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1).docx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末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w%ww.#zzste一、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执( zh )笔青春,书写梦想。七月,带着缤fn( 纷 )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万绿从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镌刻进岁月的年轮,_激荡_(激荡激动)起童话般的记忆。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热爱生活,奋力奔跑。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七月天。来源:z%zst&(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1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3)找出并改正文
2、段中的一个错别字。(1分)_从_改为_丛_(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1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B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C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中国教育出#版网&*%D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来源%:中#&教*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能否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www#.&zzstep*.comB我
3、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解析】A.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B.缺少宾语,应在“最基本的”的后面加上“权力”;C.搭配不当,应把“探询”改为“探索”。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这样深的爱!甚至
4、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ABCD5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罪恶,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十五从军征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中国*教&育出版网C“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么?你想错了。”这是简爱这样一个追求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女性的宣告。来*源:中教%#网D小石潭记的“记”、爱莲说的“说”、与朱元思书的
5、“书”、陋室铭的“铭”、送东阳马生序的“序”都是古代的文体。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6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我看到了罗切斯特先生几天前硬要我收下的一串珍珠项链,我把它留了下来,这是我的。它属于那位已经在空中消失了的新娘。我把其余的东西打成一个包裹。钱包还有二十先令,这是我的全部家当,我把它放进了口袋。我系好草帽,扣上披肩,拿着包裹和那双没有穿上的拖鞋,轻手轻脚地出了房间。选段中加点的“我”是谁?这段文字表现出“我”的什么特点?(4分)_简爱。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或敢于追求有尊严的爱)。_7古诗文默写。(8分)(1)塞下秋来
6、风景异,_衡阳雁去无留意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羹饭一时熟_,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也无风雨也无晴_。(苏轼定风波)(4)峰峦如聚,_波涛如怒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万钟于我何加焉_!(鱼我所欲也)www.z&zstep%#.com(6)醉里挑灯看剑,_梦回吹角连营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www.z#z&(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山回路转不见君_,_雪上空留马行处_。8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6分)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7、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我身边的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来&源#:中*教网(1)语文老师正在通过“云课堂”讲授“和”文化的知识。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2分)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_示例一: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示例二: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示例三:从“礼之用,和为贵”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示例四:从“庶政惟
8、和,万国咸宁”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为政治国的法宝。_(2)学校将在7月17日举办“云知识”线下专题讲座,要求全体同学参加。小明同学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假如你是小明,请在讲座前一天写一张请假条向王老师请假。(2分)请假条王老师:我因家中有事,不能参加明天的“云知识”专题讲座,需请假一天,请您批准。您的学生:小明2020年7月16日(3)通过这次活动,你一定对“云生活”有了一些了解,请你向父亲或母亲介绍下“云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至少说出两方面益处)(2分)_示例一: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诊断”,让我们在家里就能看病,节省了去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云购物”,让我
9、们足不出户就能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避免了疫情期间聚集感染_示例二:妈妈(爸爸),“云生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云祭祀”这种文明祭扫方式,能完成远在异乡的人们祭扫的心愿:还可减少环境污染_二、古诗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5分)一剪梅咏柳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注释】金沟:御沟。陈宫:陈后主的宫殿;隋宫:指隋炀帝的宫殿。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隋堤柳由此得名。9这首词的词牌是:_一剪梅_;题目是:_咏柳_;作者是:_夏完淳_,明末抗清英雄,我
10、们读过他的别云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_悲壮动人_的生命之歌。(2分)10请你从意象的把握、情感的表达、表现手法的使用等方面入手,赏析这首词。(3分)_示例:这首词选用了伤心夕照、御水隋堤、飞絮笼烟、长条滴翠等意象,营造了深邃的意境。托物言志,借咏柳的方式抒发了亡国之痛。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4分)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
11、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选文有删改)【注释】郎:郎官,一种官职。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骞以郎应募/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中国教育%出版网#*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匈奴得之( 俘获 )(2)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 逃跑 )(3)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 跟随,跟从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蛮夷爱之公将鼓之B宽大信人 必
12、以信C以其头为饮器 何以战中国#教育*出版网&D募能使者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解析】A.代词,他,指张骞/音节助词,不译;B.守信/实情;C.用/凭借;D.出使。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_月氏人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和(他们)一同攻打匈奴。_(2)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_张骞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诚实,匈奴人(当地人)喜欢他。_来源:zzst#e*%15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和选文中的张骞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他们的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_曹刿的爱国情怀表现在:国家危难,挺身而出,积极“请见”
13、;关心国家命运,详问战前政治准备,“战则请从”(请战)。_张骞的爱国情怀表现在:“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_【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担任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做喝水的器皿,月氏人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和(他们)一同攻打匈奴。汉朝正想准备消灭匈奴,听说此事后,想要派出使者(到月氏),行路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够出使(月氏)的人。张骞凭借郎官的身份应召,与甘父一起从陇西出发,出使月氏。路过匈奴的时候,匈奴俘获了他们,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扣留了张骞十多年,赐给他妻子,并且有了孩
14、子,然而张骞(始终) 拿着汉的符节不肯投降。张骞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诚实,匈奴人(当地人)喜欢他。单于死后,匈奴内部动荡混乱,张骞与匈奴妻子和甘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张骞出行时有一百多人,离开十三年,只有两个人得以返回。张骞凭借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攻打匈奴,(他)知晓有水草的地方,使得军队能够没有(物资)缺乏汉朝西北方向的政权开始与汉朝来往。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5分)老师,我出彩了吗潘银璋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学期 期末 综合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