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安庆二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安庆二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安庆二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庆二中2020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液氮用作冷冻剂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氧气用于气焊D. 氦气用于电光源【答案】C【解析】【详解】A.液氮做冷冻剂是利用了液氮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属于物理性质;B.干冰受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性质。C.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这一变化过程中
2、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故选C。2.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B. 水果榨汁C. 分离液态空气D. 葡萄酿酒【答案】D【解析】【详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只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将液态氮和液态氧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3. 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原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
3、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收集事实证据D. 制订计划【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详解】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属于建立假设,故选B。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称量固体D. 加热液体【答案】D【解析】【详解】A.实验室中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会导致酒精流出着火,实验操作错误。B.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
4、,瓶塞未倒放、瓶口与试剂瓶口未紧挨、标签未向着手心,实验操作错误。C.称量固体物质时未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实验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底部与桌面约成45的夹角,不能垂直放置,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实验操作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是( )A. 食醋B. 冰水混合物C. 澄清石灰水D. 空气【答案】B【解析】【详解】A.食醋是由水、醋酸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澄清石
5、灰水是由水、氢氧化钙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6.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操作正确,不会引起试管炸裂;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水,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
6、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过程中会导致试管内的液体喷出,但不会引起试管炸裂;加热液体预热后不用再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不会引起试管炸裂;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选:C。7.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B. 醋的酿造C. 食物的腐烂D. 水的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B.酒和醋的酿造是植物籽粒中的糖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C.食物的腐
7、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选项正确。故选D。8.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实验步骤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故顺序为。故选A。9.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8、、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洁净的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新鲜空气中含少量的二氧化碳。故选B.10.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
9、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答案】C【解析】【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浓烈的白烟,生成白色粉末,选项A错误;B.描述实验现象时,只需要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就是实验结论,应改为生成黑色固体,选项B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C正确;D.硫在氧气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选项D错误。故选C。11.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
10、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答案】B【解析】【详解】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A错误;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较好,故B正确;C.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与生成氧气的多少无关,故C错误;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D错误。故选B。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安庆市 迎江区 安庆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