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85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第卷、第卷的答案填写于机读卡上对应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第 卷(选择题 共 42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手工刺绣B. 西瓜切块C. 露天烧烤D. 冰冻凉粉【答案】C【解析】【详解】A.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西瓜切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
2、合题意;C.露天烧烤过程中木条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来源:zzs#*D.冰冻凉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教科书循环使用B. 多使用电子邮箱、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C.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D. 夏天为了节能,把室内空调温度调低一度【答案】D【解析】【详解】A 教科书循环使用,符合低碳生活,减少纸张的使用量,保护树木; B多使用电子邮箱、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符合低碳生活 ,节约能源,
3、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符合低碳生活 ,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夏天为了节能,把室内空调温度调低一度,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浪费能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D。3. 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 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B. “高铁酱油”中的“铁”指铁单质C. 合理食用加碘食盐能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D. 水垢可利用食醋浸泡后除去【答案】B来源:z&zstep.co%m【解析】【详解】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所以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选项正确;B.“高铁酱油”中的“铁”指物质的组成,即这里的铁
4、指的是铁元素,选项错误;C.缺碘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合理食用加碘食盐能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选项正确;D.水垢中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等难溶性固体,食醋能够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所以水垢可利用食醋浸泡后除去,选项正确,故选B。4.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其可爱的外形深得大家的喜爱。如图是其中一款冰墩墩(材质:硅橡胶;面料:95%聚酯纤维;填充物:100%聚酯纤维;球杆:铝合金),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B. 聚酯纤维属于天然材料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可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D. 铝合金具有耐腐蚀、硬度小、熔点高的优点【
5、答案】C【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硅属于非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C.天然纤维主要是纤维素,燃烧后为黑色粉末状固体,而合成纤维燃烧后为黑色球状颗粒,故可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符合题意;D.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性,熔点低,故铝合金具有耐腐性,硬度大、熔点低的优点,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故选C。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 铜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银白色固体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6、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答案】A【解析】【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B.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即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A。6. 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来源:&中#教网C.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
7、、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 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滴飞溅出来而伤人,故A说法正确;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故B说法正确;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C说法正确;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故D说法错误故选D。7.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了生锈的铜
8、器,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aCO3】。经查阅资料可知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乙图中x的值可能为2B.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中国%&*教育出版网C. 碱式碳酸铜【Cu2(OH)aCO3】中a为2D. 铜是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详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乙图中,29=2+8+18+x,x=1,错误;www.z&zste%*B.铜的相对
9、原子质量为63.55,错误;C.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铜元素、氢氧根、碳酸根化合价分别为+2.-1.-2,则(+2)2+(-1)a+(-2)=0,a=2,正确;www&.zz*s#D.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错误。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8.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 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2H:表示两个氢元素D. 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不表示化合价,错
10、误;www.%zzst&ep#.com*B.甲烷由分子构成,分子式即其化学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分子的个数,正确;C.元素论种类不论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错误;D.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错误;ww#w.zzst&ep.c*om故选:B。来源:zzs%t . 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其中一种工艺的主要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对此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A. X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B. 甲、乙的质量比为11:2C. 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由微观示意图
11、可知:反应前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8个,反应后氧原子2个,氢原子4个,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XCH4。(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详解】A.由分析(1)可知:X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 ,分析正确;B.由分析(2)可知:甲、乙的质量比为,分析正确;来源%:zz#st*ep.co&mC.由分析(2)可知:反应中碳、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不正确;D.反应前有5个分子,反应后有3个分子,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分析正确。故选C。10.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
12、正确或通过实验不能得出该结论的是编号ABCD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探究甲烷的组成中含氢元素MnO2是H2O2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无色酚酞试液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该实验可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天平平衡,可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
13、烧杯,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说明甲烷中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只能说明二氧化锰能将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要想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验证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符合题意。故选D。11. 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6080100溶解度/g21.839.748.847.346.445.144.7A. 20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1.8%B.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变大来%源:zzst&C. 30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通过降温的方式变为饱和溶液D. 80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14、比为45.1:100【答案】B【解析】【详解】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则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小于21.8%,该选项说法正确;B.通过表格数据可以发现,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不是不断变大,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另外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www#%.*C.由于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20时的溶解度,则可以通过降温的方式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8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5.1g,说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5.1g的碳酸钠形成饱和溶液,则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5.1:100
15、,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2. 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NaNO3KNO3B. COCO2C. H2OO2D. H2SO4CuSO4来源:zzstep.c%om【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源:zz&step*.com【详解】 A.NaNO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KNO3,符合题意;B.CO可与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2,不符合题意;C.H2O可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O2和H2,不符合题意;D.H2SO4可与CuO反应生成CuSO4和H2O,不符合题意。故选A。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
16、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方法ANaOH溶液Na2CO3 溶液稀盐酸BCaOCaCO3高温灼烧CCO2CO点燃D稀盐酸稀硫酸加适量Ba(NO3)2溶液,再过滤A. AB. BC. CD. D【答案】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NaOH溶液和Na2CO3 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虽然能把杂质除去,但是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
17、有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少量一氧化碳不会被点燃除去,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来#源&:zzsteD.稀硫酸能与适量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14. NaCl 和 KNO3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 KNO3大B. 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63.9%C. 20时,将 31.6gKNO3溶于50g 水中,可得到 81.6g 溶液D. 将60时 210g KNO3饱和溶
18、液降温至 20,析出KNO3晶体78.4g【答案】D【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根据图示溶解度曲线图可知,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4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中教网C.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1.6gKNO3,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5.8gKNO3,故将31.6gKNO3溶于 50g 水中只有15.8g能够溶解,可得到溶液质量为50g+15.8g=65.8g,选项说法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60时硝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成都市 成都 育才 学校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