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中*国教&%育#出版网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经历三个月后飞船返回地球,三名航天员凯旋而归。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运载火箭发射B. 舱外航天服转移C. 在轨实验设备组装D. 机械臂功能测试【答案】A【解析】【详解】A.运载火箭发射,火箭中的燃料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B.舱外航天服转移,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C.在轨实验设备组装,没有新物质生
2、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来源:*中&%教网D.机械臂功能测试,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 2021年世界环境日我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是A.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B. 积极开发新能源C. 垃圾分类回收D. 少开车尽量绿色出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解析】【详解】A.多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森林破坏,与环境主题不相符合;B.积极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主题相符合;C.垃圾分类回收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与环境主题相符合;D.少开车尽量绿色出行,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主题相符
3、合;故选A。3.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塞紧橡皮塞B. 加热液体C. 取用液体D. 读出液体的体积来源:中教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连接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D.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
4、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 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镝为非金属元素B. 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C. 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D. 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由汉字结构可知,镝为金属元素,错误;B.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错误;C.原子中原
5、子序数=质子数,故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错误。故选C。5. 下列事实,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不合理的是A.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分子变大B. 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分子不断运动C. 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分子相同,性质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详解】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B.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
6、人眼睛,刺激眼睛而流泪,正确;来&源:#中%教网C.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正确;D.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都能支持燃烧分子相同,性质相同,正确;故选A。6. 为了提高化学学科的素养,我们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含量会不断减少B.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A.含碳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7、可知,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含量不会变化。A错。B.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错。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含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C错。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综上所述:选择D。来源#:z%www.*zz&7.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影长津湖中,麻醉药是紧缺物资。七氟烷(C4H3F7O)是一种麻醉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七氟烷属于氧化物B. 七氟烷由四种元素组成C. 七氟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七氟烷由4个碳原子、3个
8、氢原子、7个氟原子、1个氧气构成来源:zzs&*%【答案】B【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七氟烷由C.H、F、O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七氟烷由C.H、F、O四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C.七氟烷中C.H、F、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97):16=48:3:133:16,故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式可知,七氟烷由分子构成,每个七氟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7个氟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ww&w.zz%ste*故选B。8. 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
9、的是( )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价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来源:%中教网&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D来&源:z*%【解析】【详解】A.反应前含硫分子是SO2,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含硫分子是SO3,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故A项说法错误;B.由转化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B项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3个分子,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C项说法错误;D.由图示可知反应前的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而反应后虽然也含有两种分子,但其中一种是多余的反应物
10、,生成物只有一种,故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故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A. 氧原子和硫原子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来源:zzstep%.c#o*&mB.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所以氖气也是由分子构成的C.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软水中也一定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D. “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熔点很高,高温时也不易熔化www.zzs*&te#【答案】A【解析】【详解】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氧原子和硫原子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来&%源:中
11、教网B.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但氖气是稀有气体,氖气是由原子构成的。B错。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但软水中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错。D.“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较高的温度下也不与氧气反应。D错。来源%&:中教网综上所述:选择A。中国#教&育出版*网10. 模型建构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模型图不正确的是A.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B. 金刚石结构模型C. 物质分类关系模型D. 原子核结构模型来源:zzs*#【答案】D【解析】【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是氧、硅、铝、铁、钙,正确;B.金刚石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正确;C.物质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12、,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正确;D.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错误。故选D。11.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C探究红磷和白磷着火点不同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该实验中,酸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铁、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不符合题意;C.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与氧气接触,
13、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温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A。12.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应先加热氧化铜后将甲酸滴加到热的浓硫酸中B. 反应过程中a处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C. 澄清石灰水的主要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和吸收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D. 大气球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用该装置制取一氧化碳来还原氧化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该先将甲酸滴入热的浓硫酸中,使其产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安庆市 宿松县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下学 第一次 月考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