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通用版•第1辑).docx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通用版•第1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通用版•第1辑).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6 物质的相互反应与转化1(2022年重庆市中考)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CO-CO2H2CO3CaCO3CaOACO是有毒气体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H2CO3受热易分解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答案】D【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一氧化碳有毒,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C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
2、氧化钙,符合题意。故选D。2(2022年重庆市中考)工业炼铁原理为3CO+Fe2O32Fe+3CO2,其中CO体现还原性。下列化学反应中有物质体现还原性的是( )ASO3+H2O=H2SO4BH2+CuOCu+H2OCCuSO4+BaCl2=BaSO4+CuCl2DH2SO4+2NaOH=Na2SO4+2H2O【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反应中能够结合氧元素的物质为还原剂,根据还原剂的定义分析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三氧化硫和水均没有直接结合氧元素,故选项错误;B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结合氧元素生成水,可体现出还原性,故选项正确;C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
3、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两者均没有直接结合氧元素,故选项错误;D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均没有直接结合氧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B。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A图一中X溶液,即碳酸溶液显酸性,但是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图二转化1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
4、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C图一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图二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故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2年云南省中考)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 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若丙为氯化钠,则甲、
5、乙中一定有碱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比如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各物质均含有氧元素,正确。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乙为甲烷和甲为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不一定有碱,比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钠属于盐,稀盐酸属于酸,错误。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铜(铜和硝酸反应)、氧化物(氧化铜和硝酸反应)、酸(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碱(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或盐(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两个。故选:B。
6、5(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知图(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为H2,则丁可以是Fe或H2OB若甲为NaOH,则丙可以是H2O或Fe(NO3)3C若甲为CuO,则乙、丙、丁可以是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D若甲为A12(SO4)3,则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均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答案】B【解析】A若甲为H2,丁可以转化为甲,则当丁为铁时,铁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气,甲可以转化为乙,乙可为铜,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乙可转化为丙,丙可转化为丁
7、,则丙可为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代入验证,合理;若甲为氢气,丁可以转化为甲,甲可以为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甲可以转化为乙,乙可为铜,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乙可转化为丙,丙可转化为丁,则丙可为氧化铜,铜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氢气加热反应生成铜和水,代入验证,合理;故若甲为H2,则丁可以是Fe或H2O,说法正确;B若甲为NaOH,则丙可以是H2O,由转换关系可知,乙为碳酸钠,丁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代入验证,合理;若甲为Na
8、OH,当丙是Fe(NO3)3时,由转换关系可知,乙可以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氢氧化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硝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铁沉淀和硝酸钠,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铁沉淀或硝酸钠,氢氧化铁和硝酸钠无法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钠,故不合理;故B错误;C若甲为CuO,则乙、丙、丁可以是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氧化铜,丁可转化为甲,则丁为氢氧化铜,乙为硫酸铜,丙为氯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代入验证,合理,故C正确;D若
9、甲为A12(SO4)3,则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均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甲为硫酸铝,乙为硫酸钠,丙为氢氧化钠,丁为氢氧化铝,硫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上述均可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故D正确。故选B。6(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中的两种或多种。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滤液1呈无色,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Fe2+
10、、Cu2+、Mg2+B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原固体X一定不含碳酸钙C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铜、铁D若气体1为混合物,测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铜、铁【答案】C【解析】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亚铁在溶液中显浅绿色,镁难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活泼。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加足量水得到沉淀1,向沉淀1加入稀盐酸得到气体1、溶液2和沉淀2,说明沉淀1和沉淀2中一定有铜,则原固体中一定有镁和硫酸铜。A若滤液1呈无色,固体粉末中含有硫酸铜、镁,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得到硫酸镁溶
11、液为无色的,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Mg2+,故说法错误;B若气体1为纯净物,可能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是铁与稀盐酸或者是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则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故说法错误;C若滤液2呈浅绿色,滤渣1中含有铁、铜,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说法正确;D若气体1为混合物,所以气体1一定是二氧化碳和氢气,沉淀1可能是碳酸钙、镁和铜,也可能是碳酸钙、镁、铁和铜,故说法错误;故选C。7(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下图所示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反
12、应的反应物为 ,生成物为 和 ,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8(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甲烷在高温熔融盐环境中转化为H2,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只有Zn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过程的化学反应为C理论上过程与过程中产生H2的质量比为2:1D当参加反应的CH4与H2O质量比为8:9时,理论上可不补充ZnO【答案】CD【解析】根据反应原理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原理主要由两个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为,过程的化学反应为,该反应原理为。【详解】A根据反应原理为可知,只有C、H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过程的化学
13、反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过程的化学反应为,过程的化学反应为,理论上过程与过程中产生H2的质量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原理为,当参加反应的CH4与H2O质量比为8:9时,理论上可不补充ZnO,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9(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原子个数减少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反应方程式是(条件题目中未注明),反应方程式推测为(条件题目中未注明)。A由分析中方程式可
14、知,反应是化合反应,A正确,符合题意;B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不变,B错误,不符合题意;C尿素化学式为CO(NH2)2,质量分数=,C错误,不符合题意;D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需要施加磷肥,尿素是氮肥,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分
15、子的种类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C该化学反应程中,原子的种类发生
16、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BD【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和,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X的化学式是,故B正确,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3:1,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D。12(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
17、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H+BCa2+、Cl-、CBa2+、H+、D、Cu2+、OH-【答案】A【解析】ANa+、Cl-、H+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三种离子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选项正确;B该组离子中的Ca2+与能够在溶液中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选项错误;C该组离子中的Ba2+与在溶液中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在同一溶液在共存,选项错误;D该组离子中的与OH-在溶液中能够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在同一溶液在共存,选项错误,故选A。13(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
18、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乙物质为气体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1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反应为氯气和水生成氯化氢和HClO,;【解析】A常温下乙物质水为液体,错误;B该反应不是一变多的反应,不为分解反应,错误;C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35.52):(12+16)=71:18,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正确。故选D。14(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9、1:1C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丙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符合题意。故选D。15(2022年江西省中考)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
20、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C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反应的方程式是:。A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则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错误;B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前后有CO、H2O两种氧化物;错误;C根据微观示意图,丙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2,则一个丙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错误;D根据方程式,甲是CO,丁是氧气,则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正确。故选D。16(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下列实验方法能
21、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H4)2SO4和KNO3两种化肥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点燃该混合气体C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D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答案】A【解析】A硫酸铵和熟石灰氢氧化钙研磨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硝酸钾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可燃,无法点燃一氧化碳,错误;C锌可以和硫酸铜,硝酸银反应,说明活动性锌铜,锌银,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错误
22、;D加入过量的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虽然除去氯化钡但引入新杂质硫酸钠,错误。故选:A。17(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真题分项 汇编 专题 16 物质 相互 反应 转化 通用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