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测考点06-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教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测考点06-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测考点06-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Fe56,Zn65。一、溶液基本概念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组成及其特征: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3.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物质有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等。(2)溶于水吸收大量热的物质有硝酸铵等。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
2、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注意:用汽油洗掉油污是溶解作用,形成溶液;用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 溶液的质量之比。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
3、质的质量分数=100。3.溶液的稀释问题(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溶质”或“溶剂”)。(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三、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指的是在 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 质量。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为g。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因素:(1)内因:溶剂种类、溶质种类。(2)外因是温度。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
4、NO3。(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5.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20)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溶解度(g/100g H2O)大于10g10g-1g1g-0.01g小于0.01g6.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是指气体物质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一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分数来表示,单位是L。7.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因素:温度、压强。(1)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2)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四、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用横坐标表示
5、温度,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绘制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_。(3)溶解度曲线的坡度(斜率)越大,说明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_(填“大”或“小”);曲线的坡度(斜率)越小,说明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_(填“大”或“小”)。2.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 (1)曲线上的点: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饱和溶液。(2)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过饱和且有部分晶体。(4)两曲线的交
6、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例1.(溶液的形成,溶液的特点)1.1.(2019辽宁葫芦岛)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白糖 B.泥沙 C.牛奶 D.花生油 【答案】A【解析】A白糖能溶于水,把少量白糖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B泥沙不溶于水,把少量泥沙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C牛奶不溶于水,把少量牛奶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D花生油不溶于水,把少量花生油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故选:A。1.2.(2019四川眉山)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A.NaOH B
7、.NH4NO3 C.浓硫酸 D.NaCl 【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错误;C.浓硫酸加到水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D。例2.(溶质质量分数)2.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解:9.8% 【解析】设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98%=(900g+100g)x ; x=9.8%。例3.(溶解度曲线,涉及计算时常用守恒法和比例方程法)3.1.
8、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液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2)50时,在100g水中放入50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若将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_。(4)将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解:(1)10 g(2)28.6%(3)丙 (4)乙甲丙【解析】(1)由图可知,30 时,丙的溶解度为10 g。(2)5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所以该温度下将50 g乙加入100 g水中,不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9、0%28.6%。(3)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饱和溶液升温时,有晶体析出。(4)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得到10时的饱和溶液,由于1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所以该温度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降温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10 时甲的溶解度较50时丙的溶解度大,所以1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0 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
10、大至小的顺序为乙、甲、丙。3.2.(2019安徽)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60溶解度/gKNO320.931.645.8110NH3705644.520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答案】C【解析】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故B
11、错误;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NH3是气体,NH3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故选:C。思考:将60 100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的晶体是多少?(列出计算式即可)变式训练:1.(2019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答案】C【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
12、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2019湖南郴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答案】A【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错误;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
13、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的水溶液,水作溶剂,故错误。故选:A。3.(2019潍坊)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 B.白醋 C.医用酒精 D.冰水混合物【答案】D【解析】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白醋是乙酸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医用酒精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4.(2019青岛)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硝酸钾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答案】C【解析】溶液是均
14、一、稳定的混合物,硝酸钾、蔗糖和酒精均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B.D不符合题意;花生油不溶于水,加水后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C符合题意。5.(2019衡阳)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食醋 C.生理盐水 D.牛奶【答案】D【解析】碘酒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A错误;食醋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错误;生理盐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错误;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D正确。6.(2019黑龙江龙东)实验室需配制50g 6%的NaCl溶液。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药
15、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B.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答案】C【解析】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以防止污染试剂,A对; B.药匙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小颗粒固体,加速溶解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B对; C.量取液体时使用量筒,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C错; D.该题为定量称取,先在右盘放砝码或拨动游码,在称量过程中不再改变,向左盘中加药品至天平平衡,完成称量。正确操作应为继续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D对; 故选:C。7.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
16、U形管B液面降低了一些,A液面上升了一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烧碱 B.硝酸铵 C.食盐 D.生石灰 B【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后,吸收热量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与锥形瓶相连的U型管内压强也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U型管内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8.(2019郴州)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A.CaO B.NaOH C.浓H2SO4 D.NH4NO3【答案】D【解析】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的热,使水温度升高,NaOH溶于水后使水温度升高,浓H2SO4 放入水中,使水温度升高,NH4NO3 固体溶于水使水温度降低,故D选项符合题意。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一轮 考点 精讲精测 06 溶液 溶解度 曲线 教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