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docx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单选题1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不正确是()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紅色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2对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 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C 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D 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3根据二氧
2、化碳的性质,相关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BCD4如图是小明设计的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棉花团中放有Na2CO3粉末,向其中滴加稀硫酸,一段时间后,a管中石蕊试纸不变色,b管石蕊试纸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B该实验说明CO2可使紫色石蕊变红C该实验中可以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D该实验节约药品,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5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 B探究CO2与水反应 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6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
3、量B 比较金属活动性C 研究燃烧的条件D 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7下列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之初,要不时地移动试管B证明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时,先在软质塑料瓶内加水,后通入二氧化碳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D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先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8下列有关验证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BCD9某校化学课外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这一问题时,他们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大家十分兴奋,查阅资料得知该反应的文字式可表示为:镁+二氧化碳 点燃
4、 氧化镁和碳于是,他们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中插上一支燃着的火柴棒放入二氧化碳中,发现立即熄灭对此,大家议论纷纷,各自发表看法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丁同学说,这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甲同学说,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所以它不能用于灭火C丙同学写出了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Mg+CO2点燃_ MgO+CD乙同学说,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以支持镁等少数活泼金属燃烧,因此,它不能用于活泼金属的灭火10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A制取CO2B收集CO2C验证CO2已集满D验证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显酸性11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B观察
5、到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12用下图所示四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的紫色纸花会变红B对比,推断有酸性物质生成C对比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D综合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稳定二、填空题1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老师准备了四个用石蕊溶液浸染过的紫色棉花球,其中A、B为干燥的石蕊棉花球,C、D为湿润的石蕊棉花球,为了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四个棉花球应分别安放在如
6、图装置中的哪个位置上,请在如图标记出来(在对应位置写出所选棉花球的编号即可)预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1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A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水由 组成。(3)实验C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1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1、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的现象是 ,请用化学表达式解释此现象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用化学表达式解释原理 。16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很快变红
7、,原因是(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常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有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方程式表示) ;洗去白色固体的方法是(方程式表示) 三、综合题17观察下列课内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一得出CO2的化学性质有 ; (2)实验二中的,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实验现象的对比,可得出的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三中能验证铁生锈需要氧气的试管是 (选填甲、乙、丙) 18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1)A处能出现的现象: ; (2)B处能出现的现象:_;若将反应后的B溶液加热,则可观察到的
8、实验现象是:_; (3)C处能出现的现象: ,由此现象你获得的信息是: 19某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如图)并轻轻震荡试管:(1)描述产生的现象: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根据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二:向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拧紧瓶盖,摇动塑料瓶,对比观察两塑料瓶变瘪情况,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后,向A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以上实验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A
9、.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使石蕊变红色,不符合题意;B.拉动铜丝上下移动,可使石灰石与醋酸接触与分开,所以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不符合题意;C.铝能和醋酸反应,所以不能代替铜丝,符合题意;D.该装置用的塑料瓶、眼药瓶和布袋都是废物,加以利用,节约了资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根据铝和酸能反应分析.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2【答案】C【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A.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温度达到了
10、白磷的着火点,A不符合题意;B.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即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甲试管中的铁能与氧气、水接触,不能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C符合题意;D.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C.根据甲试管中含有空气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结合实验现象分析3【答案】A【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
11、系【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是无色的,无明显现象,A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故会看到浑浊现象,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下边的蜡烛先消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是无色的;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
12、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4【答案】D【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解析】【解答】A.图中实验,a管中是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一段时间后,a管中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b管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A不符合题意;B.CO2不是酸,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B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中不可以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会干扰CO2性质的检验,C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所用药品较少,节约药品,且装置密闭,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
13、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以及浓盐酸有挥发性分析。5【答案】C【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硬水与软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需要两试管中都是白磷,而左边试管是白磷,右边试管是红磷,着火点不同,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符合题意;D.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没有二氧化锰时,木条不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木
14、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硬软水的区分方法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C.根据燃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分析D.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6【答案】A【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解析】【解答】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符合题意;B.Zn和Ag分别与CuSO4溶液接触,Zn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Zn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
15、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铜银;通过对比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C.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通过对比可知,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实验过程中,左边集气瓶中的干花不变色,右边集气瓶中的湿花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色,通过对比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对比实验为通过进行多个实验,观察现象的不同来达到实验目的分析。7【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化学 高频 考点 突破 探究 二氧化碳 性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