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二二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化学试题(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N:14 Cu:64 Na:23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中%国教&育出版网1.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2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出舱活动。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机械臂组合和测试B. 太阳帆板展开C. 燃料燃烧D. 太空行走【答案】C【解析】【详解】A.机械臂组合和测试,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属
2、于化学变化B.太阳帆板展开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C.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太空行走属于机械运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2H:表示两个氢元素B. 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CO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 2C2H5OH:表示两个乙醇分子【答案】D【解析】【详解】A.2H:表示两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B.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C.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3、D.2C2H5OH:表示两个乙醇分子,符合题意;故选D。3.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种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相同周期www.%zzstep*.comB. 粒子甲、丙是原子,粒子乙是阳离子C. 甲、乙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 乙与丙可以构成化学式为MgS的物质来%源:中教网#*【答案】C【解析】【详解】A.甲是钠原子,核外三个电子层;乙是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电子形成的,则镁原子的核外是三个电子层;丙是硫原子,核外三个电子层;则甲、乙、丙三种粒子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正确。B.甲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乙质子数=12,
4、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丙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正确。C.甲为钠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乙是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得到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错误。D.乙是镁离子,丙是硫原子;镁显+2价,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易得到2个电子,硫显-2价,则镁元素与硫元素可以形成化学式为MgS的物质;正确;故选C。4. 2021年夏天,河南暴雨,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暴雨不仅会让人民遇险,还可能破坏城乡的自来水管网系统、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会随着洪水传播扩散,给
5、人民健康带来巨大隐患。因此聊城市多县市区都进行了地下水管道升级改造,使雨污分离、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变为软水B. 江河、湖泊等中的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后,还要杀菌消毒才可以变成生活用水C. 地下水、雨水经过过滤操作净化后得到的是纯水D. 当污水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B.江河、湖泊等中的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后,还没有除去细菌病毒,所以还要杀菌消毒才可以变成生活用
6、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熟石灰与污水中的酸性物质反应而除去,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来源:zzst&ep.c#om%【解析】【详解】A.过滤时要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地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该选项实验操作正确;www.#zzst&e*B.读取液体体积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而图中是仰视读数,该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C.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浸入试剂中,防止污染试剂,该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
7、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故选A。6.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A.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的B. 工厂锅炉将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做完饭菜后,关闭天然气阀门与森林失火,伐掉树木开辟隔离带灭火原理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不正确;B.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再燃烧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故正确;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8、,不利于灭火,故不正确;D.关闭燃气阀门,燃气灶火焰随即熄灭,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森林灭火时,伐掉树木开辟隔离带,也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两者灭火原理相同,故不正确。故选B。7.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A. 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B.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答案】D【解析】【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其他气体,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9、;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不是质量分数,说法错误;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小,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说法错误;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说法正确;故选D。来%#源*:中&教网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 汽油除去油污和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相同,都是形成溶液C.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 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
10、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汽油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原理不同,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各种微粒并以几乎相同的速度运动着,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如可通过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通过改变温度,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9. 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枸橼酸(C6H8O7)能使头发柔
11、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枸橼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1个枸橼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4个氢分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来源:中教网B. 枸橼酸属于无机物C. 枸橼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枸橼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答案】C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1个枸橼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枸橼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枸橼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7)=9:1:14,因此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枸橼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12、为(126):(18):(167)=9:1:1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 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B. 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参加反应的X与Y的微粒个数比为1:1D. 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来源:zzste#%【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关键在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详解】A.催化剂的定义为: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
13、&网*%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肯定发生了改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各微粒的个数比等于计量数之比为6:4:5:6,所以反应中分子数目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C.根据化学方程式,各微粒的个数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参加反应的X与Y的微粒个数比为6:4,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一氧化氮中氮元素为+2价,氨气中氮元素为-3价、氢元素为+1价,反应后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并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故选A。www.zzs*tep.&com11. 小威同学在构建“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如图
14、所示。下列对物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a为H2SB. c为SO3C. d为H2SO3D. g可能为Na2SO4【答案】B【解析】【详解】A.a点对应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a可以为H2S,故选项说法正确;B.c点表示的是一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4价,所以b对应的物质是SO2,故选项说法错误;C.d点表示的是一种含氧酸,其中硫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所以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是H2SO3 ,故选项说法正确;D.g点表示一种盐,硫酸钠属于盐,且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因此g可能为Na2SO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15、B。12. 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 XYZB. ZYXC. Z加入到稀硫酸中也会有气泡放出D. XY、ZY【答案】A【解析】【分析】金属活动性性较强的金属能与酸反应,并置换出氢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详解】在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的实验中,根据第1.2个试管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XHY,根据第3.4个试管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YAgZ,综合四个现象可得出:XHYAgZ,Z是氢后金属,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气泡放出,故选A。13. 归纳总结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
16、全正确的是A性质与用途B化学与农业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对饮用水杀菌消毒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如果庄稼的茎长得不好,可施用钾肥波尔多液可用于农作物杀菌C化学与环境D健康与安全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若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可以对饮用水杀菌消毒,错误;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www.#zzst&e*不符合题意;B.钾肥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故如果庄稼的茎长得不好,可施用钾肥,正确;波尔多液
17、是常用的农作物杀菌剂,正确。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错误;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正确。不符合题意;D.缺铁会导致贫血,故若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正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清洗煮熟后,也不可继续食用,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4.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C鉴别HCl溶液和H2SO4溶液分别滴加BaCl2试液D鉴别羊毛线与蚕丝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A. AB. BC. CD.
18、 D【答案】D【解析】【详解】A.通过足量灼热铜网,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可除去氧气,不符合题意;B.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C.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盐酸和氯化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均是蛋白质,均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气味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故选D。15.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聊城市 阳谷县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