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03(重庆专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03(重庆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03(重庆专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3)(重庆专用)化 学 (本卷共24小题,满分70分,与物理合堂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Al-27 Fe-56 Cu-64 Na-23第卷(选择题,共32分)来源:%中*教网一、
2、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气燃烧B光合作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胆矾研碎D钢铁生锈【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A.氢气燃烧,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光合作用,有新物质氧气和有机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钢铁生锈,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来*源%:&2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白菜B面条C牛奶D鱼肉中国教 【答案】B【解析】A.白菜属于蔬菜,富含维生素;B.面条
3、的原料是面粉,面粉中富含糖类;C.蛋类、肉类、奶类中富含蛋白质,牛奶中富含蛋白质;D.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B。3如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该溶液一定不是( )A高锰酸钾溶液B锰酸钾溶液C硫酸钾溶液D碳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高锰酸钾、锰酸钾、硫酸钾、碳酸钾的化学式分别是KMnO4、K2MnO4、K2SO4、K2CO3,结合标签中的残留信息“K”和“O4”,可以看出ABC都有可能,而D中的O下标为3不是4。故选D。42022北京冬奥会完美展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让我们感到生于华夏无比自豪。结合图示及文字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奥运奖牌“同心”的制作原材料
4、是金镶玉,不是纯金属B吉祥物冰墩墩的填充材料聚酯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C奥运火炬用的燃料是氢气,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了零排放D开幕式上奥运五环骨骼铝合金,让五环既坚又轻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A.金镶玉是由多种玉石、金属组成的,属于合金,具有硬度大,耐腐蚀等特点,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聚酯纤维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描述错误,符合题意;C.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是清洁燃料,C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具有硬度大,强度高等特点,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某化肥的包装袋上有如下信息:“白色固体,
5、易溶于水,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的作用,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该化肥最有可能是( )A磷矿粉B碳酸氢铵中国#教育出版%网*C硝酸钾D尿素来源:#中教网*&【答案】B【解析】A.磷矿粉属于磷肥,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故B选项符合题意;C.硝酸钾是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的复合肥,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尿素属于氮肥,但不是铵态氮肥,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中国教&育#出*版网6下列知识总结正确的是( )A溶液汽水、碘酒B有机物C6H12O6.CO2C新能源汽油、潮汐能D不溶性碱Ba(OH)2.Cu(OH)2【答案】A【解析】A.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
6、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汽水和碘酒都属于溶液,故A选项正确;B.一般地,在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中,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C6H12O6是有机物,CO2不是有机物,故B选项错误;C.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汽油不属于新能源,潮汐能属于新能源,故C选项错误;D.氢氧化钡溶于水,属于可溶性碱,氢氧化铜属于不溶性碱,故D选项错误;故选A。7近两年重庆成为了著名的“网红”城市,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健康、绿色的城市形象。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来源&:中*国
7、教育%出版网A用甲醛浸泡毛肚让火锅更鲜类B霉变花生洗净后食用让节约成为习惯C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让生活更便捷D工业废水净化后再排放让江河更清澈【答案】D【解析】A.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不能用甲醛浸泡食品,故选项行为不正确;B.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故选项行为不正确;C.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让生活更便捷,但会产生白色污染,故选项行为不正确;D.工业废水净化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行为正确。故选D。www.zzste*p.#%co&m8下图是小帆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的过程。下列
8、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淀B液体A可能是硬水,液体B一定是软水C该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D操作a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答案】B来源&:*%【解析】A.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促进悬浮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即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操作a为蒸馏,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9截止2022年4月24日,上海这轮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我
9、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医学界专家研究了多种治疗方案,如抗病毒治疗,就是建议利巴韦林();与干扰素联合应用。有关利巴韦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巴韦林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B利巴韦林相对分子质量为244 gC利巴韦林是一种有机物D利巴韦林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A.利巴韦林是由利巴韦林分子构成,1个利巴韦林分子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利巴韦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12+144+165=244,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利巴韦林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
10、:%*中国教育出版网#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而利巴韦林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0在教材粗盐提纯实验中,有以下操作: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溶解时未充分搅拌www.zzs&*te#加热过程中有液体溅出滤液浑浊就蒸发来源&:中教%网转移固体不完整提前撤离酒精灯其中导致氯化钠产率偏低的可能原因是( )ABCD【答案】D来源:&*中教网【解析】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不会影响粗盐的溶解,不影响精盐的产率;溶解时未充分搅拌,氯化钠可能没有完全溶解,会导致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
11、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加热过程中有液体溅出,会导致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滤液浑浊就蒸发,会造成泥沙等进入得到的精盐中,称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大转移固体不完整,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提前撤离酒精灯,会造成获得的精盐中含有水分,称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大。综上所述,导致氯化钠产率偏低的有,故选D。中国#教*&育出版网11将98%的浓酸加水释为20%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必须干燥B将浓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C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D用pH试纸测得稀硫酸的pH为1.5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
12、【解析】A.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必须干燥,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B.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且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一般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液体溅出,往往采取将浓硫酸缓缓地注入水中,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pH试纸测得的数据是整数,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2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击使温度达到了树叶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可进行人工降雨,以隔绝氧气C火灾发生时要紧急疏散火灾周围的人群D生产易燃物的工厂要有良好的静电消除设备【答案】
13、B来源:中教网&%【解析】A.雷击使温度达到了树叶的着火点,满足燃烧的条件,使森林发生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B.扑灭森林火灾可进行人工降雨,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火灾发生时要紧急疏散火灾周围的人群,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生产易燃物的工厂要有良好的静电消除设备,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错误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海绵吸水分子间有间隔B“二手烟”会危害健康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D金刚石、石墨、C60
14、和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A【解析】A. 海绵中的小孔,肉眼是可见的,海绵吸水,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B. “二手烟”会危害健康,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正确;C. 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稳定性,结构决定了性质,是因为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此选项正确;D. 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此选项正确。故选A。14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黄金的锌铜合金(俗称黄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稀盐酸鉴别黄金与黄铜B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15、2价C黄铜熔点比铜、锌的熔点都低D该过程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答案】B【解析】A.黄铜是锌铜合金,稀盐酸与金不发生反应,和锌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加入稀盐酸,黄铜会有气泡产生,黄金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A说法正确;B.氧元素显-2价,设铜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0,则x=+1价,故选项B说法错误;C.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黄铜熔点比铜、锌的熔点都低,故选项C说法正确;D.碳酸锌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木炭与赤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夺取了氧化锌、赤铜中的氧,该过程体现了木炭的
16、还原性,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B。15对比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来源#:*zzstep&.comA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O2含量高低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铁钉生锈是否与水有关D人吸入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的比较【答案】C来源:zzstep.co&%#m【解析】A.碘不溶于水,而溶于汽油,故实验呈现的不同现象能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空气和氧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反应的现象不同,所以可用图探究O2含量高低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C.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水接触,与氧气隔绝,不
17、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比较人吸入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6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向一定量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已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B来源&:中*#教网CD来源#*:中教网【答案】C【解析】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质量先增大,随温度下降逐渐减小,恢复至室温时,由于水分减少,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小,不会变为0
1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中钠离子数目先增大,随温度下降逐渐减小,恢复至室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等,由于水分减少,溶液中钠离子数目比反应前减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下降,恢复至反应前的数值,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pH值越大,所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考前 名师 押题 金榜 03 重庆 专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