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专题1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专练).docx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专题1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专题1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专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6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1(2020福建省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B除去水中的色素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C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蒸发、结晶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答案】B【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也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原试剂,不符合
2、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C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即得到含有MgCl2、CaCl2等可溶杂质的食盐,所给方法中缺少过滤步骤,不符合题意;D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鉴别铵态氮肥时应该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0广东广州)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 g。现称取3.6 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转移【答案】B【解析】A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即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故10 gmL水就能
3、溶解3.6 g氯化钠,加入50 mL水,加水过多,会使蒸发的时间过长,故加水应适量,不符合题意;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蒸发时,应用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转移时,应用玻璃棒进行转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0广东省卷)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试管中CH4不纯C在螺旋状细铁
4、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至快燃尽时,将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加热时铁丝可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铁锈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为氢气【答案】B【解析】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分别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银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前,需要验纯,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
5、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试管中CH4不纯,符合题意;C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加热时铁丝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的不是铁锈,不符合题意;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不一定为氢气,还可能是甲烷,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0上海市)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答案】C【解析】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温度不同,其他的变量控制相同,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故选C。5(2020陕西省卷)下列各组实验方法
6、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向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各放入一根镁条,观察现象B检验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和氧化铜高温加热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固体颜色及石灰水的变化C除去Na2CO3中的NaCl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D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答案】B【解析】A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向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各放入一根镁条,观察现象,镁和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都反应,说明镁比铜、银的活动性都强,但不能证明铜、银的强弱,选项错误;B碳和
7、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检验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和氧化铜,高温加热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固体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固体中含有碳和氧化铜,选项正确;C除去Na2CO3中的NaCl,加入过量CaCl2溶液,会将需要保留的碳酸钠反应掉,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D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铁钉在盛有干燥空气的试管中,因没有水不能生锈,证明铁生锈需要水,在盛满水的试管中没有氧气,铁钉不生锈,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但缺少铁、氧气、水三种物质接触,铁生锈的对照试验,不能得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论,选项错误。故选B。6(2020天津市)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
8、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锌粒B水氧化钙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答案】C【解析】A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A不正确;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B不正确;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平底烧瓶中的压强,气球变大,故C正确;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D不正确。故选C。7(202
9、0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检验装置气密性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探究温度对溶质溶解快慢的影响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B【解析】A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也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C图中实验,除温度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可探究温度对溶质溶解快慢的影响,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D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10、,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故选B。 8(2020湖南常德)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根本依据是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_。【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11、序号实验设计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1)“实验设计”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填物质名称)代替;(2)“实验设计”的具体内容是_。(3)“实验设计”的目的是_。【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反思交流】(1)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填字母序号)。A 设计对比实验B 控制实验条件C 获取事实证据D 逻辑推理判断(2)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方法是_(任写1条)。
12、【答案】(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前三种体现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答出一种即可,后三种体现能量变化的宏观现象不写不扣分);(2) 不能;(3)a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任写一种猜想即可);【实验设计】(1)稀盐酸(或稀硫酸、磷酸等其它非氧化性酸均可);(2)向第二朵纸花喷水;(3) 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表述为“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等实验结论形式的不给分);【实验结论】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不变红变红;【反思交流】(1)ABCD ;(
13、2)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 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 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回答到利用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酸碱的化学性质、反应体系温度变化为依据进行判断即可;也可完整表述出化学原理、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解析】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无法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提出猜想根
14、据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推知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实验设计(1)稀盐酸、稀硫酸等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分析整个实验可知,“实验设计”是要验证水能否使置换变色,故具体内容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3)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是要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结论实验设计中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中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反思交流(1)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
15、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获取事实证据、逻辑推理判断等故选ABCD;(2)氢氧化钠显碱性,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氯化钠和水,此过程中放出热量,可依据以上设计实验如下: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 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 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合理即可)。 9(2020吉林省卷)结合某校师生线上“互动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的化学性质。(实验用品)教师用品:NaCl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CaCl2溶液、KNO3溶液等。学生用
16、品:洁厕灵(主要成分稀盐酸,不考虑其它成分)、Ca(OH)2溶液(用生石灰干燥剂制备)、纯碱(Na2CO3)溶液、小苏打( NaHCO3)溶液、注射器、废塑料瓶、吸管等。(互动探究)探究目的探究过程主要现象解释或结论探究一: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教师实验:向分别盛有NaCl溶液、Na2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加_溶液所加溶液遇NaCl溶液不变色,遇Na2CO3溶液变红色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探究二: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能否与某些酸溶液反应学生实验:有_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能与某些酸溶液反应探究三:Na2CO3溶液能否与某些_溶液反应学生实
17、验: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_探究四:Na2CO3溶液能否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教师实验:(1)取少量KN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2)取少量CaCl2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1)无明显现象(2)_Na2CO3溶液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拓展延伸)“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下列物质的利用,正确的是_。A“探究一”中剩余溶液的混合液,可用于检验“探究二”中洁厕灵是否过量B“探究二”中生成的这种气体,可以作为气体肥料C“探究三”中生成的这种固体,可以作食品干燥剂D“探究四”中剩余溶液的混合液,可以除去NaNO3溶液中混入的Ca(NO3)2【答案】酚酞;气泡(或气体
18、);碱 ; ;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沉淀);AB 【解析】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互动探究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探究目的探究过程主要现象解释或结论探究一: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教
19、师实验:向分别盛有NaCl溶液、Na2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所加溶液遇NaCl溶液不变色,遇Na2CO3溶液变红色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探究二: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能否与某些酸溶液反应学生实验:有气泡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能与某些酸溶液反应探究三:Na2CO3溶液能否与某些碱溶液反应学生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探究四:Na2CO3溶液能否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教师实验:(1)取少量KN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2)取少量CaCl2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1)无明显现象(2)产生白色沉淀(或产生
20、沉淀)Na2CO3溶液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拓展延伸A“探究一”中剩余溶液的混合液中含有碳酸钠,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可用于检验“探究二”中洁厕灵是否过量,故A正确;B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则“探究二”中生成的这种气体,可以作为气体肥料,故B正确;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钙不溶于水,不吸收水分,则“探究三”中生成的这种固体,不能作食品干燥剂,故C不正确;D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探究四”中剩余溶液的混合液中含有硝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
21、钠,可以除去NaNO3溶液中混入的Ca(NO3)2,但引入了杂质,故D不正确。故选AB。 实验方案的评价9(2020贵州毕节)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选项预期目的做法A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B制取纯净液态氧气将液态空气升温使N2逸出C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加水溶解、过滤D检验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A【解析】A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量的氧化铜不溶于水,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B将液态空气升温,氮气的沸点低,N2先逸出,氮气逸出后,液氧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
22、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和氯化钾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20辽宁抚顺)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操作方法A鉴别生理盐水和水分别闻气味B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C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观察颜色D除去CuSO4固体中混有的Cu(OH)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答案】B【解析】A生理盐水和水都没有气味,闻气味无法鉴别,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化学 考点 专题 16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