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鲁教版总复习学案-第二单元第二节物质的组成与构成.docx
《2022年中考化学鲁教版总复习学案-第二单元第二节物质的组成与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鲁教版总复习学案-第二单元第二节物质的组成与构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2分子和原子分子原子概念保持物质_化学性质_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变化中的_最小_粒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_可以_再分在化学变化中_不可_再分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很小_。可解释的现象:1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 kg 。分子、原子总是在_不断运动_,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可解释的现象为物质的扩散、远处闻到气味、物质的溶解、蒸发、沸腾等。分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_间隔越大_。可解释的现象为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解释的现象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固态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分子相同等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组成新物质的分子物质变化微观解释物理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发生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的过程3.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3)离子符号的意义(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构成微粒间的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粒子符号表示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S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用离
3、子符号表示,如S2-相互转化关系阳离子原子阴离子1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的大。()2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3相同的原子只能构成相同的分子。()4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5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6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由性质推实例)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实例:_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2分子之间有间隔。实例:_气体容易被压缩_。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实例:_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更快_。“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
4、正确。平时看到的“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1原子失去电子带负电荷。()2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时,“1”通常省略不写。()3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4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5同种元素的离子和原子化学性质相同。()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吗?提示:离子带电荷,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质子、电子。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1)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核内质子数_核外电子数_。(3)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鲁教版总 复习 第二 单元 物质 组成 构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