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_T 2111.2-2023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 第2部分:证据采集.docx
《DB42_T 2111.2-2023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 第2部分:证据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_T 2111.2-2023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 第2部分:证据采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020.40CCSZ05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2111.2202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第2部分:证据采集Technicalguidelinesforidentificationofeco-environmentaldamagePart2:Evidencecollection2023-09-27发布2023-11-27实施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DB42/T2111.22023目次前言.III引言.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证据采集的基本原则.35证据采集的通用规范.36证据采集的种类和要求.47证据辨识的一般判断原则.68
2、证据的效力说明.6IDB42/T2111.2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2/T2111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的第2部分。DB42/T211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环境监测;第2部分:证据采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污染损害评估与环境健康风险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法学院。本文件主
3、要起草人:张强、洪慧、裴云霞、柯坚、刘哲、邓俊、陈岷轩、包美玲、王玥、魏世婧、李章鸿、杨霞、宋蕾、陆青、赵昭、张萌、宋琪妍、孟凡瑶。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电话:027-87167182,邮箱:waterresearch,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电话:027-87863566,邮箱:d.ang。IIDB42/T2111.22023引言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可为生态环境污染刑事犯罪、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和损害赔偿制度提供技术支撑,需规范化、标准化引导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工作。该文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细化生态环境损害鉴
4、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升我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业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文件不同部分的划分和技术规程的确立,主要依据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亦便于该文件各部分单独使用。制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拟由五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环境监测。目的在于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环境监测的操作要求。第2部分:证据采集。目的在于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证据采集的操作要求。第3部分:湿地生态系统。目的在于指导湿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工作的开展。第4部分:森林生态环境。目的在于指导森林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工作的开展。第5部分:恢复评估。目的在于指导生态环境损害恢复评估工作的开展。以上各部分涉及生态环境损害鉴定
5、的不同环节,各部分协调互补,共同构成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各技术环节标准体系,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标准体系。DB42/T2111.2202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第2部分:证据采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过程中证据收集、固定、保存和辨识的通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导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的证据采集。本文件不适用于因核与辐射所致生态环境损害的证据采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9791.120
6、20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和关键环节第1部分:总纲GB/T39791.2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和关键环节第2部分:损害调查GB/T39792.1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第1部分:土壤和地下水GB/T39792.2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第2部分:地表水和沉积物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94环境空气质量
7、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4水质采样技术与指导HJ495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T58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710(所有部分)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农田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NY/T397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C/T9102(所有部分)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DB42/T19952022湖北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通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9791.1、DB42/T199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DB42/T2111.22023生态环
8、境损害eco-environmentaldamage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环境空气、地表水、沉积物、土壤、地下水、海水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和服务减少。来源:GB39791.12020,3.1,有修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identificationofeco-environmentaldamage鉴定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采用监测、检测、现场勘查、实验模拟或者综合分析等技术方法,调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分析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鉴定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
9、为所致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确定生态环境恢复至基线并补偿期间损害的恢复措施,量化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的过程。来源:DB42/T19952022,3.2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证据evidenceofeco-environmentaldamageidentification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过程中用于说明生态环境损害事实真相,形成损害鉴定意见基础的证明材料。书证documentaryevidence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在物体(主要是纸张)上记载的内容、含义或表达的思想来反映当事人情况、环境事件的材料。物证physicalevidence存在状况、形状、特征、质量、属性等反映环境污染情况、因果关系、范围程度
10、的物品和痕迹。言词证据verbalevidence在环境事件中以人的陈述为承载和表现形式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和案件影响的证据。注: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调查报告等。电子数据digitalevidence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而出现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及其派生物,主要存在于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他存储设备之中。视听材料audio-visualmaterial以录音、拍照、摄像等方式记录反映环境污染事实的声音、图像、影像资料。现场勘察siteinvestigation采用各种勘察技术、方法,针对可能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环境污染事件,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污染原因、途
11、径、现状,初步识别场地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的活动。监测报告monitoringreport具有资质的监测机构,按照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运用物理、化学、生物、遥感等技术,对各环境要素的状况、污染物排放的状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后得出的数据报告和书面结论。2DB42/T2111.22023专家意见或鉴定意见expertopinion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具有相关资质的鉴定机构,受当事人或相关人的委托和组织,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析、检验、鉴别、判断作出的书面意见。4证据采集的基本原则及时性在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发生后,应及早采集鉴定评估所需的数据与资料。全面性全面收集涉嫌污染环境证据,依此了解污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_T 2111.2-2023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指南 第2部分:证据采集 2111.2 2023 生态环境 损害 鉴定 技术 指南 部分 证据 采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