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必练题型聚焦卷06题型六实验探究题.docx
《2022年中考化学必练题型聚焦卷06题型六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必练题型聚焦卷06题型六实验探究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化学中考必练题型聚焦题型六实验探究题类型1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www.z&zstep%.com#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BaCl2.FeCl3.Mg(NO3)2.Na2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并解答相关问题。(1)分析上图可知,固体混合物中不含的物质是_,加入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提出问题】过滤所得无色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I:NaCl、Mg(NO3)2。猜想:NaCl、BaCl2。猜想:NaCl、Na2SO4。猜想:NaCl、Mg(NO3)2._。猜想V:NaCl、Mg(NO3)2.BaCl2。
2、【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结论和反思】(2)根据探究结果可知猜想_成立,操作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操作的现象为“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则该实验探究设计存在不足,因为这种情况下无法判断猜想_和猜想_哪个成立。2.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
3、氢气。【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2)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3)氢气与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收集证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进行了实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www.zzstep*.&com(2)反应前装置C中的药品为_溶液。(3)反应后E中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实验结论】(4)猜想_正确。
4、来源:zzstep.*%com【实验反思】(5)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装置进行了简化,只用右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干燥的凉烧杯内壁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应补充的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类型2 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来源:zzstep.&co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气体与水或盐的反应)。(1)先向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盐酸,关闭活塞,振荡,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气球变大。再将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广口瓶中,关闭活塞,振荡,发现气球明显变小,同时在广口瓶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_
5、。ww*w.zz&(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广口瓶中的溶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广口瓶中的溶液含有哪些溶质?【交流讨论】小明取广口瓶中溶液少量加入试管内,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由此他得出结论:广口瓶中溶液的溶质组成为Na2CO3.NaCl、CaCl2。大家一致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理由是_。后经大家讨论,达成共识,对广口瓶溶液中溶质组成的判断只有两种结论,结论一组成为_两种溶质,结论二组成为_三种溶质。(3)【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广口瓶中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结论一是正确的向步骤所得的溶液中加_【反思讨论】第步加入试剂过量的
6、作用是_。4.小晨同学从课外读物中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可能有C.CO、Na2CO3.Na2O。于是设计实验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2H2O=2NaOH+H2;CO通入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提出问题】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有哪些?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猜想假设】猜想一:产物中一定有C。猜想二:产物中一定有CO。猜想三:产物中一定有Na2CO3。猜想四:产物中一定有Na2O。【实验验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_;装置C的作用是_。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待钠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中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有黑色不溶物猜想_正确(2)将实验(1)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_猜想三正确(3)_猜想二正确【反思与评价)】小晨同学向实验(2)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于是得出结论: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一定产生Na2O。该结论是否严谨?_(填“是”或“否”),理由是_来源:zzs%t&ep.#com _。类型3 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5.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设计与实验】同学们分
8、别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于4支试管中,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一中,同学们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2)实验二中,当小婧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_(填化学符号)。(3)实验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四中,小辉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得出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总结出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碳酸钠能与_反应、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碱反应、能与某些_反应,其水溶液呈_(填“酸”“碱”或“中”)性。【反思与提高】中国&教育%出版网(5)小亮在完成实验三时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小明发现草木
9、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在组成上与碳酸钠有相似之处,于是对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检验,其实验操作是_,现象是产生气泡。草木灰是一种常用的钾肥,不能与_混合施用。6.同学们在研究氧气性质时,进行了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_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NO2)也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查阅资料】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
10、大于氧气的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成_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带火星的木条_。中国#教&育%出版网【实验结论】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反思与评价】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来源:zzst*ep.%com _。【实验改进】如图2所示,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在图1中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接冷却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_步骤:取出图中U形管,恢复到室温,待U形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形管中_NO2具
11、有助燃性【拓展】已知镁在二氧化氮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类型4 有关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的探究7.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研究课题。【知识回顾】用图1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1)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_(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实验探究】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入过量10%稀盐酸,浸泡。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3)写
12、出铁锈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4)推测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氯化铁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所致。现进行如下3个实验(持续10小时,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设计实验I的目的是_。综合分析上述3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 _。【拓展延伸】研究水样的pH、水中溶解氧浓度与钢铁腐蚀速率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如下资料。(5)图2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_。中国教育出#版网&*%(6)图3表示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当溶解氧浓度超过20mLL-1时,钢
13、铁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对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2)现象的红色物质为铜,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3)收集逸出的无色气体,经检验具有可燃性,该气体为_(填化学式),说明氯化铜溶液显_性。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查阅资料】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褐色的Cu(OH)Cl。(4)取杯底的白色沉淀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变成褐色,说明白色物质为氯
14、化亚铜。该变色反应的产物只有Cu(OH)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问题】氯化亚铜的生成与反应条件有关吗?【作出猜想】猜想: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猜想:与反应的_有关。【实验探究】【拓展与思考】氯化亚铜是不是反应生成的铜与溶液中的氯化铜发生反应Cu+CuCl2=2CuCl生成的?可用试管取15%的氯化铜溶液,向其中加并加热的方法来验证。来&源:中教#*网类型5 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究9.在探究酸、碱、盐性质活动中,小揭同学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即认为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学霸小阳同学却不同意此观点。【提出问题】在溶液中,NaHCO3和NaOH没有发生反应是
15、真的吗?【猜想假设】小阳的猜想:NaHCO3和NaOH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小空的猜想:NaHCO3和NaOH在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小港认同小空的猜想,也同意小揭的观点,他们共同的依据是NaHCO3和NaOH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无法交换成分,不满足_发生的条件。下面是小阳同学带领其他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的过程。【查阅资料】(1)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在水中能解离出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2)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进行实验】中国%*教育出版网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许NaH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取少许NaHCO3于试管中,滴入CaCl
16、2溶液?将实验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在一起产生白色沉淀【解释与结论】(1)实验中实验现象“?”是_,因为Na+、HCO3、Ca2+、Cl四种离子能共存于溶液中。(2)分析实验结果,获得以下结论:A.实验中生成的沉淀为_(填化学式);B.小阳的猜想成立,反应的方程式为_。【总结拓展】(1)两种溶液混合,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_(填“一定没有”或“不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2)很多不能共存的离子对都是阴阳离子不共存,如:H+OH_(填符号,下同),Ag+ClAgCl。而该实验却出现一个“怪胎”,即阴阴离子不共存:HCO3+OH_+H2O,让人大开眼界。来源:zzstep%.c#o*&m10.同学们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题型 聚焦 06 实验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