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6)-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6)-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6)-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6)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选题1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B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C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不同D因为电子层数不同,所以钠元素和锂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在的周期不同2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Bt1时刻,甲和丁的质量比为57C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 g,如果再增加20 g甲,则
2、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D若丙是Cu、丁是CO2,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碳单质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空气中CO2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CCO2中混有少量CO可通过燃烧除去DCO和C均可用于冶炼金属4化学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探究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开始时,倾斜Y型试管,使10mL10%盐酸(足量)与CaCO3固体充分接触,试管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至t1时,两个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都是0.44gB用足量稀硫酸代替上述盐酸,所得曲线与图-2中的相同C相同条件下,粉末状CaCO3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比
3、块状的慢D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上述实验,则t1时测得的气压大于P15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用途性质A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硬度大B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质软,深灰色C纯氧用于医疗急救给病人输氧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CO2用作气体肥料参与光合作用AABBCCDD6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 和CO2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C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D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7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在空气中充分
4、灼烧B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C处理实验室制取CO2的酸性废液: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大理石,充分反应后过滤D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成分:加入无色酚酞溶液8科学家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与氢气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用金属钌催化将其转化为新能源甲醇,同时有水生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金属钌的性质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O2CH3OH+H2OD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9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
5、能溶于水;CO2不能燃烧,CO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作绿色植物的气体肥料;CO用于冶炼金属D危害:都没有毒性,CO还会造成温室效应10C、CO和CO2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关于C、CO和CO2有以下说法: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一氧化碳在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性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单质不全由原子构成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变化过程为物理变化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通过化学反应,三者可实现如下转化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11已知:NaHCO3+HClNaCl+CO2+H2O,甲中盛放的溶液是足量的。如图所示,
6、在乙瓶中放入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在A处缓缓地持续通入气体X,当关闭阀,打开阀后,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当打开阀,关闭阀后,乙瓶中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则甲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B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则甲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浓硫酸溶液C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多个实验合为一体,对比性强D若气体X为干燥的二氧化碳,则甲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水12如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储气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B取用气体时,通过控制止水夹a
7、、b,可将气体顺利排出C气体被储存在下面的集气瓶里,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D该装置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二、填空题1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1)有人认为,两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同种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2)两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举例 _。(3)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14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_。(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_。(4)有毒气参加的非化合反应_。15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
8、事例填写下表物质有利的一面(用途)不利的一面(危害)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金属氧化锈蚀一氧化碳_二氧化碳_16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甲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_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_ 周期。(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乙中用到的碳单质是 _ ;图丙中用到的碳单质是 _ ;图丁中用到的碳单质是 _ 。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_ 。(3)CO和CO2是 _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 。CO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三、简答题17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
9、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 (任意写一点)。(2)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_,二是_,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3)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_C2H44_。18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g,现将75mL的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盐酸的量/mL252525生成气体的质量/g2.2m1.1试求:(1)m的
10、值是_g(2)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_四、实验题19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图乙表示的是A、C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为 _ (2)C的用途之一为 _ (3)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可能为 _ (4)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0某同学为验证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提示: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1)按上面连接好装
11、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目的是 _ 。(3)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A中出现浑浊,E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填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 _ 又有 _ 。(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_ 。参考答案1C【解析】A、水由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1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与2个氧原子构成,即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B、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即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
12、类不同,选项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组成的单质,但其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相同,选项错误;D、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锂原子的电子层数为2,由于电子层数不同,所以钠元素和锂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在的周期不同,选项正确,故选C。2D【解析】A.反应前后甲、乙占比减少是反应物,丙、丁占比增加是生成物。正确。B.反应前后甲从40%变为0%,减少40%。丁从17%(100%-40%-21%-22%=17%)变为39%增加22%。所以t1时刻,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0%):(17%+22%2)=5:7,正确。C.反应后的乙质量占比为100%-54%-39%=7%。若反应前物质总
13、质量为100 g,则40g甲恰好与21g-7g=14g乙恰好反应,反应后剩余7g乙。7g乙恰好能与20g甲完全反应,所以如果再增加20 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正确。D.参加反应的甲、乙、丙、丁的质量比为:(40%-0):(21%-7%):(54%-22%):(39%-17%)=20:7:16:11,如丙为铜、丁为二氧化碳, 铜和二氧化碳的系数之比为:,推测该反应为 ,甲为氧化铜、乙为二氧化碳,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故选D。3C【解析】A、碳单质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A选项正确;B、CO2属于温室气体,空气中CO2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选项正确;C、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
14、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燃烧法除去一氧化碳,若考虑通入氧气使一氧化碳能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但无法控制氧气的用量,另外也存安全问题,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故C选项错误;D、CO和C都有还原性,均可用于冶炼金属,故D选项正确;故选C。4D【解析】A、由图2可知,t1时,两试管中的压强不相等,所以产生气体的质量是不同的,选项A错误。B、用足量的稀硫酸代替盐酸,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从而阻止反应的发生,所以不能得到相同的曲线,选项B错误。C、由图2可知,相同时间下,粉末状的产生的气压大于块状的,即相同时间下,粉末状的生成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一轮 复习 单元 检测 氧化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