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酸和碱的综合题.docx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酸和碱的综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酸和碱的综合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酸和碱的综合题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氢氧化铜中加足量稀硫酸: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D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水里,然后用玻璃棒搅动B称量氢氧化钠时,将氢氧化钠放在右盘的纸上进行称量C在实验室里制取O2、CO2气体时,应先加药品,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3CaCO3在生产生活中有
2、广泛的用途。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份,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 、900 和1000 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O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B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C由图可知,900煅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D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的时间相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比铝更易生锈,所以铁比铝活泼B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5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3、)AFeO+2HClFeCl2+H2OBFeO+2HClFeCl3+H2OCFe2O3+6HCl2FeCl2+3H2ODFe2O3+6HCl2FeCl3+3H2O6如图是我们常见水果的近视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西瓜pH=5.8B芒果pH=3.5C菠萝pH=5.0D葡萄pH=4.57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B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8根据你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和经验,判断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和小苏打
4、制取CO2B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C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D用花瓣制的指示剂检验柠檬汁的酸碱9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 通电_ 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pH减小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10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B稀硝酸(稀硫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CNaCl(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D铜粉(铁粉)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1
5、1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用稀盐酸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用热的食盐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1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B用适量的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C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稀盐酸后过滤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测定二、填空题13煤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煤完全燃烧产生的气态空气污染物是 ,这些物质溶于水形成 它所造成的危害是 14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铅蓄电池
6、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 材料 (填“合成”或“复合”)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可以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小明同学将一根生锈的铁丝放入过量的稀盐酸里,他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溶解, ,请写出盐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根据下述实验现象分析:a.溶液呈蓝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b.溶液呈无色,此时析出金属
7、的成分: 。1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AB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三、综合题17我市正在积极打造“海盐文化之都”食盐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某学习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主要经过以下操作步骤:称量溶解 蒸发再次称量计算产率在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玻璃棒,作用是 实验结束后,该小组发现所得食盐产率明显低于其他小组,其原因可能是 A粗盐未充分溶解就过滤B倾倒时,有部分氯化钠溶液溅出C蒸发后,所得的精盐较潮湿(2)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主要过程如下: 气体A是密度最小
8、的气体,该气体的名称为 ,写出一个由酸D转化为气体A 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电解后生成的碱B的化学式为 ,你猜想的依据是 18根据下列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作的改动是 (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利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b”或“c”),用C装置代替B装置,收集满气体后,C装置的操作是 (4)为研究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采用图2装置进
9、行实验,通入二氧化碳后,看到 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若对原装置改动继续实验,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也能达到目的,改进的方法是 ; 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观察到溶液由澄清变浑浊,解释原因 19运用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1)工业上常选用 来除去铁锈(写出一种具体物质)(2)某工厂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水中国加入一定量的锌粉(Zn)以回收金属,充分反应后,得到的金属组成可能由哪几种情况? (3)工业上冶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现有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向100g某稀盐酸中加入该混合物,混合物的质量与生成过氢气
10、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Zn、Al,则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Zn、Cu,则m=0.2gC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20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
11、】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 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A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产生大量的白雾,而不是白色烟雾,B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铜是蓝色固体,氢氧化铜中加足量稀硫酸实验现象是蓝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形成蓝色溶液,C不符合题意;D.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的是无色酚酞溶液,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解答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C根据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解答D根据碱与酚酞变红色解答2
12、【答案】A【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稀释浓硫酸【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考虑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快速扩撒,故A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以及吸水性,称量氢氧化钠时,将氢氧化钠放在左盘的烧杯进行称量,故B错误;C.制取气体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C错误;D.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故D错误故选:A【分析】A.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
13、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以及吸水性进行解答;C.根据制取气体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进行解答;D.根据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进行解答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答案】B【知识点】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解析】【解答】A.CaO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加热发生的分解反应,氧化钙与水发生的化合反应,没有置换反应,B符合题意;C.根据图中各温度下的产品分析,900煅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C不符合题意;D.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控制,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
14、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的时间相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像内容及规律进行分析,碳酸钙可分解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化合可生成氧氢化钙且放出大量热。4【答案】D【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铝不易生锈不是因为不如铁活泼,而是因为铝易于和氧气反应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错误; B.因为烧碱的价格比较高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生产中常常用价格较低的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而不用烧碱故选项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例如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15、;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A.根据铝的性质进行分析;B.烧碱显碱性,能够和显酸性的物质发生反应,但是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是不现实的,因为烧碱的价格比较高,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C.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5【答案】D【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D【分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
16、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6【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西瓜pH=5.8,小于7,呈酸性; B.芒果pH=3.5,小于7,呈酸性;C.菠萝pH=5.0,小于7,呈酸;D.葡萄pH=4.5,小于7,呈酸;呈酸性的物质中,芒果的pH最小,故酸性最强;故选B【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7【答案】B【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解:A.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所以,向
17、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没有现象故A不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溶液变黄色故B正确;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C不正确;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故D不正确故选B【分析】A.根据氯化钙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B.根据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分析;C.根据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分析;D.根据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分析8【答案】C【知识点】硬水与软水;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碱盐的应用【解析】【分析】物质的鉴别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要熟悉常见物质的鉴别如: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
18、水,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看泡沫多浮渣少的就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花瓣内含有一些植物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故用花瓣制的指示剂可以检验柠檬汁的酸碱【解答】A.食醋和小苏打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来制取CO2故A正确;B.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看泡沫多浮渣少的就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B正确;C.食盐水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故C错误;D.花瓣内含有一些植物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花瓣内含有一些植物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故用花瓣制的指示剂可以检验
19、柠檬汁的酸碱9【答案】B【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质量减少,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故错误;B.水电解出氢气,所以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减少,故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钠元素质量不变,故错误;D.氢氧化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1:16,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因此水电解后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改变,故错误答案:B【分析】A.根据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质量减少,碱性增强解答;B.根据水电解出氢气,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减少解答;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钠元素质量不变解答;D.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化学 高频 考点 突破 综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