乐者 _(2)与 相与步于中庭 _(3)念无与为乐者 _(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5)相与步于中庭 _(6)盖竹柏影也 _(7)何夜无月 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二、重点句子翻译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017德阳)www.z%#z&2. 何夜无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二篇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复习 测试 短文 习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