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docx
《DB63∕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07.060A47备案号:55150-2017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15792017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2017-06-20发布2017-09-20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3/T15792017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防灾计划.15服务组织.26信息员队伍.37监测与服务设施.38防雷装置安装.49科普培训与宣传.4附录A(资料性附录)乡(镇)村(社)气象科普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6参考文献.8IDB63/T1579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
2、位:青海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凤霞、童玉珍、李海红、张海珍、刘蓉娜。IIDB63/T15792017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952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气象灾害指干旱、暴雨、暴雪、寒潮、冰雹、霜冻、低温、高温
3、、雷电、大风、沙尘暴、大雾、霾等所造成的灾害。3.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发布权限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含义和防御指南组成。4防灾计划4.1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建立在乡(镇)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基础上,包括等级标准及启动、组织体系、应急预警机制、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应急终止等内容。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报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备案。4.2气象灾害应急计划4.2.1乡(镇)按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要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应急措施。1DB63/T157920174.2.2乡(镇)每
4、年至少组织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当地群众参加1次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的,与气象灾害相关的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应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4.3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区划图4.3.1乡(镇)、村(社)应在气象等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负责调查和提供风险图所需的基础性资料,委托相关服务机构绘制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区划图,报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实施。4.3.2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区划图应标明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地点、灾害影响的范围、可能被影响的重要设施与建筑物、相对较安全的区域、紧急转移路线、防灾减灾资源、防灾减灾对策等信息。5服务组织5.1
5、总体原则乡(镇)按照气象信息服务站“六个有”即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建立,并纳入乡(镇)统一管理;村(社)根据人口密度、经济状况、气象灾害风险等级等因素,按不同的设施、功能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点。5.2职能要求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负责管理本辖区信息员队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气象信息服务。村(社)气象信息服务点负责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的转发,气象灾害预报警报的接收发送,协助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气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工作。5.3人员要求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人员以气象协理员为主,民政、国土、水利等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村(社)气象服务点人员由村(社
6、)气象信息员为主,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担任。人员变更应及时报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5.4场所设置可设在乡(镇)基层党政组织或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可与乡(镇)办事大厅、农(牧)区综合信息服务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点、农(牧)业技术推广站等合作共用,并悬挂统一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标牌。村(社)气象服务点统一纳入村(社)办公机构。5.5装备配置配备一台计算机和宽带网络一套,气象电子显示屏或乡村气象预警喇叭等信息发布设备一种,以及电视机、机顶盒、打印机等信息设备。5.6管理制度制定服务登记、服务项目公示、定时开放、设备管理、信息审查、信息员职责和考核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制
7、度。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要公开。2DB63/T15792017村(社)气象信息服务点应建立工作制度,包括服务站建设、预警信息传递、信息报送、气象设施维护。5.7定期活动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和涉农(牧)信息,开展经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更新和维护气象信息橱架和宣传栏,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反馈农(牧)民气象服务需求。5.8长效机制稳定的资金保证。所需资金主要用于服务站建设、运行维护、信息员补助等方面。争取地方专项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公益性服务需要。6信息员队伍6.1人员配备每个乡(镇)配备1至2名气象协理员,由乡(镇)政府指定相关工作人员担任或兼任。每个村(社
8、)配备不少于1名气象信息员,气象信息员可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担任。6.2职责要求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宣传板报橱窗、广播等手段进行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农(牧)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为农(牧)民提供气象知识、农(牧)牧业气象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牧)民使用气象信息的技能。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充分利用乡(镇)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电脑、网络、乡村预警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及时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及时从中国兴农网和当地农网中获取农牧经济信息,为农(牧)民提供生产经营相关的科技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T 1579-2017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规范 DB63 1579 2017 气象 防灾 减灾 能力 建设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