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提分攻略-14分子、原子、元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考化学提分攻略-14分子、原子、元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化学提分攻略-14分子、原子、元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4分子、原子、元素 考点预测概率预测题型预测1.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区别与联系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3. 判断构成物质的粒子选择题4. 原子的构成选择题5. 粒子结构示意图选择题、填空题6. 元素的概念选择题、填空题7. 元素周期表选择题、填空题1.本专题知识中物质与元素、原子、分子以及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等均是中考的热点,特别是与之相关的高科技信息题是近几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命题中形式多样,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将抽象具体化,对比记忆是复习的有效方法。2.有关元素、分子、原子的概念辨析以及应用这些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在中考中常见
2、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3.结构示意图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知识点,常以图片或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并且会结合热点新闻、新材料为素材考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的题目将会成为主流。在备考时要对所给信息进行科学评价、判断正误,进行知识迁移。一、分子和原子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硫酸铜等。2.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分子原子概念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构成由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构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相同点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有间隔;不断运动。分子、原
3、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不同点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应用物理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的物质;混合物是不同分子或不同原子或不同分子与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3. 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微观粒子的性质实例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等微粒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得越剧烈远处闻到气味;物质的溶解;蒸发、沸腾;晴天晾衣服干得快等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体积变化;三态变化;热胀
4、冷缩等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等;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4.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a.无明显现象。 b.A烧杯中溶液变红。(3)实验分析:a.大烧杯的作用是防止氨气污染空气(或使氨气在小范围空间内运动,增大该空间内氨气的浓度,使实验结果更准确)。b产生中现象的原因是B烧杯中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使A烧杯溶液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4)实验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5物质变化的微观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图水蒸气液化图水通电分解(1)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如图1,水蒸气液化
5、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如图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二、原子1. 原子结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特别提醒】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2. 原子质量(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该原子核内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之和。(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
6、子数【特别提醒】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3. 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认识通常用电子层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第一层最多排布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布8个电子(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电子层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2)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说明:圆圈表示原子核,里面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上面的数字表示每一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个( He为2个)一般4个一般4个在化学变化中的表
7、现不易得失电子易失电子易得电子化学性质稳定较活泼较活泼规律稀8稳金少失非多得【特别提醒】对于原子而言,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其实就是同一列),氢、氦除外。三、离子1.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2.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3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或“”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当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如Na、Cl。4.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显负电
8、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S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Cl联系【特别提醒】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四、元素及元素周期表1. 元素及其分类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性质元素是宏观概念,它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分子或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化学变化中,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保持不变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含量在地壳中氧元素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在空气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氧元素;在生物体细胞中,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氢元素【易错警示】理解元素时应注意: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
9、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一定相同,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H4;同种元素的离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和Fe3;同种原子和其所形成的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a和Na。2. 元素符号及意义规定举例元素符号的书写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氢H、钙Ca、铁Fe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金属、稀有气体和部分非金属的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Na钠、He氦、S硫【温馨提示】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该符号只表示微观意
10、义,表示几个该原子,如5Fe表示5个铁原子。3.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元素原子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别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用于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用于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改变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4. 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在数值上相同。(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系列元素。每一个横行叫一
11、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族: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到下排列的一系列元素。(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4)由元素周期表一格获取的信息(以锌元素为例)【特别提醒】元素周期表是由许多元素单元格组成的,因此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查找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等信息,但不能查到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1、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2、分子的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保持”的含义是指构
12、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大量的集合体一起来共同体现,单个分子无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4、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5、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6、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7、关于原子结构: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有一种氢原子的原
13、子核内只含1个质子,无中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8、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9、判断是否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时为2)个电子的是相对稳定结构。10、判断化学性质是否相似: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电子层的除外)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
14、相似。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电核数一定相同;而核电核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H4+; 同种元素的离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Fe3+。 同种原子和其所形成的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a和Na+。11、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取决于原子的质子数。12、元素通常描述物质的组成,如“加碘食盐”中的碘、“加铁酱油”中的铁、“钙片”中的钙,指的都是元素。13、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也有个数,说构成。14、由分子构成的的
15、物质为:气态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的有机物等;有原子构成的物质由金属、金刚石、硅单质及其二氧化硅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15、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从第二周期开始,同周期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自左到右由1递变到8;从第二周期开始,自左到右均由金属元素开始,过渡到非金属,以稀有气体结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Mg与He这组除外)。例1.下列有关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BNa得到一个电子变成Na+CNa和Na+化学性质相同DNa和Na+质量相差很大【答案】A【解析】A、因原子变为离子
16、时,质子数不变,都是单核微粒,则都属于钠元素,说法正确;B、N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Na+的核外有10个电子,则Na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说法错误;C、因最外层8电子是稳定结构,则Na的化学性质活泼,与Na+化学性质不同,说法错误;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少可忽略不计,因此钠原子和钠离子质量相差不大,说法错误;故选:A。例2.用下列粒子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容易得2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符合题意;B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不合题意;C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
17、子,使其次外层变成最外层,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不合题意;D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不合题意。故选:A。例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分子的间隔变小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D氢氧化钾、氨水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答案】C【解析】A气体分子间存在着较大的间隔,增大压强时分子间隔明显变小,所以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其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选项说法正确;C分子是保
18、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钾溶液和氨水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例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C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22:9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2H4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
19、,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改变,选项说法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442):(182)22:9,选项说法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例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HgBC60CNaClDCO2【答案】C【解析】A、Hg属于金属单质,是由工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
20、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例6.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A原子B单质C分子D元素【答案】D【解析】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例7.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冰B硫酸铜C汞D氨气【答案】【解析】A、冰是固态的水,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B、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
21、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例8.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中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D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答案】【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4,而不是中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硒有防癌、抗
22、癌作用,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位于第4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例9.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1)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He和Ne BHe和Mg CSi和P DF和Cl(2)写出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3)写出13号和16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化合价 。(4)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 。(5)建立“宏观微观”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我国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化学 攻略 14 分子 原子 元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