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专练17(叙述型推断15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专练17(叙述型推断15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专练17(叙述型推断15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专练17(叙述型推断)变化与性质1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3)向滤液B中通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一定不含有_。【答案】(1) CuSO4 (2)NaOH和Mg(NO3)2 BaCO3 (3)BaCl2 K2SO4【解析】(1)硫酸铜溶液是蓝色,取少量固体溶于水,过滤得白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
2、不含CuSO4;(2)硝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镁和水,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l,固体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一定不含BaCO3,一定含有NaOH和Mg(NO3)2,K2SO4和BaCl2两种至少有一种不存在;中国教%&*育出版网(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向滤液B中通入CO2 ,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BaCl2,一定不含有K2SO4。2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固体,
3、老师说可能含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X,得到无色溶液A。气体X的化学式为_。(2)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硫酸镁溶液,产生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B。根据操作(1)和(2)的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若向滤液B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3)另取少量固体,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液C,向滤液C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的溶质肯定含有_。通过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确定了该固体的组
4、成。【答案】(1) CO2 (2)CuSO4.Na2SO4 刚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无现象,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白色沉淀(3)NaOH、BaCl2【解析】(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X,得到无色溶液A,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因为只有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一定不含硫酸铜,因为铜离子在溶液里呈现蓝色,且气体是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2)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硫酸镁溶液,产生沉淀,则沉淀一定是硫酸钡沉淀,因为盐酸过量不可能是氢氧化镁沉淀,能生成硫酸钡沉淀,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一定不含有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
5、反应不能共存,根据操作(1)和(2)的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若向滤液B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会先和稀盐酸反应再和过量硫酸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刚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无现象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白色沉淀。(3)向滤液C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滤液C中的溶质肯定含氢氧化钠和氯化钡。3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无机化合物,已知它们由H、O、C.Cl、CA.N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C与A.B.D均能发生反应。为确定A.B.C.D的成
6、分,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其中有三支试管反应现象如图所示,甲试管中有气泡生成,乙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回答:(1)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2)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3)向丙试管中滴加的 _(填数字序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一定是B溶液 一定是D溶液 是B溶液或D溶液中国教育出版&网*#(4)将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则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_(填离子符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5)某同学取(4)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红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呈
7、中性)观察到有沉淀生成,溶液仍然呈红色,则(4)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填化学式)。【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2)Na2CO3+CaCl2CaCO3+2NaCl(3)(4)H+(5)NaCl、Na2CO3.NaOH【解析】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无机化合物,已知它们由H、O、C.Cl、CA.N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C与A.B.D均能发生反应,将这四种物质的溶液相互滴加,甲试管中有气泡生成,是因为盐酸和碳酸
8、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说明C是盐酸,A是碳酸钠,B是氯化钙,D是氢氧化钠;(1)甲试管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2)乙试管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3)向丙试管中滴加的是B溶液或D溶液,是因为氯化钙不能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 (4)将反应后的三支试
9、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则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氢离子。 (5)某同学取(4)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有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液仍然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则(4)的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过量的Na2CO3.NaOH。4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
10、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1)Cu2+、SO42-(2) Ba2+ (3)Na+、Cl-【解析】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一定不含Ba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中取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中上层清液中一
11、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了Cl-,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Na+,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Na+。(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u2+、SO42-。(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l-。5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十种物质。A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盐,G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H是煤气的主要成分,J是常用于配制
12、波尔多液的碱。其物质之间有下列反应:A+BC+D+E;D+IJ。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属于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C6H12O6(2) NaHCO3+HCl=NaCl+H2O+CO2 复分解(3)CaO+H2O=Ca(OH)2来源:zzs%t【解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所以A是碳酸氢钠,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可见B是一种酸,C.D和E三种物质分别是盐、水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故H是一氧化碳,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E
13、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生成J,J是常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碱,所以J是氢氧化钙, I是氧化钙,D是水;G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G和氧气在酶作用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葡萄糖,经过验证,推导正确。(1)G是葡萄糖,G的化学式为:C6H12O6。(2)A是碳酸氢钠,若B是盐酸,则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该反应过程中酸和盐互相交换成分,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根据分析,I是氧化钙,D是水,J是氢氧化钙,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6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
14、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 ABC ADE FAE GKHA GMLD QKMB(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_、D_、F_。来#源:%中&教网(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答案】(1) H2CO3 H2 H2O2 (2)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Fe+ H2SO4 = FeSO4 + H2 3CO + Fe2O32Fe +3 CO2【解析】根据初中常见的单质为氢气、氧气和铁、只有D.E.M为单质、AD+E可判断A为水,M为铁,D和E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之一;又因为G+ML+D可联想到,铁与酸的置换反应,
15、故D为氢气,则E为氧气;G为酸,可以假设为硫酸,则L就是硫酸亚铁,又因为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则H一定是硫酸铁,则就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的反应;则K为氧化铁,则又因为FA+E,可知双氧水分解为水和氧气,故F为过氧化氢;已知M和B分别为铁和二氧化碳,则可推测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来源:中教%#网7A 是镁、铝、铜三种单质中的一种,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显+2价,物质A.C.E.H都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C.G都是氧化物,J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各物质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条件未标出):A+BCA+DE+FC+DE+GH+DE+GE+IH+J请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
16、化学式:A_,F_(2)D所属的物质类型是_(填字母)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3)写出与G物质元素各类相同的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5)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 Mg H2(2) B (3)H2O2(4) (5)【解析】A是镁、铝、铜三种单质中的一种,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显+2价,所以A不是铝,A和D反应会生成E和气体F,所以A是镁,A.C.E.H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C是氧化物,所以C是氧化镁,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所以B是氧气,镁和D反应会生成E和气体F,所以F是氢气,D是盐酸或硫酸,E为氯化镁或硫酸镁,G是氧化物,氧化镁
17、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所以G是水,H和酸反应会生成E和水,所以H是氢氧化镁,E是盐,E和I反应会生成沉淀H、J,J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E中含有三种元素,所以D是硫酸,E是硫酸镁,H是氢氧化镁,I是氢氧化钡,代入验证,符合题意。(1)由分析可知,A为镁,化学式为:Mg;F为氢气,化学式为:H2;(2)通过推导可知,D是硫酸,硫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所以D所属的物质类型是:B。(3)通过推导可知G是水,所以与水元素相同的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2;(4)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5)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硫酸
18、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8实验室有A.B.C.D.E.F六瓶溶液,另有六张写有Na2CO3.BaCl2.Ca(NO3)2.KCl、稀H2SO4.AgNO3的标签,现将部分瓶内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见如图(说明:“”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变化或生成微溶物,空格表示该实验未做。)(1)由实验结果,判断各瓶上应贴的标签是:B_C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并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A+D_;E+F_。来*源%:&【答案】(1) KCl AgNO3(2)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H2SO4+BaC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考点 专题 集训 17 叙述 推断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