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杨浦区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学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30分)120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氢元素的符号是A. HeB. HC. H2D. 2H【答案】B【解析】【详解】氢元素的符号是H。故选B。2.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食物腐败B. 金属生锈C. 冰雪消融D. 酒精燃烧【答案】C【解析】【详解】A.食物腐败是一些微生物发酵食物成分,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B.金属生锈,例如铁生锈生成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C.冰雪消融没有新物质生成
2、,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正确;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3. 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 KClB. NaOHC. NH4ClD. BaSO4【答案】A【解析】【分析】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根。【详解】A.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故A正确;B.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中氢氧根离子(OH-)是原子团;故B错误;C.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其中铵根离子(NH4+)是原子团;故C错误;D.BaSO4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硫酸根离子(SO42-)是原子团;故D错误;故选A。4. 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五氧化二钒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钒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2x+(-2)5=0,解得x=+5.故选B。【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 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石灰石B. 冰水混合物C. 稀硫酸D. 自来水【答案】B【解析】【详解】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石灰石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4、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冰水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符合题意;C.稀硫酸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自来水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 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A. 氧气B. 氯气C. 水蒸气D. 二氧化硫【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为空气主要成分,不属于污染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为空气组成之一,不属于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7. 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 8个硫原子:S8B. 两个氧
5、分子:2O2C. 铵根离子:NH4+D. +3价的铝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8个硫原子表示为8S,故A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表示为2O2,故B选项正确;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铵根离子表示为NH4+,故C选项正确;D.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是
6、在元素符号上方标出化合价,故D选项正确;故选A。8. 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A. 称量B. 溶解C. 过滤D. 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称量固体药品时可以将药品放入烧杯内在电子天平上进行称量,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溶解时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速溶解,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蒸发过程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 甘油(C3H8O3)具有保湿作用。下列关于甘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7、A. 由3种元素组成B. 相对分子质量为()C. 碳、氢、氧3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8:3D.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甘油的化学式为C3H8O3,则有:A.甘油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甘油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1个甘油分子中碳、氢、氧3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8:3,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甘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式的含义、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宏观方面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方面,
8、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从化学式入手利用相关计算原则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氧气可供给呼吸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 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
9、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故选B。11. 分类正确的是A. 单质:冰、铁、碳B. 氧化物:生石灰、干冰、石墨C. 溶液:矿泉水、石灰水、蒸馏水D. 晶体:胆矾、氯化钠、硝酸钾【答案】D【解析】【详解】A.冰属于化合物,铁、碳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生石灰、干冰属于氧化物,石墨是碳单质,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矿泉水、石灰水属于溶液,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胆矾、氯化钠、硝酸钾都属于晶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12.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
10、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详解】A.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选项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13. X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则X可能是A. 木炭B. 铁丝C. 氢气D. 硫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正确;C.
11、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错误;D.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错误。故选:B。14. 物质的用途只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A. N2:作保护气B.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 CO2:作灭火器D. CaO:加热食品【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氮气作为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作电光源,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做灭火器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但不燃烧也不
12、支持燃烧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氧化钙加热食物,是利用了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15. 有关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O2。说法错误的是A. 质量相同B. 氧原子数相同C. 原子总数相同D. 分子个数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SO2和CO2的摩尔质量不相同,因此对物质的量相同的SO2和CO2质量不相同,符合题意;B.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含有氧原子的个数相同,不符合题意;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3个原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3个原子,二者物质的量相同
13、,含有原子总数相同,不符合题意;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O2,分子数目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A。16. Pt-Al2O3-Ba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反应过程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物是CO、NO2B. 该反应的生成物无污染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 Pt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详解】A.该反应是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物是CO、NO2,该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最大贡献是将有毒气
14、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即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物质二氧化碳和氮气,该选项说法正确;C.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Pt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7.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喷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过程中,CO2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 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 反应过程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D. 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实验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二氧
15、化碳又和碳粉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 CO2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故选项正确;B.由于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气球可以收集尾气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正确;C.反应过程中,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由于碳和氧化铜不接触,不能发生反应,发生的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故选项错误。故选:D。18.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探究铁钉生锈是否有氧气参与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 AB. BC
16、.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中两只试管中溶剂和溶质都不同,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左侧试管内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右侧试管内铁钉与水接触,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有氧气参与,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对于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密闭容器中,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9. 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
17、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B. 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D.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答案】A【解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溶液饱和,不能再溶解氯化钠,此时溶质质量不再改变,溶质质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不变,故选项正确;B.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水,但原本双氧水里就有水,溶液中水的质量起点不为零,故选项错误;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每28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80份质量的氧化铜反应,氧化铜反应消耗
18、的质量大于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20. 分析以下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 气体甲中不一定含有0.1mol C元素B. 气体乙中一定含有 y mol CO2C. 若x=y,则气体甲一定是CO2D. 若xy,则气体甲一定是CO和CO2【答案】A【解析】【分析】碳燃烧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详解】A.物质的量描述微观粒子的概念,不能描述元素,错误。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比为1:1,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气体乙是二氧化碳,气体乙中一定含有y mol CO2,正确。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
19、化碳和碳酸钙物质的量比为1:1,若x=y,则气体甲一定是CO2,不含一氧化碳,正确。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物质的量比为1:1,生成ymoL白色沉淀,说明有ymol二氧化碳,若xy,则气体甲一定是CO和CO2,正确。故选:A。2125题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21.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 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C. 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D.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答案】AC【解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故选项正确;B.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O2和
20、O3 都是由氧原子构成,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例如水分子质量小于铁原子质量;故选项正确;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但在物理变化中可再分,故选项错误。故选:A C。22.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 a管中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B. 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C. 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的高度会上升D. 实验过程中A.b两管内水的体积比始终约为2:1【答案】BC【解析】【详解】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项错误;B.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后,密闭发生装置内气压增大,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上升,故选项正确;D.实验过程中a试管产生的是氧气,b试管产生的是氢气,A.b两管内水的体积比始终约为1:2,故选项错误;故选:BC。23. 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同体积、同浓度的白醋开展四组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 对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 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
22、 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 温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从图象对比可看出,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在相同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由此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选项正确;B.从图象对比可看出,钙片的形状不同,温度不同,因此无法比较;故选项错误;C.从图象对比可看出,其他条件相同,只有钙片的形状不同,在相同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由此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选项正确;D.从图象可看出,温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故选项正确。故选:B。24. 在t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上海市 杨浦区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