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学情检测(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和运用。(24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开创了一条新路,这条gu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yn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
2、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sh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zhn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 看拼音写汉字。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甲】句号 【乙】句号B. 【甲】句号 【乙】分号C. 【甲】冒号 【乙】句号D. 【甲】冒号 【乙】分号【答案】1. 沟 延 涉 湛2.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沟通:gu tng,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延续:yn x,延长或继续下去。涉及:sh
3、 j,指关联到,牵涉到。精湛:jng zhn,精熟深通,某样技艺十分娴熟。【2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甲】“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意完整且明确,与后文“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为独立的两方面,因此【甲】处应使用句号;【乙】“展品sh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句意完整,故此处使用句号;故选A。3.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书五经”中“五经”是指道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B. 校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教改的建议。(解说:“抛砖引玉”使用正确)C.
4、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解说:该句没有语病)D.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解说:“辜负”是名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和语法知识。A.“是指道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表述错误。是指儒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B.“抛砖引玉”指抛出砖头,引回白玉;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东西(多指意见、文章),引出好的、珍贵的东西。是谦辞,一种自谦的说法,句中用第三者的口吻来形容校长话语的作用,不恰当;C.此句语病是句式杂糅,可将“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改为“丁香叶、细辛”。或删去“的主要成分是”。故该句有语病;故选D。4.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_。_,乞人不屑也。既加冠,_。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助典故委婉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答案】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蹴尔而与之 益慕圣贤之道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疲惫、蹴尔、慕、遣、霹雳”等字词容易写错。综合
6、性学习(8分)5.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近日,学校开展了以“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系列主题活动。请你补充完整下列对联。上联:长辈_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_【答案】 言传身教 家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相关知识。对联的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上联所填写的位置应与下联
7、“心领神会”的结构一致,“心领神会”是由两个动词短语组合而成的并列短语,是评价子孙的领悟效果,故上联此位置也应用两个动词短语组合而成的并列短语,来评价长辈教育效果,故可填写“言传身教”“言正行从”等。下联所填写的位置与上联的“明祖训”的结构一致,“明祖训”是动宾短语,是长辈教育子孙的内内容,故下联的位置是子孙学习的内容,根据“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这一主题内容可知,此处应填写“家风”为妙。6. 【我来主持】班级筹备“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孰优孰劣”的辩论活动,请你作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答案】示例:同学们,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各有利弊,变的是阅读方式,不变的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让我们把电子阅读
8、与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感受美好,传承优秀文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结合题意,根据所给内容写出对应的总结发言即可。注意语句通顺、符合逻辑、礼貌用语。首先我们要明确思路:“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孰优孰劣”的辩论活动的总结发言,要有称呼,要肯定双方的优点,要突出鼓励大家阅读的目的,语言流畅。示例:同学们,时代在变化,有的人推崇传统阅读,有的人选择电子阅读,虽然方式不同,但是本质一致,那就是对阅读、对文字的追寻,万变不离其宗,虽是殊途,最终也会同归。7.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信息。央广网 北京12月17日消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17日下午在海南
9、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山东舰入列仪式结束后,习近平主席登上山东舰,同官兵亲切交流。在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官兵围绕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入列展开讨论,投身海军建设发展的信心更足。在驻守刘公岛的陆军某海防旅,官兵们回望北洋海军成立、甲午海战惨败等历史瞬间,为国产航母入列感到欣喜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建设强大稳固海防的理想信念。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师副大队长朱才远表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海军才能一路
10、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答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仪式在海南举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信息能力。本题是对新闻的信息概括,新闻重视时效性与真实性,要附上时间与地点,新闻信息概括常采用主谓陈述形式来表达:人物+时间+地点+事件,题目的“一句话”要求简洁,删除其中的枝节(对体现时效性和真实性的作用很小的当日时间及详细地址),本题有导语,可以从导语中提炼答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仪式在海南举行。二、阅读理解(共66分)(一) (共 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
11、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8. 从全词看,作者此次在小阁逗留,大约是从一天之中的( )开始,到( )时分结束。9. 请写出“此身虽在堪惊”一句中“惊”字所包含的具体情感。10. 你同意“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吗?请简要阐述理由。【答案】8. 夜里(或“黄昏”或“傍晚”); 三更(或“半夜”或“夜阑”)。(意思对即可)9. 历经劫波(或“战乱”或“苦难”或“灾难”或“磨难”;若将之具体化也可,如“贬谪之后又遭汴京陷落,颠沛流离”),居然还能保全性命的惊讶(或“感叹”或“长叹”或“庆幸”或“痛楚”)。(意思对即可)10.
12、 示例一:同意。作者追昔抚今怅惘落寞,愁苦伤感,一想到千古兴亡事,被渔夫编成歌曲传唱(或“都成为渔唱樵歌”),愁苦便淡去许多,变得旷达。(意思对即可)示例二:不同意。把国家的兴亡和人生感慨都托付于渔夫的歌唱之中,貌似旷达,实则表现内心寂寞和悲凉(或“消极和无奈”)。【解析】【分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由标题中的“夜登小阁”和下阙中的“渔唱起三更”可知,作者此次在小阁逗留,大约是从一天之中的夜里开始,到三更时分结束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词人在政和三年做官后曾遭谪贬。靖康之变,北宋沦亡,词人逃到南方,饱尝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二十余年如一梦
13、”概括了这个时期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此身虽在堪惊”意思是(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惊”有“心惊胆战”之意,表现了作者对历经贬谪之后又遭汴京陷落,颠沛流离,自己居然还能保全性命的惊讶。【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尾句的能力。考生可以回答“同意”,也可以回答“不同意”,只要能结合诗意和词人的情感自圆其说即可。如果回答“同意”,其理由是:这首词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一笔,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尾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14、,愁苦便淡去许多后,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如果回答“不同意”,其理由是:尾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意思是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人生悲慨、国恨家仇,除了渔夫们还在半夜低声传唱,还有谁能记得呢?这句诗表达的是词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自己漂泊四方的寂寞和悲凉。所以,尾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只是看起来是抒发旷达之情,实际上抒发的是消极和无奈,表达的并不是作者的旷达之情。(二)(15分)阅读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
15、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二)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
16、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注释】殊:特别。寝陋:丑陋。易:轻视。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畅:酣畅。匕箸:调羹和筷子。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负箧曳屣( ) 腰白玉之环( )由卑及高 ( ) 人咸易之 ( )12.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赴古人之奥区A. 俯身倾耳以请B. 以中有足乐者C. 以君为长者D. 无从致书以观13. 用“/”标
17、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板 桥 幼 随 其 父 学 无 他 师 也1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15. 两个语段的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语段内容做简要分析。【答案】11. 鞋子 用作动词,在腰间挂着 到 都12. D13.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14. (1)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2)人们都说郑板桥读书擅长记忆,不知道并非是擅长记忆,是擅长默诵罢了15. 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
18、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语段一中“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智之悲,则心不弱于之专耳,其他人之过哉”强调了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语段二”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屣:鞋子。句意为:腰间挂着白玉环。腰:用作动词,在腰间挂着。句意为:从低到高。及:到。句意为:人们都看不起他。咸:都。【12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中的“以”是连词,来;A.连词,而;B.连词,因;C.介词,把;D.连词,来;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停顿。句意为: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板桥”为
19、主语,其后应停顿;“幼随其父”做状语修饰谓语“学”,其后应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重点词语:(1)卑:低下;若:像;专:专一;岂:哪里。(2)咸:都;善:擅长;记:记忆;诵:默诵。【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句式上看,两个句子都是反问句,其表达效果也一样,都起到加强语气,警示读者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作用。从内容上看,(一)文的尾句强调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是用不用心的问题,说明后天努力的重要性;(二)文的尾句强调反复默诵是熟记书
20、本内容的有效手段。所以两文都是在强调后天的努力对学习的重要性。从结构上看,两句都是作者观点的体现,所以都有总结上文,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点睛】参考译文:(一)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馆,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
21、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里面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的过错吗!(二)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并没有其他的老师。他小时候根本没有异于常人的地方,稍微
22、长大了些,即使长得又高又大,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发愤,不随意附和世俗的观点;从浅到深,从低到高,从近到远,来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使自己不多的性情才能力气得到充分地抒发。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时忘记了拿调羹和筷子,有的时候面对着客人却没有听到他们的话,并且还忘记了他自己说的话,这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并且默默地背诵。像这样默默地背诵,书中还会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三)名著阅读。(8分)16. 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填空。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
23、唐王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王令擒来,只见许多人将二僧推拥进后法堂。见了太宗,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陛下问我何事?”唐王却认得他,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选段中“送袈裟的和尚”是由_变化而来。(填具体人物)【答案】观音菩萨或观世音或观音【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结合原著“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王令擒来,只见许多人将二僧推拥进后法堂。见了太宗,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陛下问我何事?唐王却认得他,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菩萨道:正是。太宗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泰州市 姜堰 区四校 联考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下学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