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
《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先秦部分知识点名称内容先秦作品学 习提示1.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春秋 )。2. 写役夫与家人相思痛苦的有( 王风 君子于役唐风 鸨羽豳风 东山 )。君子于 役作者简 介3. 诗经共有( 三百零五篇) ,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是( 雅 ),王室宗庙祭祀所用的 舞曲歌辞是( 颂 ),风有( 十五国风 ),各地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是( 国风 )。4. 诗经中,“ 比 ”的手法是指( 比喻 、拟人 、拟物 ),“赋 ”的手法是指( 记叙 、描写 )。君子于 役注释5.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中的( 国风 王风 )。6. 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中“君子 ”是指( 丈夫 )。蒹葭注 释7. 诗经 兼
2、葭中的兼葭是指( 芦苇 )。8. 蒹葭一诗 ,选自诗经中的( 秦风 )。9. 蒹葭 :“蒹葭凄凄 ” ,其中“凄凄 ”的意思是( 茂盛的样子 )。蒹葭诗 歌详解10. 和蒹葭一诗意境相似的是( 湘夫人 )。11. 结合作品 ,分析蒹葭中蒹葭 、白露 、秋水等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活动的作用 :蒹葭从 “苍苍 ”到“萋萋 ”到“采采 ”,声情转向低沉 ,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白露从“为霜 ”到“未啼” 到“未已 ”,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在徘徊追索;“道阻且长 ”到“且跻 ”到“且右 ”, 表示路途遥远 ,崎岖迂曲 ,而主人公不避艰险 ,深情求之 。伊人从“在水一方 ”到“在水之湄 ”
3、到“在水之涘” ,从“宛在水中央 ”到“宛在水中坻 ”到“宛在水中沚 ” ,似乎愈来愈清晰 ,却 可望而不可即 。12. 简析蒹葭描写景物虚实相生的特点与作用:诗中虚实相生,秋景 、秋水 ,为眼前实景,溯回、 溯游的追索, 已经虚化 ,至于“所谓伊人 ” ,若有若无 ,则完全是一种心理幻景 。虚虚实实的意 象 ,构成了朦胧而优美的意境 ,生动地表现了痴情者诚挚的情意与追求。氓 诗歌详解13. 属于弃妇怨诗的是( 氓 )。14. 氓的诗句中 ,描写恋爱阶段情景的是( 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 。15. 分析氓所用比兴的喻义:此诗比喻生动形象,寓意发人深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与“桑 之落矣
4、,其黄而陨 ”起兴的两章, 比喻两人从情爱之深到由于男子负心 ,爱情失去光泽; “于嗟 鸠兮 ,无食桑葚 ”, 比喻女子不能沉溺于情爱之中; “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 ,则反比男子坏到 极点 ,简直无所约束 。16. 结合作品,分析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并在与女主人公的对比中把握“氓 ”的性格特征:(1) 女主人公婚前纯洁天真 、热情洋溢 ,对男方一往情深 。婚后辛勤操劳 ,毫无怨言 ,看到男方变心 后坚决和他决裂,表现出其坚强与刚毅的一面 。(2)“氓 ”的欺骗与虚伪 、以怨报德,则在与女 主人公的对比中得到显现 。郑伯克段 于鄢作者 简介17. 春秋三传包括(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对
5、春秋进行说明补充的有( 左 传公羊传谷梁传 )。18. 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史书的有( 左传国语战国策 )。19. 左传是一部( 编年体史书 )。郑伯克段20. 郑伯克段于鄢中 ,说出“多行不义 ,必自毙 ”这句话的是( 郑庄公) ,“郑伯 ”指的是( 郑1 / 14于鄢文章 内容庄公 )。21. 人物出自郑伯克段于鄢的有( 颍考叔 、祭仲 、公子吕 、郑武公 、姜氏 )。郑伯克段 于鄢文章 详解22. 郑伯克段于鄢中 ,庄公的性格特点有( 富有计谋 、城府很深) 。23. 解释“春秋笔法 ”的含义并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说明其体现:(1)春秋通过微言大义体 现作者的褒贬之情,后来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
6、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2)郑伯克段于 鄢中: “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 。”不言弟而称段, 因其不尊重兄长不像弟弟 。用“克 ”字 ,则 是因为两个人如同两个国君之间作战 。称“郑伯 ”略有讥讽之意, 因其没有教育好弟弟 。24. 结合作品 ,具体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形象:(1)有计谋 、城府深 。(2)如对共叔 段 、姜氏采取了欲擒故纵 、后发制人的策略 。(3)狠毒 、不留情面,如对付共叔段 、置姜氏于城 颖 ,并发誓不相见等 。(4)虚伪 ,如隧而相见的情节等。邵公谏厉王弭谤注释25. 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 国语 )。26. “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出自( 国语 )。苏秦
7、始将 连横说秦 作者简介27. 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 战国策 )。28. 将战国策编辑成书的汉代学者是( 刘向 )。苏秦始将 连横说秦 文章详解29. 简析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的性格特征 :本篇成功地塑造了纵横家苏秦的形象 。他没有一 定的政治主张 ,合纵连横的游说 ,不过是获得“金玉锦绣 ,取卿相之尊 ”的一种手段;苏秦学识 渊博 ,能言善辩 ,长于出谋划策 ,这是游说诸侯的本钱; 同时他刻苦学习 ,反复揣摩 ,不仅通晓 学问 ,还要把握游说技巧 。30. 简述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一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 :苏秦潦倒时和得势后 ,家人的表现 “前倨而后卑 ” ,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从侧面烘
8、托了苏秦形象 ,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促使他不 惜一切求取功名利禄 。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崇尚富贵 、亲情淡漠的世态炎凉 。鲁仲连义不帝秦注释31. 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 战国策 ),鲁仲连是( 齐国高士 )。32. 鲁仲连义不帝秦: “鲁连日: 吾将使梁及燕助之 ,齐 、楚则固助之矣 。”此处的“梁 ”是指( 魏国 )。鲁仲连义 不帝秦文 章详解33. 简述鲁仲连的性格特征:(1)有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决不朝秦暮楚,而是“义不帝秦 ”;(2)品德高尚 ,决不追名逐利 ,相反是功成不受赏;(3)有排难解纷之心 ,以挽救天下为己任 。34. 试述鲁仲连义不帝秦一文中 ,鲁仲连是如何批驳辛垣衍的 :鲁
9、仲连批驳辛垣衍 ,分析矛盾 , 指陈利害,有理有据,义正词严 。(1)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的作威作福,反衬强秦为帝的可 怕 。(2)然后用纣王烹鬼侯 、鄂侯反衬秦帝的残暴,可见尊秦为帝将反受其害 。(3)其次用邹、 鲁尚知对抗来激发辛垣衍的正义感 。(4)最后归结到如果投降秦国,将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击 破了“尊秦为帝 ”以保持自身荣华富贵的迷梦 。侍坐作 者简介35. 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论语 ),共有( 二十篇 )。36. 孔子字( 仲尼 )。侍坐注 释37.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 先进 )。38. 论语: “且知方也 ” ,其中“方 ”的意思是( 道
10、理 )。“千乘之国 ” ,其中“乘 ”的意思是2 / 14( 兵车 )。侍坐文章详解39. 论语 侍坐中“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所表达的曾皙的志向是( 甘于淡泊) 。 40. 在侍坐一文中 ,孔子所赞许的学生是( 曾皙 )。41. 请结合作品 ,具体分析侍坐中孔子以及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等人物的性格 :孔子 ,和 蔼可亲 、平等待人 、循循善诱 。子路 ,志向远大 ,直爽豪放 ,相当自负 。冉有 、公西华 ,小心谨 慎 ,格外谦虚 。曾皙 ,淡泊洒脱 ,好学勤问 。文章通过人物的言语 、神态 、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齐桓晋文 之事作者 简介42. 提出“ 民贵君轻 ”的是(
11、孟子 ),名轲 ,字( 子舆 ), 曾游说过的君王有( 齐宣王 、梁惠王 )。 43. 先秦散文作家 ,属于战国时代的有( 孟子 、庄子 、墨子 )。44. 出自孟子的作品有( 齐桓晋文之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齐桓晋文之事 文章内容45.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所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指的是( 士 )。46. 孟子所提出的仁政主张有(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 时;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47. 按照孟子的仁政理想,要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必须做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要使“七十者可以食肉 ” ,必须做到的是(鸡豚狗彘之
12、畜 ,无失其时) 。48. 成语“君子远庖厨 ”出自(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成语“缘木求鱼 ”出自(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文章详解49. 齐桓晋文之事中与孟子对话的是( 齐宣王) 。50. 齐桓晋文之事的推理方法:(1)从以羊易牛推出实行仁政的根据;(2)从邹人与楚人战推 出齐宣王实行霸道必败;(3)从由牛及人的恻隐之心提出推恩是实行仁政的途径 。51. 写出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三个比喻 ,说明所包含的道理:“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而不见舆薪 ”比喻“王之不王 ”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 ”与 “为长者折枝 ”比喻“不能 ”与“不为 ”的区别;用“
13、缘木求鱼 ”比喻以武力手段称霸的荒谬 。52. 简要分析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 :孟子根据齐宣王心理 ,先肯 定他有实行仁政的仁慈之心 。然后指出其现在的做法无法达到目的 ,强调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到 人民拥护 。最后提出仁政的具体内容 ,宣扬自己的主张 。整个过程因势利导 ,始终掌握主动。非攻 (上)作者 简介53. 主张兼爱 、非攻 、尚贤 、节用的是( 墨子 )。逍遥游 作者简介54. 被鲁迅称为“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的是( 庄子 )。 55. 庄子名( 周 ),庄子中的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本人所作 ,共有( 七篇 )。逍遥游 文章内
14、容56. 出自庄子逍遥游的寓言有( 鲲鹏之变 、不龟手之药 、列子御风而行 、藐姑射山神人 、宋人资 章甫 、尧与许由 )。57. 庄子 逍遥游文意中 ,体现了庄子“圣人无名 ”思想的是( 许由不受天下) ,欲让天下于许 由的是( 尧 )。58. 逍遥游末段说到大树樗 ,是为了说明( 无所可用 ,是为大用); 以“列子御风而行 ”的例子 说明( 犹有所待 )。劝学文章内容59. 劝学用“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以说明( 学习应当专心致志) 。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是为了说明( 君子居必择乡 ,游必就士) 。荀子3 / 14以“蟹六跪而二
15、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来说明(用心躁也) 。荀子以“螣蛇无足而飞 ,鼫 鼠五技而穷 ”说明的是(学习正确的态度是专心致志 ,持之以恒) 。60. 成语“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出自( 劝学 )。劝学文章详解61. 劝学篇选自( 荀子 )。62. 说明荀子 劝学篇中所用的比喻及作用 :本文词汇丰富 ,比喻繁多 ,或借自然现象为喻 ,如 水与冰 、青与蓝 、蓬生麻中 、草木稠 、禽兽众;或借劳动创造为喻 ,如木作轮 、用舟楫;或以人 们的经验为喻 ,如登高而招 、面临深谷 、火就燥 、水就湿 。丰富多彩的比喻 ,形象生动 ,便于理 解 ,增强了说服力 。63. 简析荀子劝学篇在语言运用方面
16、的特点 :文中长短句并用 ,对偶排比句兼行 ,读起来朗朗上 口, 富有节奏感 。文中引诗经语句证明自己的论点 。这种引用都在一段结束的推理处, 即所 谓引成词以明理 ,后来称之为引经据典 ,称为论文写作中流行的一种方式 。难一 作 者简介64. 先秦诸子散文中 ,分析透辟 ,切合事理 ,冷峭深刻 ,锋芒毕露的是( 韩非子 )。 65. (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的学说中结合了( 法 、术 、势 )。难一 文 章详解66. 韩非子在难一 中用“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的寓言,是为了(批评儒家所赞美的“德化 ”政治)。 67. “矛盾 ”一词出自( 舜之救败 ),运用了寓言形式的是(
17、 难一 舜之救败 )。离骚注释68. 离骚 “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中“灵修 ”是指( 楚王);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 众芳之所在 ”中“众芳 ”比喻的是(众多的贤臣);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原依彭咸之遗则 ”,其中“彭咸 ”是( 商代人); “偭规矩而改错 ” ,其中“偭”的意思是( 违背) 。 69. 把“离骚 ”解释为“离别的忧愁 ”的是( 王逸 )。离骚文 章详解70.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共有( 三百多句 )。71. 结合作品 ,分析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 ,主要表现在对理想的不懈 追求;强烈的主观抒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
18、事的采用;象征手法的运用 。湘夫人 文章内容72.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出自( 湘夫人 )。第二章秦汉部分知识点名称内容谏逐 客书 文章内容1. 谏逐客书中,“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的秦国国君是( 孝公 ); “用 张仪之计 ”的秦国国君是( 惠王 );秦缪公所任用的客卿有( 由余 、蹇叔 、百里奚); “ 皆以客 之功 ”的秦国四君是指( 缪公 ,惠王 ,孝公 ,昭王) 。2. 谏逐客书提及的“秦不生一 ”的有( 昆山之玉 ,随 、和之宝, 明月之珠 ,太阿之剑 ,纤离之 马 )。提到历史人物有( 由余 ,百里奚 ,蹇叔 ,丕豹 )。谏逐客书开头的意思
19、说 ,我听说大 臣计议驱逐客卿 ,接着作者表达的看法是(逐客是错误的) 。谏逐客 书文章详 解3. 谏逐客书是古代一篇优秀的公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1)从内容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 发 ,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 ,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 ,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 ,这 就容易使秦王接受 。(2)李斯还顺着秦王的感情 、心理 ,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把秦国的霸 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 ,反复论述这个根本的利害关系 ,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 ,使秦王顺理 成章地接纳其意见 ,并收回逐客令 ,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4 / 144. 简析谏逐客书中的对比手法:(1)浓墨铺陈 ,列举事例 。文中铺
20、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 铺陈了秦王所喜欢的大量生活享用 ,事例充实 ,铺垫充足 ,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 因而得出的结 论极其有力 。(2)在论证上正反并举,反复对比,层层深化 。如第一段四君用客(实笔)与“却 客不内 ”(虚笔) 的对比 ,第一段四君用客与第二段秦王轻客的对比 ,第二段中重物与轻人的对 比 ,都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 。过秦论(上) 文章内容5. 过秦论(上) 中 ,秦始皇“以愚黔首 ”的措施是( 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6. 过秦论(上) 中的语句 ,描述陈涉的是( 才能不及中人 ,非有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 之富) ;描述秦始皇的是(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1、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黔首之民) ; 描述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的是(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描述秦孝公的是(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上) 文章详解7. 贾谊过秦论被誉为是一篇“气盛 ”的文章 ,从语言角度看主要是( 多用对偶排比) ;对比包 括( 秦国自身前后对比 ,秦与六国对比, 陈涉与六国对比) 。8. 贾谊过秦论中归结秦亡原因 、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 。9. 贾谊过秦论(上) 的语言特点 :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 ,形成气势 。如第二段中从“于是六国 之士 ”以下是排比句
22、式;如“蒙故业 ”以下是对偶句式 。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 ,如开头说秦孝 公“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即是 。作者借鉴赋的手法 ,行文极 尽夸张和渲染 ,造成一种语言上的生动气势 。报任安书作者简介10. 史记中“列传 ”一共有( 七十篇 ); “世家 ” ,一共有( 30 篇 )。11. 作于汉武帝时期的作品是( 报任安书 )。12. 导致司马迁受宫刑的直接原因是( 为李陵辩护) 。报任 安书 文章内容13. 出自报任安书的文句有( 士为知己者用 ,女为悦己者容;盖钟子期死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考点汇总精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