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条文案例解读--合同编--1一般规定.pdf





《民法典条文案例解读--合同编--1一般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典条文案例解读--合同编--1一般规定.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编合同第一分编通则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四百六十三条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条文要义本条是对民法典合同编调整范围的规定。合同编的调整范围,本应该是因合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即合同法律关系。不过,由于民法典立法体例上的原因,本编规定的内容实际上超出了合同法律关系,还包括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关系。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民法典未设置债法总则,而在合同编通则分编中规定了债法的一般性规则,且将侵权责任之债单独规定为侵权责任编,因而使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的规则无处规定。因此,合同编专门规定了第三分编,即“准合同”分编。形成的立法格局是:(1)债法总则的一般性规定包含在合同编的通则之中
2、;(2)合同编的第一分编和第二分编主要规定的是合同之债;(3)合同编的第三分编规定的是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4)侵权之债规定在民法典第七编即侵权责任编。因而,本编不只调整合同法律关系,还调整部分其他债的法律关系。案例评析吴某某与陈某1民间借贷纠纷案1案情:2010年10月,原告吴某某的岳父,即被告陈某1的父亲陈某2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包括被告陈某1在内的五个子女自2004年起每人每月给付其赡养费200元。在长寿区人民法院主持下,陈某2与陈某1等五个子女达成赡养协议,陈某2向长寿区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因陈某2自2004年至2010年期间一直由原告吴某某及其妻子陈某3赡养
3、,被告陈某1另与原告吴某某达成协议一份,载明:“陈某1自2004年至2010年未付父亲的赡养费每月100元,共计人民币柒仟贰佰元整(7200元)补给吴某某,我叁年时间交清”。该协议由被告陈某1执笔书写,并在书写完毕后,原告吴某某在协议顶端书写“欠条”两字,原告吴某某请求法院判决陈某1向其支付垫付的7200元赡养费。法院认为,被告陈某1与原告吴某某之间达成的协议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为有效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现原告吴某某要求被告陈某1按约定支付其代为垫付的赡养费7200元并无不当,予以支持。评析:在适用合同法的规定之前,法官必须首先认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即涉案
4、纠纷是否属于合同纠纷,其根本判断标准是双方是否签订了约定权利义务的合同。本案中,虽然该笔债务是因陈某1向陈某2支付赡养费而起,但吴某某和陈某1之间并无赡养关系,吴某某的垫付行为实为向陈某1借贷。双方签订的“欠条”约定吴某某为陈某1垫付赡养费,构成借贷法律关系,陈某1应当向吴某某清偿债务,法官依据借贷合同的相关规定判决陈某1向吴某某清偿7200元的债务,适用法律正确。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条文要义本条是对合同概念和本编适用范围的规定。合同概
5、念的定义是: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其特征是:(1)合同的主体是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合同的内容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合同是协议,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上述内容达成的协议。因此,合同的本质是民事主体就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动达成合意而形成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也是民事合同,由于其内容的性质不同,因而应当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例如结婚、离婚、收养、解除收养、设置监护等的协议,应当适用有关编和其他法律的规定。“等”字包含的不仅是与婚姻、收养、监护等具有相同性质的身份关系的协议,还包含有关人格关系的协
6、议,例如人格权编规定的肖像许可使用协议。如果这些具有身份关系、人格关系的协议在总则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等或者其他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关于合同的规定。案例评析许某1、李某1离婚后财产纠纷案2案情:许某1与李某1婚后生育大女儿许某2和小女儿李某2,于2012年12月18日购买广州市番禺区某号3楼房屋,并登记在李某1名下。2014年3月31日,双方协议离婚,并达成离婚协议如下:“1.许某1与李某1自愿离婚。4.我们夫妻共有财产包括:1)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某号3楼归许某2和李某2所有,该房产剩余的银行贷款由许某1负责偿还。”离婚后,双方就离婚协议书的履行发生争议,2016年
7、4月23日,双方又签署了协议书,约定:“1.广州番禺某栋3C的房产于2017年4月23日前进行分割,分割后按房产市价各占50%。4.房屋处理前房贷费用许某1支付(每月¥2000元)。”后来,许某1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广州市番禺区某号3楼房屋由许某1、李某1各占50%。法院认为,许某1、李某1均未能举证证实订立离婚协议书时对方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理据不足,因此对许某1、李某1要求占有涉案房屋的50%产权份额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评析:合同法是市场交易关系的基本法律,主要适用于诸如商品交换、提供劳务、信息中介等法律关系。然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合同术语被广泛使用,并不局限于市场交易关系中,比如
8、,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会签订各式各样的行政合同,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也会签订忠实协议、遗嘱合同、家庭财产分割协议等。由于这些法律关系只是采用了合同的外在形式,与市场交换没有本质联系,因而不应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本案的争议焦点虽然是财产纠纷,却是基于家庭生活中的身份关系所发生,不属于合同法调整的法律关系,法官拒绝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值得赞同。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条文要义本条是对合同效力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说的是合同成立后所发生的法律效力,是在当事人之间发生了具有法律的效力,当事人必须受到合同约定效力的约束。
9、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依法成立后,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法律将强制其履行,并使其接受违约责任的制裁。因此,合同的法律效力,一方面是说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另一方面是不履行合同时法律基于合同而保护当事人的债权。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是有限度的,即只对合同当事人发生,对合同以外的人不发生法律拘束力。这就是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指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不可扩张到合同当事人之外的其他民事主体的准则。本条第2款规定的但书,含义是:当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打破合同相对性原则,主要是:(1)涉他合同,合同约定为他人设置权利的,债务人应当向第三人履行义务,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拘束;(2)
10、债的保全,即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是为保护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广义担保形式,一旦法定的条件具备,债权人可以向非合同当事人的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处分行为的相对人主张代位权或撤销权;(3)第三人侵害债权,债权人得以请求合同外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案例评析刘某某与梁某1、梁某2合同责任纠纷案3案情:原告刘某某主张2016年8月9日其与案外人梁某3签订口头买卖合同,其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梁某3轿车一辆,案外人梁某3未向其交付车辆。因车辆现在淄博市博山长城机械有限公司,由三被告梁某1、梁某2、淄博市博山长城机械有限公司控制,故刘某某向法院起诉,请求三被告交付标的车辆。法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
11、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使原告主张的其与案外人之间就涉案车辆的买卖合同成立,因三被告并非买卖合同的相对人,没有向原告交付车辆的法定义务,故原告无权基于与案外人签订的买卖合同要求三被告交付车辆。法院认为,原告的诉求缺乏依据,不予支持。评析:合同责任的相对性,是指合同责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债务人之间,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债务人也不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一方面,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承担了责任之后,有权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另一方面,债权人也只能向债务人请求承担违约责任,而不能越过债务人直接向第三人请求履行合同或者要求承担违
12、约责任。本案被告并不是涉案合同的当事人,即使合同因被告的行为导致不能履行,原告也无权请求被告承担责任。第四百六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条文要义本条是对合同条款解释的规定。合同解释,是指对合同及其相关资料的含义所作的分析和说明,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思。合同解释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不明确、不具体的合同内容归于明确、具体,使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得以合理解决。如果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法典 条文 案例 解读 合同 一般 规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