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3月语文练习(总分:150分,时间:100分钟,日期:2023.3.14)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在我们的心目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七年级(1)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 小语同学在主持撰写词环节遇到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闻一多大骂特务,慷ki激昂:新中国建国不久,邓稼先奉命研究原子弹,鞠躬尽cu:战火燃烧到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先辈们的事迹激励着我的心,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2、,你是昂高唱的雄鸡,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我爱你黄河的波涛,是她把14亿人民哺育抚养;我爱你长江的碧波,是她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成一首澎湃的歌(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慷ki( )鞠躬尽cu( )山河无恙( )哺( )育(2)仿照文中划线句,后面续写一句,要求格式一致,语意连贯。【答案】(1) 慨 瘁 yng b(2)示例一:你是奋蹄疾驰骏马 示例二:你是巍峨雄伟的高山【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仔细。慷慨:kng ki,志气昂扬;大方而不吝啬。鞠躬尽瘁:j gng jn cu,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山河无恙:shn h w yng,天下都很平安。哺育:b y,意思是供给食
3、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句子格式:你是,答案不唯一。示例: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2. 活动中小文同学写了对联的上联,请你根据已有文字修改下联(宽对即可)上联:千载圆梦航天英雄杨利伟下联:回眸一百年前的岁月,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依然熠熠生辉。修改后的下联:_【答案】百年回眸两弹元勋邓稼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识记与运用。首先要把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根据上联“千载
4、圆梦航天英雄杨利伟”可知,其结构为:千载圆梦(偏正短语)+航天英雄(职业荣誉)+杨利伟(姓名)。结合上联内容“回眸一百年前的岁月,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依然熠熠生辉”提取相关要点,据此可得下联:百年回眸两弹元勋邓稼先。3. 活动宣传中,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名句,不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A.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B.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A.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句意: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有些事在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体现家国情怀;B.出自三国志蜀
5、志传,句意: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做,也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是劝人们弃恶向善的语句,与“家国情怀”无关;C.出自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离骚,句意: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体现家国情怀;D.出自林则徐所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句意: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体现家国情怀;故选B。4. 小语同学对学校七年级学生阅读“爱国题材”作品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如何看待每周的升旗仪式你喜欢的作品你所阅读的爱国题材的作品来源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30%爱国题材8%历史、道法课本81%是学校的一种例行行为70%小说、漫画92%其
6、他文学作品19%根据以上表格,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_【答案】中学生爱国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中学生普遍对爱国题材的作品没有感觉;中学生阅读爱国题材的作品来源渠道太少(写出两点即可)【解析】【详解】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根据“如何看待每周的升旗仪式”一项中的数据可知,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认为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可得结论:中学生爱国意识普遍较为淡薄;根据“你喜欢的作品”一项中的数据可知,只有百分之八的学生喜欢爱国题材,可得结论:中学生普遍对爱国题材的作品没有感觉;根据“你所阅读的爱国”一项中的数据可知,有百分之八十一的学生是“历史、道法课本”,可得结论:中学生阅读爱国题材的作品来源渠道太少。5.
7、根据你的积累用诗文名句填空,其中第5句要写出作者。(1)非学无以广才,_。(诸葛亮诫子书)(2)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3)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4)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5)_,尚思为国戍轮台。(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7)当窗理云鬓,_。(木兰诗)(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的生活画面的两句诗是:_,_。【答案】 非志无以成学 便引诗情到碧霄 却话巴山夜雨时 河流大野犹嫌束 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 万里赴戎机 对镜帖花黄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
8、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碧霄、嫌、僵、戎、镜、朔、柝。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阅兵仪式上的各个受阅方队,真可谓是气势磅礴,气冲斗牛。(此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B.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句中的“只”是表示限制的副词)C. 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光未然的黄河颂采用的是抒情方式是间接抒情。D. 载人航天工程作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的标志性工程,承载着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信的重要使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础应用。C.“光未
9、然的黄河颂采用的是抒情方式是间接抒情”错误,结合“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可知,光未然的黄河颂运用的是直接抒情;故选C二、阅读理解(62分)(一)古诗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7. 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8. 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答案】7. 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10、。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8. 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 “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
11、内容的理解及作用的分析。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用嫩绿、鹅黄两色描绘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诗人用这两句诗描绘出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桃李飘香、鲜艳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诗歌的后两句,则写诗人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的,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愁恨。由此可见,作者之所以这样描绘春景,其目的是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反衬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8题详解】考查赏析诗句。后两句意为:春风依然不能为我吹散烦恼忧愁,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这春天一直滋长。“不为”“偏能”把东风与春日人格化,运用拟人的
12、修辞,作者不直言自己心中的忧愁难以排解,反而却说东风不能“吹愁去”。不直言自己的怨愤悠长,反而却说春日“惹恨长”。借东风与春日两种本为美好的意象,抒发自己心中的愁怨之意,运用曲笔,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感人至深。(二)文言文阅读(18分)小语在学习孙权劝学后,去吕蒙家乡游玩,了解了很多有关吕蒙的故事,但也有一些疑问,请你帮他解答。甲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13、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盘,结友而别。司马光资治通鉴丙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军用的铠甲),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慄,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家家致问。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荆州遂定。陈寿三国志吕蒙传有删减【注释】羽,即蜀国将领关羽。干历,干扰,冒犯。私
14、相参讯,私下里互相探询。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_(2)但当涉猎_(3)即更刮目相待_(4)咸知家门无恙_10. 甲图中“一笠覆官铠,犹然遭重刑”两句诗具体指的是什么事情?请阅读丙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11. 乙、丙两文讲述的都是关于吕蒙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鲁肃和关羽的内容?请结合画线句和文本分析。12. 小语在看京剧时,不能分辨画着脸谱的角色,你认为吕蒙最可能画着哪种颜色的脸谱?( )A. 蓝色:刚猛,忠直B. 黄色:勇猛,暴躁C. 白色:奸邪,多疑D. 绿色:莽撞,冲动【答案】9. 推托 只,只是 另,另外 全,都10. 指的是吕蒙率兵进入荆州后,一个士兵私拿了百
15、姓的一顶笠,用来盖住铠甲,吕蒙认为他触犯了军令,虽然是自己的同乡也不能因此违背法律,就将其斩首了。11. 都是进行侧面描写,凸显吕蒙的形象。乙文中写鲁肃叩拜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才离开,侧面反应出吕蒙学识进步之大;丙文中写关羽孤立危机,败走麦城,士兵皆投降吕蒙,侧面反衬出吕蒙在荆州安抚军民政策的成功。12. A【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2)句意: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3)句意: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更:另,另外。(4)句意:都知道家中安然无恙。咸:全,都。【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图诗句的意思
16、是:因为遮盖官家的铠甲而从居民那里拿了一顶斗笠,就遭到严重的刑罚。对应的事件就是丙文中“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这几句说的故事,大意是吕蒙手下一军士是汝南人,拿了居民家的一顶斗笠为遮盖官家的铠甲,吕蒙认为铠甲虽然是公家的,但仍然认为军士违反了军令,不能因为军士是同乡人而废除法规,就流着泪斩杀了他。【11题详解】本题考查侧面描写及其作用。侧面描写是指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出描写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作用:使人物或事物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乙文中写鲁肃叩拜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才离开,侧面
17、反应出吕蒙学识进步之大;丙文中写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从侧面反衬出吕蒙在荆州“约今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等安抚军民政策的成功。【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步骤是一审清题干,二找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或情节,分点进行概括。甲图中的吕蒙正直,爱民;乙文中的吕蒙接受意见,勤奋学习;丙文中的吕蒙公正,体恤百姓,厚待下属。京剧中的脸谱颜色总类多,人物性格复杂,一个脸谱包含几种颜色,对应几种不同的性格。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含
18、贬义,代表凶诈。黄脸:勇猛、暴躁。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紫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金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银脸:表现奸诈多疑或威武庄严,表现鬼怪或神仙一类角色。绿脸:勇猛,莽撞,冲动。对应吕蒙的性格,那就是蓝脸;故选A。【点睛】参考译文: 【乙】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19、:“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丙】吕蒙进据城中,尽得关羽和其他将士的家眷,对他们进行安抚劝慰,约定吴军不得干扰百姓,不能索要任何东西。吕蒙帐下有一个兵士,是汝南人,拿了百姓家一个斗笠,用来遮盖铠甲,铠甲虽是公家物品,但吕蒙仍然认为他违犯军令。不能以同乡的关系而废除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这个兵。于是全军震惊,做到路不拾遗。吕蒙还在早晨和晚间派出亲近的将士去慰问抚恤老年人,询问他们缺少什么,有病者给他派医送药,饥寒者给他送粮
20、送衣。关羽府中所藏的财货,都封存起来等待孙权前来处置。关羽在返回江陵的路上,多次派人打听吕蒙互通消息,吕蒙都厚待关羽派来的人,到各家致意问候,或者让家人亲自给军中的将士写信说明情况。关羽的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后,将士们私下里互相探询,都知道家中安然无恙,所受的待遇比过去更好,故此关羽全军将士失去了斗志。正逢孙权大军紧接着来到江陵,关羽自知势孤力穷,于是逃往麦城,西行到漳乡,兵士们都离开关羽投降孙权,于是吕蒙平定了荆州。(三)现代文阅读(22分)笔与纸的温情陈晓安春日的一个午后,学生们正专注地写着毛笔字,教室里非常安静,我在一旁看着。突然,一位学生停下笔来说,她听见笔毫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女孩的话
21、,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童年记忆里,每年春节临近,父亲都会手写春联。他喝完早茶,一大早就开始裁纸。他动笔的时候,我就在一旁帮忙拉纸,看着父亲在红色联纸上,用行草书潇洒地写下一张张春联,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儿时的我猜想,写字一定是件好玩的事,而后我跟随父亲在门两侧贴上一张张手写成果。儿时盼望的春节里,少不了父亲写春联这件事,也让我对写字萌生了最初的向往。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曾提到读小学时,家境贫穷的他没钱买书法工具,就剪猪毛捆作笔,拾水泥袋画格写字的经历。在他的言辞间,我感受到他对写字的那份崇敬。他读到三年级就辍学谋生,在那个动荡艰辛的年代,写毛笔字显得多么奢侈。我入读小学时,身高是班级最矮的那个,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下学 月月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