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辽宁)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辽宁)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辽宁)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先秦文论知识点名称内容尚书 舜典 (选录)1.尚书是距今二千三百年至三千年间的一部官方文献的总集 ,记录了夏商周三代的重要政治活动 , 本称书。“尚 ”,即上,“尚书 ”即上古之书 ,故名尚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 和周书 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 ,所以也称为书经。2.尚书 舜典中“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和“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 ”的描述 ,反映了上古时 期诗歌 、音乐 、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毛诗序3.毛诗序阐述了诗歌的产生 、特征以及它和时代的关系 ,说明诗歌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现 ,是志 与情的统一; 同时, 它又是和音乐 、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诗歌和音乐都反映着各个时代
2、的不同的社会 政治情况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4.在诗歌的分类与表现手法方面,毛诗序提出了“六义 ”说。5.毛诗序还对变风变雅作了说明 ,指出:“至于王道衰 ,礼义废 ,政教失 ,国异政 ,家殊俗 ,而变 风 、变雅作矣 ”,认为变风 、变雅是西周中衰以后的作品 。史记 太史公自序(节录)6.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约三千年的历史 。其体例为以后历代史 家所沿用 。其艺术成就也很突出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7.两千年来 ,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 ,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 ,但其基本精神历久弥新 ,至今仍激励着 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始终与社会现
3、实保持密切的联系 。楚辞章句序8.王逸的这篇文章是直接针对班固的离骚序而发的,作者有力地驳斥了班固对屈原的诋毁和批评, 使读者感到有理有据 ,义正词严 ,铿锵有力 ,痛快淋漓 。作者对屈原作品的题材与艺术特色作出了自 己的评论 。9.王逸把离骚的许多题材 、用语同儒家经典一一对照 ,互相比附 ,想以此肯定屈原作品的价值 。 但这既违反艺术的特点 ,也不符合离骚的实际 ,结果却是牵强附会 、窒碍难通 。这是王逸受儒家 思想局限的明显反映。10.历史上很多人对屈原有不同的评价,汉代刘安、司马迁、扬雄、班固、王逸诸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 构成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一次重要的文艺论争。11.屈原是中国文学积极
4、浪漫主义的开山鼻祖 。从这场论争来看 ,不同意见的双方 ,对他开拓的积极浪 漫主义传统,都缺乏理论认识 。双方都承认屈赋的“美 ”和“妙 ”,而反对的一方,又不满屈赋的一些 奇异 、荒诞 、虚无缥缈 、过分夸张的内容和手法;肯定的一方也只能从感性上说明屈赋的华美动人 , 理论上却不得不依托五经立义 。这种情况说明 ,在汉代 ,人们对积极浪漫主义这一艺术方法和风格 , 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知识点名称内容典论 论文12.典论 论文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以七子为代表 ,曹 丕指出作家的才能各有所偏 ,而通才是极少的 。从文章的方面来看 ,不同
5、文体有不同的创作特点, 因 此对一个作家来说,往往只擅长某一种文体的写作,很难做到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写得很好,即所谓“文 非一体 ,鲜能备善 ”。13.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还对文学批评的态度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 。他发挥了王充反对好 古贱今的思想,批评了当时文学批评中存在的“贵远贱近 ,向声背实 ”的不良倾向 ,以及“文人相轻 ”1 / 4的错误态度 ,主张客观与实事求是的批评风尚 。曹丕典论 论文确实是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学理 论批评方面 ,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 。文赋14.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情与物在想象过程中的结合是艺术构思的必然结 果。15.文赋中提出的另
6、一个重要问题,是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他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 括了其风格特征 ,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 ”说 ,他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 ,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 抒情不受“止乎礼义 ”束缚的巨大作用。16.文赋对创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技巧问题也作了很多分析。在结构和布局方面,他强调必须恰如 其分地安排好意和辞 ,即所谓“远义投部 ,考辞就班 ”。17.陆机主张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在艺术技巧方面陆机还特别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原则 ,这就是:“其会 意也尚巧 ,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 ,若五色之相宣 。”18.文赋对六朝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影响极大,不仅文心雕龙是对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 ,而且挚
7、虞 、李充的文体论 ,沈约等人的声律论 ,萧统文选中的文学观念等 ,都是在陆机思想影响下 ,从 某一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 ,我们应当给予它以较高的历史地位。文心雕 龙 神思19.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总结并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艺批评思想,着重批判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 论述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 ,从 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肯定了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并认为文学的演变发展 , 皆与时代政治有关 。20.神思是创作论的第一篇,是创作总论 ,它以艺术构思为中心论述了创作的全过程,又被称之为 艺术构思论;构想以想象为中心,所以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想象论 。这里说的“神思 ”,指的是艺术创作 中的想象和构思 。神思在文赋
8、的基础上对想象的作用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第三章 唐宋文论知识点名称内容戏为六绝句21.(1)第一首是杜甫对六朝时庾信的评价 ,指出了庾信晚年诗的艺术成就和纵横的才思 。 (2)第二首 、第三首是对初唐四杰的评价以及对妄加评价四杰的狂妄之人的批评和讽刺 。(3)第四首是杜甫对今人的评价。杜甫不否定当时也出现过不少能写诗的作家,但是他们的创作只是 像翡翠戏兰苕一样 ,文采鲜妍 ,缺乏雄健的才力 ,很难超过庾信和初唐四杰。(4)第五首杜甫指出如何对待评价古今诗歌的问题 。杜甫认为评价诗歌不能贵古贱今,只要有清词丽 句都应汲取。(5)第六首承接上一首表达了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
9、多师是汝师 。”杜甫认为 今人的才力不及前贤不容怀疑 。但前人的作品也不应都一概吸收 ,那些与风 、雅相悖的作品就应被抛 弃。22.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中可以看出其理论价值。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唐代文 学的发展吸收了汉魏 、六朝文学创作的营养 。故杜甫没有一概地否定六朝庾信 、初唐四杰等人的文学 创作 ,也并非认为仅仅具有词气纵横的诗句就是好诗 ,他还提出要对这些作品做出严格区分 ,要从艺 术上向古人学习。23.杜甫看问题更公平 、更客观 、更全面,更符合艺术规律 。他的文艺思想的核心是转益多师,熔铸古 今 ,作品的充实内容要和完美的形式统一 ,力求反映现实 ,广泛地吸收创作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考点汇总精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