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二科普阅读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二科普阅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二科普阅读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科普阅读题(学用见P8889)从题型特点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安徽省中考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和生产,更多地体现了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应用。科普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包括: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的区分;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各种合金,试题涉及各种纯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通过合金等考查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通过任意两种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考查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等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金属锈蚀的防护方法考查金属氧化物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从有机合成材料方面考查天然高分子材料与合成材料的区别;有时会将材料与六大营养素联系在一起考查
2、食物与营养素及人体健康;元素种类的判断等;最近几年的安徽省中考科普阅读题,最后一小题一般都设计成与实验方案评价、材料回收利用、材料变迁等有关的开放性问题,增加了试题的开放度。根据科普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和考查内容,具体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注意题目要求是填物质的“序号”“符号”,还是“名称”。(2)弄清反应类型,找出反应规律,正确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3)回答开放性试题时要条理清晰、科学合理。典例(2021安徽)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
3、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 g氯化钠,10 时最少需用g水溶解。(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1点即可)。【解析】(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NaCl(溶质)和H2O(溶剂),其中Na、H的化合价都显+1价。(2)氯化钠易溶于水,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
4、温度影响不大,故从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在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则在该温度下,溶解358g氯化钠至少需要1000g水。(4)氯化钠在生活中可以作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等。【答案】 (1)离子Na、H(2)蒸发(3)1000(4)作调味品(合理即可)针对训练1.(2021黄山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无处安放的“核废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4个核反应堆中有3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裸露的燃料包壳锆(Zr)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复习 第二 部分 专题 科普 阅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