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三次考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答案】D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详解】A.A为腐蚀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B.B为禁止烟火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来&源:%#C.C爆炸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D.D为国家节水标志,标识与安全无关。故选D。来#源:中教%&*网2. 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www.z#zste%B. 为减少
2、白色污染,应停止使用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C. 科学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D.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有助于人类防病治病、保障人体健康【答案】B【解析】【详解】A.化石燃料燃烧后会生成氮与硫的氧化物,能污染空气,且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减少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故选项正确;B.塑料及其它合成材料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白色污染,但只要对白色垃圾进行合理处理就可减少白色污染,因此停止使用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不合理;故选项不正确;C.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3、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故选项正确;D.合成药物是用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方法制成的药物,药物合成在医药工业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且在医疗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它的研发和使用有助于人类防病治病;故选项正确;故选B。w*ww.zz#step.c%om3.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石蕊变红B.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生成二氧化碳D. 硫在氧
4、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石蕊变红,因为生成碳酸;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生成一种气体,不能明确产生的物质名称;错误;www.z#zste&*p%.comD.硫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故选C。4. 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贡献三位科学家。下列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核电荷数为3C.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来源:中教#网*&%D. 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答案】B【解析】【详解】A.锂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不
5、符合题意;B.锂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5.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 甲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答案】C【解析】www&.#zzstep*.com【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32+5+4=16+4+x+24,则x=
6、5。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增多,甲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8g=8g,乙的质量减少,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4g=28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丁的质量增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4g-4g=20g,该反应为:乙甲+丁。【详解】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 B. 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能确定丙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所以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此选项正确;C.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此选项正确。故选C。6. 如图为某反应
7、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B. 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生成物属于氧化物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说法不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B.此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C.由图示可知,生成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说法不正确。故选:B。7. 用量筒量取液体,视
8、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1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 小于9毫升B. 大于9毫升C. 等于9毫升D. 无法确定范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则开始量筒内液体体积为20ml ;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偏多,故倒出部分液体后,实际液体多于11ml,倒出的液体体积少于9毫升。故选B。8.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稀释B. 过滤来源:z#zstep&.co%m*C. 称量D. 蒸发食盐水【答案】B【解析】来源:%zz&step.*c
9、om【分析】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正确;来源#:%中教&网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正确;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C正确;www%.zzstep.#com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故选B。9. 如图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
10、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国教育出版网&*A. 体积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 质量小C. 相互之间有间隔D. 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详解】界面模糊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D。10.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不同探究石蜡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检验氧气是否集
11、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通过对比干燥玻璃片上水雾的含量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 B使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探究石蜡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能达到实验目的。C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观察集气瓶中水位高度变化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二、实验题(共3小题,共30分)11. 掌握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方法是初中生必备的化学素养。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
12、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_(填序号)。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末端,放置一段时间后,若 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若补充一种仪器 _(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 _时氧气收集已满。来源:zzst#e*%(3)图2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等,用该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_(填字母序号)。www.z*zs&A. 收集CO2:气体从b端通入B. 收集O2:瓶内装满
13、水,气体从b端通入C. 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液面没过长导管口,气体从a端通入【答案】(1) .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 . CaCO3+2HCl=CaCl2+H2O+CO2 (2) . 试管 . 2KClO32KCl+3O2 . 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 (3)BC【解析】【小问1详解】来源:zzst&ep#.com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锥形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双孔橡皮塞的导管;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末端,放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内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碳酸钙和盐酸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滁州市 定远县 育才 学校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第三次 月考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