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大附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大附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大附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选择题(共10分)注意: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选项的序号涂黑。1.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但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B.氧气是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气体,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符合题意;C.空气中稀有气体含量较少,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且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2、稳定,不符合题意。故选B。2.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 炭黑制墨B. 粮食酿酒C. 胆矾炼铜D. 燃放烟火【答案】A【解析】【详解】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胆矾炼铜,产生新物质铜,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3.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 汞B. 水C. 氯化钠D. 金刚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正确;C
3、.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B。4. 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g。现称取3.6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转移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故10gmL水就能溶解3.6g氯化钠,加入50mL水,加水过多,会使蒸发的时间过长,故加水应适量,不符合题意;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
4、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蒸发时,应用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转移时,应用玻璃棒进行转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5. 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氧化物B.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C【解析】【详解】A.芹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5:10:5,故选项说法错误;C.芹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
5、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8:1:8,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 我国科学家利用ZnGa2O4作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 反应前后ZnGa2O4的化学性质不变C. 这一转化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答案】A【解析】【分析】该反应是氢气与二氧化碳在ZnGa2O4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CH4和H2O,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在该反应中生成物CH4和H2O都属于化合物,
6、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已知ZnGa2O4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故其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此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又知甲烷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水还可分解生成氢气,故这一转化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此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此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 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B. 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C. 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7、种类不变D. 微粒观: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A.结构观: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也不同,选项A正确;B.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选项B正确;C.守恒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选项C正确;D.微粒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D不正确。故选D。8.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HCO3和NaCl均可用于食品加工B. 使用可降解塑料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C. 尿
8、素作为化肥使用,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D.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所以NaHCO3和NaCl均可用于食品加工,选项说法正确;B.废弃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所以使用可降解塑料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选项说法正确;C.尿素含有氮元素,作为化肥使用,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选项说法正确;D.当今社会,化石能源还是人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停止开发和使用,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9. 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
9、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B.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碱性C.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据图可知,随着不断滴入溶液,溶液的pH逐渐变小,即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酸性逐渐变强,故应该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此选项表述正确;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烧杯内溶液呈碱性,此选项表述正确;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说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
10、钠恰好完全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说明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盐酸,故此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由两种,微粒有水分子、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4种,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10.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鉴别NaOH溶液和NH4NO3溶液:取样,分别加适量水B. 分离MgCl2和NaCl的混合固体:加适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加入过量CaCO3,充分反应后过滤D. 比较FE.Cu金属活动性:将FE.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答案】C
11、【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硝酸铵固体溶解吸热,但分别向其溶液中加水时无明显现象,故此方案不正确;B.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无法达到分离两种固体的目的,此方案不正确;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碳酸钙通过过滤可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达到完全除去盐酸而又不会带来新杂质的目的,此方案正确;D.铁和铜都比银活泼,都可以从硝酸银中置换出银,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此方案不正确。故选C。【点睛】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1. 用化学用语回答:(1)氢元素_;(2)氯化亚铁_;(3)铵根离子_。【答案】(1)H (2)FeCl2 (3)NH4
12、+【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元素符号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并大写表示。故氢元素表示为:H。【小问2详解】氯化亚铁是氯离子和亚铁离子构成的,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在左边,非金属元素在右边。故氯化亚铁表示为:FeCl2。【小问3详解】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种类标在符号的右上角,且数值在前,种类在后,若数值是1,常省略不写。故铵根离子表示为:NH4+。12. 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铝化学性质活泼,而铝制品表面通常不作防锈处理,是因为铝易氧化形
13、成致密的_(填化学式)保护膜。【答案】(1)26.98 (2)失去 (3)Al2O3【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小问2详解】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小问3详解】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13. 仔细阅读某试剂瓶上的标签,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过氧化氢溶液的一条化学性质_;(2)过氧化氢在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较稳定;(3)若配制100mL
14、3.3%(密度近似为1g/cm3)的过氧化氢溶液,则需要取该溶液_ mL与适当体积的水混合。【答案】(1)遇光、受热易分解 (2)酸性 (3)10【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过氧化氢在pH为3.5-4.5时较稳定;遇光、热易分解属于过氧化氢溶液的化学性质;【小问2详解】过氧化氢在pH为3.5-4.5时较稳定,pH小于7,显酸性,即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小问3详解】设需要该溶液的体积为v,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100mL1g/cm33.3%=v1.1g/cm330%v=10cm3=10mL。14.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吉林省 长春市 朝阳区 附中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