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潜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潜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潜江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本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核准条形码上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将其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2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澄澈(ch
2、ng) 感溉 人声鼎沸(dng) 截然不同B. 惭愧(chn) 奥秘 杞人忧天(q) 混为一谈C. 掺和(chn) 分歧 参差不齐(cn) 人迹罕致D. 蹒跚(shn) 钦差 怅然若失(chng) 随声附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A.感溉感慨;B.惭愧(chn)cn;C.人迹罕致人迹罕至;故选D。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B. 清晨,我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看着五星旗冉冉升起,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C.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3、。D. 个别核酸检测机构造假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警方已对相关责任人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前文地产生。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与前文“响应国家号召”不符,使用不当;D.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尊君、令尊,敬辞,尊称他人父亲;拙见、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B. 史铁生,代表
4、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合欢树等。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C.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雨寄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诗人岑参、李商隐。D. 再塑生命人作者为英国作家海伦凯勒,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再塑生命的人作者为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故选D。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粒种子,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告别了饥饿。B. “五一”假期,邮政快递业保持总体安全平稳、高位有序运行的良好态势。C. 国家新推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能有效防止校园欺凌不再发生。D. 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
5、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A.主语残缺,把“通过”或“使”删掉一个;C.否定不当,删掉“不再”;D.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故选B。5. 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
6、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语段主要围绕“我们这一代人如何走好长征路”展开叙述。句“忆往昔”先叙述先辈们的精神,确定句为首句;句“想今朝”,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如何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的问题,因此句承接句;句说明了我们这一代人应怎样做,回答句的问题;根据“先打好基础”“然后在实践中历练”的顺序,可知句排在最后,故排序为:;故选C。 综合性学习(4分)6. 七(1)班开展“文明出行”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同学们发现市民闯红灯现象时有发生。你们小组对市民闯红灯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梳理(见下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进行介绍。(请
7、注意条理和主次)闯红灯原因有急事看到没有车看到别人闯习惯了闯红灯人数128636984(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一位闯红灯的大叔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还掏出一张10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50块钱的。”你将如何对其进行规劝?【答案】(1)示例:据调查统计,人们闯红灯的原因有四类有急事、看到没有车、看到别人闯、习惯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闯”,其次是“看到没有车”和“习惯了”,真正“有急事”的只是寥寥无几。(2)示例:大叔,遵守交规不是能够用钱来代替的,文明交通,应该从每个人做起;您说钱能不能买到健康,买到安全呢?【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图表“闯红灯原因
8、”中的“有急事”“看到没有车”“看到别人闯”“习惯了”可知,闯红灯现象时有发生有四种具体表现;根据图表“闯红灯人数”中的“有急事”“看到没有车”“看到别人闯”“习惯了”分别是12.86.369.84人可知,“看到别人闯”人数最多,其次是“看到没有车”和“习惯了”,真正“有急事”的只是寥寥无几,因此得出结论:闯红灯现象时有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劝说词。围绕大叔对交通处罚的错误认识进行劝说即可。口语交际题,注意称呼和用语得体。示例:大叔,交通处罚不是为交警部门赚钱,而是帮助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再说遵守交规不是能够用钱来代替的。违反交规,万一出现车祸,50块钱
9、能买来平安和健康吗?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交通好吗?7. 古诗文默写(1)树木丛生,_。(曹操观沧海)(2)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3)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6)好友转学,分别在即,心中有无限牵挂与不舍,真的是:“_,_。”(请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答案】 百草丰茂 自古逢秋悲寂寥 正是江南好风景 一夜征人尽望乡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寂寥、望、望、殆
10、、愁。二、阅读(48分)(一)古诗赏析(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 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8. 示例参考:潮水上涨,江面似乎与岸平齐,望眼望去,水面更加宽阔;风势正顺,恰好将白帆高高扬起,大江直流,船一路顺风而去。9.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中画面,开放类试题,符合原诗景物特点与意境,用语生动形象即可。如:江水浩渺,春
11、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本诗前三句写景,“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海日、江春”等词语为作者在江上所见之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最后一句抒情,“乡书”一词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12、,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狼得骨止 止增笑耳B. 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C. 乃悟前狼假寐 去后乃至D. 而顷刻两毙 相委而去1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限断三处)( )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B.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C.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D.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2. 下
13、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狼通过记叙屠户遇狼、惧狼、杀狼,引出全文中心“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妥协、恐惧的复杂感情。C. “暴起”“劈”“毙”“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的当机立断、勇敢机智。D. 狼与蚊子与狮子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运用了先叙后议、卒章显志的手法。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10. C11. C12. A13. (1)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自己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解析】【10题
14、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停止/只是;B.前面的/上前;C.都是副词,才;D.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承接;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句意为: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根据句意断句为: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全文中心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并非“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有:(1)尽:完;并驱:一起追赶;故:原来。(2)择:选择;善:好的,优点;其:代“他们”。【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
15、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16、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三)名著选读(9分)三藏闻言,大惊失色。八戒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应了这施主家婆婆之言了!他说有几起取经的,这却不又是一起?”那家子老老小小的,都来问沙僧:“你这几日往何处讨盘缠去的?”沙僧笑道:“我往东胜神洲花果山寻大师兄取讨行李,又到南海普陀山拜见观音菩萨,却又到花果山,方才转回至此。”那老者又问:“往返有多少
17、路程?”沙僧道:“约有二十余万里。”老者道:“爷爷呀,似这几日,就走了这许多路,只除是驾云,方能够得到!”八戒道:“不是驾云,如何过海?”沙僧道:“我们那算得走路,若是我大师兄,只消一二日,可往回也。”那家子听言,都说是神仙。八戒道:“我们虽不是神仙,神仙还是我们的晚辈哩!”(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14. 选文划线句子中“又是一起”“取经的”所指何事?15. 李卓吾评点西游记:“灵台方寸,心也。一部西游,此是宗旨。”西行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之路。选文事件之后,孙悟空的心灵获得了成长,取经之路走得更坚定了。请结合与选文相关的故事情节,分析孙悟空的心灵成长。16. 从朝花夕拾中我们也能读出鲁迅的
18、成长,请你结合作品相关内容或事件简析。【答案】14. 六耳猕猴(假孙悟空)选出三个会变化的妖猴,分别变成唐僧、猪八戒、沙僧,他自己还背诵出行的通关公文,打算去西天取经。15. 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又被误解,于是他先后请观音、玉帝、唐僧、地藏王、如来佛祖等为自己辨明真身,并请观音澄清真相,终于重回取经队伍。由此可见,孙悟空办事更老练、人情更通达、目标更坚定。16. 通过父亲的病所记,鲁迅深知父亲是死于庸医之手的,所以鲁迅想要学医后治病救人;经历了藤野先生文章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后,鲁迅认识到思想愚昧的国人身体再强壮也只能够做无聊的看客,当时的国民更需要思想的救治,所以
19、决定弃医从文。鲁迅完成了一个普通人到思想启蒙者的转变。【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唐僧因悟空打死拦路强盗,把他撵走。孙悟空离开后便去了观音那。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沙僧去求观音菩萨,于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谁知真假悟空实在难辨。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孙悟空将其打死便回到了唐僧身边。根据题干“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的提示,回顾相关情节,可知,“又是一起”“取经的”指的是六耳猕猴(假孙悟空)选出三个会变化的妖猴,分别变成唐僧、猪八戒
20、、沙僧,他自己还背诵出行的通关公文,打算去西天取经。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理解。根据题干“孙悟空心灵成长”的提示,结合与选文相关的故事情节分析孙悟空形象即可。示例:根据第五十八回中,孙悟空这次被唐僧赶走后没有直接会花果山,而是到了南海观音处求菩萨帮助自己解释清楚,以便保护唐僧一同西天取经。可见,孙悟空由最初的火爆脾气变得沉稳老练,表现了他的心灵在成长。【16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结合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或事件简析处鲁迅的成长即可。示例: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鲁迅还是个只知玩乐的儿童,父亲的病中鲁迅开始成长为能为家里做事的少年,并想学医拯救像父亲一样的病人,而到了藤野先生中则认识到思想愚昧的
21、国人身体再强壮也只能够做无聊的看客,于是弃医从文,成长为一个以拯救国民为己任的战士。可见,鲁迅的心智在逐渐成长和成熟。(四)现代文阅读(25分)【文本一】糖石榴红张金凤在北方,冬日里常吃的糖葫芦,对我来说其实是新词,因为在我家乡并不这样叫。鲜红的山楂果穿在竹签上经热糖浆一蘸,北京人叫它冰糖葫芦;有的地方管它叫糖球,比如青岛;据说天津人叫它糖墩儿,听起来挺可爱的。这些叫法都离不开一个“糖”字,我的家乡山东胶州西南一带管它叫糖石榴。冰糖葫芦、糖球、糖墩儿、糖石榴,它们的原材料都以山楂为主。清末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壶卢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可见竹签所
22、穿食物,种类并非单一,但山楂果穿的糖葫芦仍是主流。“石榴”是我家乡人对山楂果的称呼。山楂品类多样,有的酸度小、个头大、皮鲜红,瓤呈白色,卖山楂的总是掰开几个摆在筐沿上,让人看见内里的优质。这类山楂称为面石榴,吃起来软。最好的糖石榴就是用面石榴穿成的。另一类山楂被称为铁石榴,瓤是淡淡的绿色,果肉薄且发硬发酸,不如面石榴受欢迎。还有一种更小的山楂果叫山里红,只有大拇指肚一般大。近些年,城里糖炒山里红卖得很火,红润润的小山楂果,裹着一层雪白的糖皮,红白相间,煞是好看,简直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糖石榴是老家冬日的一抹风景。过去乡下的冬天,村庄的颜色是单调的,灰色的屋瓦顶,灰色的草垛,灰色的树杈,连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潜江市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