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独立作业一(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请注意:所有作业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其他地方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答下面小题。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甲】从绿意内lin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璞,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dn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乙】听也听不清的飞
2、x。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无lu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2. 在选段的【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甲】句号 【乙】逗号B. 【甲】句号 【乙】顿号C. 【甲】冒号 【乙】逗号D. 【甲】冒号 【乙】顿号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段中的划线句主要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B. 语段中加点词“山麓”“从”“床”“这样”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介词”“量词”“代词”。C. 回延安作者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D
3、. 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答案】1. 敛 沌 絮 逻2. D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内敛(ni lin ):意思是指收拢,聚集。混沌(hn dn):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飞絮(fi x):释义为飘飞的柳絮。逻辑(lu j):客观的规律性。【2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使用。“从绿意内敛的山头,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无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是对“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中“这样”的解释说明,所以甲处应该用“冒号”;“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是短语并列,需要短暂的停顿,应该用“顿号”。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文综合
4、知识积累。D有误,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选D。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_,再回延安看母亲。_,鸡犬相闻。青树翠蔓,_。小石潭记中通过鱼儿的轻快自在,侧面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中人自由祥和、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答案】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阡陌交通 蒙络摇缀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解析】【详解】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糜”“络”“缀”“俶”“逝”“翕”“髫”“怡
5、”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5. 近日,实验初中某班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B.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新闻报道】古诗词诵读比赛结束后,宜传委员为这次活动写了下面这则新闻。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3月21日下午三点,我班在学校报告厅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
6、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提高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鉴赏水平。你为这则新闻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比赛前,宣传委员想邀请学校文学社辅导员李兰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如果你是宣传委员,在横线上写下邀请李老师的话。【答案】(1)C(2)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尊敬的李老师,我是某某班的宣传委员,我班计划3月21日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诚挚邀请您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我们热切期望您的到来。谢谢!【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句诗抒发了诗人热爱家乡,离开家乡
7、时依依不舍之情;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与“思乡”无关;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又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根据“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3月21至23日,我班开展了古诗词诵
8、读比赛活动”分析,主体是:我班。事件是: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可将标题拟写为: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有称呼,如:尊敬的李老师。然后介绍自己的身份。接着介绍邀请的有关事宜。如:我班计划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诚挚邀请您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特别注意要写清时间和地点:3月21日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最后写敬语,期待您的光临!或:热切期望您的到来!二、阅读理解。(62分)(一)(6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唐 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注释】梦得:刘禹锡的字。因“永贞
9、革新”遭贬谪的柳宗元、刘禹锡奉旨返长安后,再度被远谪。首联中的“秦京”就是长安。伏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此指衡阳湘水西岸马援庙前的石人。濯缨:洗濯冠缨。6. 结合首联的内容简要分析诗人的心理变化。7. 结合对全诗理解,体会“垂泪”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答案】6. “十年憔悴”是贬谪的辛酸,“到秦京”是以为贬谪结束的欣喜(期待);“谁料”是再次遭贬的痛苦、吃惊、悲痛。7. 命运坎坷、前途渺茫的悲痛与茫然(遭遇多次贬谪的悲痛、哀愁、痛苦);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愤懑与忧郁(壮志难酬的愤懑);生离死别、无缘再见的哀伤与失落(与友人分别的不舍、愁苦)。(可根据学生
10、的回答调整)【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诗句赏析。首联“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两句,有回顾,有直面,起伏跌宕,贮泪其中。始“伏”而“起”,旋“起”而又“伏”,短短十四个字,把两位诗人十几年来的坎坷命运集中凝炼地表现了出来。“十年憔悴”是贬谪的辛酸,作者到永州后,老母爱女相继弃世,自己因水土不服而染病在身,所居处所凡四遭火,差点被烧死。名为六品官员,实则“弼马温”而已。故“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不足为怪。好不容易等到皇恩浩荡,大赦天下,终于得以与友人在长安相见。“到秦京”是以为贬谪结束的欣喜,为一“起”,心境也稍微好一点。谁知好景不长,到长安不到一个月,圣旨下,又把他们明升暗降地外放至
11、更为荒僻的州郡做刺史,“谁料翻为岭外行”是再次遭贬的痛苦、吃惊、悲痛,乃再一“伏”。此刻,一切希望都化为泡影,海市蜃楼般顷刻之间无影无踪,本是“憔悴”的面容又蒙上厚厚风尘,更显其“憔悴”。这一年柳宗元44岁,刘禹锡45岁,正是为国效力的大好年华,奈何贬谪远州,英雄失路,实在悲哀。【7题详解】此题考查诗人情感。首联“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表达了诗人多次早贬谪的悲痛与茫然。“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开创的丰功的时候,古今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表达了诗人英雄失路、
12、报国无门的愤懑与忧郁。“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不舍、愁苦,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二)(1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13、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
14、。8.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阡陌交通( ) 悉如外人(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自恨不如远甚也(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9.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0. 翻译下列句子。(1)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11. 结合文段说说,【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8. 田间小路 全 正、正在 遗憾 A
15、9.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0. (1)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11.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解析】【8题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为: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句意为: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悉,全,都;句意为: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肥。方,正,正在;句意为:我自己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16、。恨,遗憾。(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A.都是“的样子”;B.这/代词,代指人;C.通“俱”,详细/全,都;D.对,向/是;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语法结构并结合内容理解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故根据句意可断句为: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1)重点词:游惰,懒惰;事,从
17、事;俗,习俗;洵,确实。(2)重点词:为:对,向;具言,详细地说出;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比较。甲文:主要想象了桃花源人的生活,根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知意思是: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安居乐业,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根据“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知其意思是: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快乐安宁;乙文:根据“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知其意思是: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可以看出,
18、他们生活安居乐业,人民各得其所;表现了他们生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根据“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可知,其意思是: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再根据“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可知,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由此,可以看出,农家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也是安宁平静,快乐无穷;所以,【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是: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和谐安宁。【点睛】参考译文【甲】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
19、,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
20、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乙】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肥,女子
21、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己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三)名著阅读(10分)12. 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 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B. 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C.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
22、规律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A.有误。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故选A。13.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
23、,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答案】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根据语段“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可知,诗歌主要是用于抒发情感(将自己的心情诉说)、酬神作乐(庆祝节日)或唱和竞胜。14. 请你仿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泰州市 姜堰 实验 初级中学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下学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