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学考前必背02重要的书本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化学考前必背02重要的书本实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要的书本实验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掉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中气体减少,导致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瓶中氧气的体积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进。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大量的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的容积的1/5文字表达式红磷+
2、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且能支持燃烧:剩余4/5体积的气体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2.装置气密性要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3.导管中要注满水。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6.在集气瓶低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和防止可燃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倒吸回的水体积大
3、于五分之一的原因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整个实验过程中未使用止水夹,或未夹紧未夹紧。倒吸回的水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1.装置漏气;2.红磷不足,未消耗完氧气;3.装置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关于替换问题1.能否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不能;因为: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变化。2.能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因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3.能否用硫粉代替红磷?可以;但是需要将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4.能否用铁丝代替红磷?不能;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
4、燃烧。常见的其他装置2.实验室制氧方法对比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2KMnO42MnO4+MnO2+O22KClO32KCl+3O2发生装置收集方法1.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收集较干燥的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1.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2.用排水法时,若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则证明已收集满。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实验步骤1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试剂装入仪器中;3.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4.收集气体;5.将导管撤离水槽。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试剂装入仪器中;3.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5.收集气体;6.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注意事项此实验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铁架台在离管口约1/3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内的水;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收
6、集的气体更纯;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水倒流,炸裂试管;氯酸钾制氧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高锰酸钾为暗紫色固体;二氧化锰为黑色固体;锰酸钾为墨绿色固体;氯酸钾为白色固体。3.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接通直流电源。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两个电极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文字表达式水氧气+氢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气体检验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负极: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检验,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
7、蓝色(若气体量少,可能发出爆鸣声),证明是氢气。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延伸若实验结果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于2:1,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生成的氧气具有氧化性,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二是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水的净化-过滤定义过滤: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液体分离(两可溶物不可分离)装置图和所需仪器漏斗、烧杯、铁架台、玻璃棒、滤纸过滤操作取浑浊水,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收集滤液操作要点【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
8、口紧贴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末端紧靠盛滤液的烧杯内壁。注意事项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5.实验室中氢气的制取实验原理Zn+H2SO4=ZnSO4+H2药品锌粒和稀硫酸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检验方法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够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注意事项1.反应物的选择:锌和稀硫酸不选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不选用镁?因为镁反应速率太快,不用铁是反应速度太慢2.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来%源#*:中教网6.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1.
9、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2.天平保持平衡1.石灰石不断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2.天平保持平衡分析与结论1.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碳酸钠2.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1.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2.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实验反思1.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化学反应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此过程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和质量也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的质量必然相等。7.实验室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实验操作1.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平铺放进试管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3.集中
10、加热;4.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放在纸上,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色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2注意事项1.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3.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4.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8.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石灰石、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装置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
11、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净化若制得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并干燥)。注意事项1.不能用H2SO4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2.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原因:Na2CO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3.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4.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5.注意制取的CO2气体中可能含有HCl气体。9.一氧化碳还原氧
12、化铜实验装置1-稀盐酸 2-大理石 3-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 5-木炭 6-氧化铜 7-氢氧化钙溶液实验操作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通一会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注意事项1.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2.一氧化碳早来晚走,目的: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混合气体引起爆炸;酒精灯迟到早退,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
13、+O2 2CuO)3.氢氧化钙溶液的目的:(1)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10.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装置实验操作1.如图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2.如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少量氧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2.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分析与对比,说明:物质能否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与对比,说明:物质能否燃烧与是否与氧气接触有关。与图2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
14、气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注意事项1.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2.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2+Cl2= 2HCl)11.实验室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药品氧化铁粉末、一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向硬质玻璃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并固定装置;3.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注意尾气处理;4.待装置内空气排净后,用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5.当硬质玻璃管内红棕色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后,停止加热;6.待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物质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实验现象1.红棕色粉末变黑色(铁在粉末状时是黑色,不是
15、银白色)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Ca(OH)2+CO2=CaCO3+H2O2CO+O22CO2(燃烧法处理尾气)注意事项1.一氧化碳要早出晚归,即:要早通气排除空气,晚撤气防止再被氧化和倒吸;2.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3.尾气处理:点燃或收集再利用1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NaCl:3g;506%=3g。H2O:47g;50-3=47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g食盐,放入烧杯中。(3)量取:用量筒量取47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注意事项托盘天平的使用:(1)使用前要调零(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误差分析(1)结果偏小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变少了:溶质本身不纯;左码右物称量;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溶质有撒落;溶质没有完全溶解就装瓶存放了溶剂的量增多了:仰视量取;烧杯内壁上有水;试剂瓶内壁上有水(2)结果偏大原因:溶剂的量减少了:俯视量取溶剂;量取的水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溶质溶解的量变多了: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右偏;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