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_T 1916-2023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docx
《DB64_T 1916-2023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4_T 1916-2023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100CCSD09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19162023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Guideandstandardofdualpreventionmechanismforcoalminesafetyriskhierarchicalcontrolandhiddendanger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2023-08-09发布2023-11-09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64/T19162023目次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基本原则.2责任体系建立
2、.2管理制度建设.3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3风险辨识技术培训.3风险辨识评估.3风险管控.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化管理.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考核.66隐患排查治理.6隐患排查治理培训.6事故隐患划分.7事故隐患排查.7事故隐患治理.7事故隐患台账.9不安全行为管理.9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9隐患排查治理考核.97公告公示.9风险公告.10事故隐患公示.108信息化建设.10基本要求.10信息系统使用维护.10信息系统使用考核.10IDB64/T191620239持续改进.10月度持续改进.10季度持续改进.11年度持续改进.1110文件管理.11资料建档.11保存期限.11附录A(资料性)风险点
3、台账.13附录B(资料性)风险矩阵分析法(LS).14附录C(资料性)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LEC).15附录D(规范性)煤矿重大安全风险认定情形.17附录E(资料性)风险管控清单.18附录F(规范性)月度安全重点工作.19附录G(资料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20附录H(资料性)不安全行为台账.21参考文献.22IIDB64/T1916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某些文件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宁夏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
4、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宁夏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中国矿业大学、江苏中矿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红、李爽、黄建军、于明科、马赛、罗嘉、何华、刘占海、杜修文、姜文、贺超、梁磊、田颖川、刘元管、陈艾、丁吉林、宋荣普、宋江学、刘纯贵、翟文、王占银、刘飞宇、李珠峰、黄晨晨、周滔、孙孟、王海瑞、李晓芳、王琼伟、拓守波。IIIDB64/T19162023引言本文件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际编
5、制。本文件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基础上,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一体管理、突出重点;动态防控、持续改进;体系融合、常态运行”四个原则,落实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实施煤矿上级企业重大安全风险包保制度,加强煤矿对安全风险状态监测,规范煤矿日常涉危作业风险管控,强化煤矿不安全行为管理,细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文件明确了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使用和考核要求,为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落地运行提供有力抓手,实现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高效运行的目标。本文件制定目的是规范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治理能力和治
6、理水平。IVDB64/T19162023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术语和定义、管理要素及要求,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和持续改进等内容予以重点明确。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所有合法生产、建设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
7、实施指南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AQ/T109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风险点risksite风险伴随的部位、场所和区域。3.2危险因素riskfactors风险点内存在风险的主体。注:改写AQ/T1093,3.93.3安全风险safetyrisk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本文件中的风险均指安全风险。3.4风险辨识risk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因素存在或伴随的风险的过程。注:改写GB/T23694,4.5.1.13.5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针对辨识出的风险,
8、评估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3.61DB64/T19162023风险管控措施riskcontrolmeasures为管控风险所采取的消除、隔离、控制或个人防护等方法和手段。3.7风险状态riskstatus在当前风险管控措施之下风险评估的结果。3.8风险预警riskwarning根据安全管理检查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等相关信息监控风险状态变化,并根据风险状态发出相应的警示信息。3.9隐患hiddendanger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当风险管控措施缺失、失效或落实不到位后,存在的可能导致职业健
9、康损害或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注:改写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三条4基本要求基本原则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过程中,除遵循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中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煤矿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全面排查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开展风险辨识评估,落实管控措施,使用检查、监测等手段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b)一体管理、突出重点。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应体现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工作主线、以隐患排查治理为督促手段,构建安全
10、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机制建设应突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保障安全投入。c)动态防控、持续改进。煤矿生产作业过程接续频繁,应时刻关注风险状态,分析风险产生变化的原因,落实改进措施;定期对煤矿安全双重预防工作总结分析,分析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水平。d)体系融合、常态运行。煤矿应运用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思想落实安全管理各环节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现常态化运行。责任体系建立煤矿应建立双重预防工作责任体系,明确负责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监督、考核的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和人员,并明确:a)矿长全面负责本单位煤矿安全双
11、重预防机制工作;b)总工程师负责本单位与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的技术工作;c)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d)副总工程师、科室(部门)、区队(车间)参与相关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和分析总结工作;e)班组、岗位人员负责作业过程中的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2DB64/T19162023管理制度建设煤矿安全双重预防管理制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与责任体系,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与登记、事故隐患治理与督办、事故隐患验收与销号、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和运行维护、教育培训、检查考核、持续改进。5安全
12、风险分级管控风险辨识技术培训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前,煤矿应组织对矿长、总工程师、分管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和相关科室(部门)、区队(车间)等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开展1次风险辨识评估技术培训,且不少于4学时。风险辨识评估5.2.1年度风险辨识每年组织矿长、总工程师、各分管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和相关科室(部门)、区队(车间)进行年度风险辨识评估,重点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露天煤矿边坡、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年底前编制年度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和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5.2.2专项风险辨识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辨
13、识:a)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部门),重点辨识评估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有新增重大风险或需调整措施的补充完善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b)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其中,露天煤矿主要指爆破参数、边坡参数)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煤矿所在地区预报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指暴雨、特大暴雨)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科室(部门),重点辨识评估地面和井(坑)下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煤矿出现重大人员及组织机构大规模调整时(指生产组织单位建制调整或轮换、人员组织架构重新设计、引入专业化队伍等),企业
14、所有性质变更时(指煤矿合并、拆分、兼并、重组、被收购等形式),由矿长组织总工程师、分管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及有关科室(部门)辨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有新增重大风险或需调整措施的补充完善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c)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反风演习、工作面通过空巷(采空区)、更换大型设备、采煤工作面移交生产前、采煤工作面初采和收尾、综采(放)工作面安装回撤、掘进工作面贯通前、巷道维修、处理封堵的煤仓、清理水仓等,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露天煤矿抛掷爆破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由分管负责人(复工复产前专项辨识评估
15、由矿长)组织有关科室(部门)、生产组织单位(区队),重点辨识评估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劳动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有新增重大风险或需调整措施的补充完善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d)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自治区、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科室(部门),开展一次针对性的3DB64/T19162023专项辨识评估,识别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有新增重大风险或需调整措施的补充完善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5.2.3辨识工作流程5.2.3.1风险点划分5.2.3.1.1煤矿应依
16、据功能独立、易于管理、大小适中、责任明确的原则对所有生产区域进行风险点划分。风险点可分为变化风险点和常态风险点,变化风险点指随生产活动开展,条件、环境变化较快的风险点,如:井下采掘工作面、维修作业点、安装及回撤工作面等;常态风险点指条件、环境相对稳定的风险点,如:安装固定设备的开拓巷道、井下硐室等。5.2.3.1.2煤矿应建立风险点台账,风险点台账内容应包括:风险点名称、开始管控日期、解除管控日期等信息,并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参见附录A)。5.2.3.2危险因素排查5.2.3.2.1根据风险点台账,排查各风险点中存在的危险因素。5.2.3.2.2井工煤矿应重点排查瓦斯、水、火、煤尘、顶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4_T 1916-2023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 1916 2023 煤矿安全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双重 预防 机制 实施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35764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