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考向12燃烧与灭火(重点、难点).docx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考向12燃烧与灭火(重点、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考向12燃烧与灭火(重点、难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向12 燃烧与灭火例1(2021海南中考真题)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答案】B【解析】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容易触电,应先关闭电源,A错误;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B正确;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会加剧火势,C错误。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错误。故选B。例2(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B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来#源:zz*st%C
2、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答案】C【解析】A.对比,白磷均不能燃烧,不能得出物质燃烧需要跟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B.对比,中白磷不能燃烧,中白磷能燃烧,但是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温度和是否与氧气接触,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对比,中白磷不能燃烧,中白磷能燃烧,得出物质燃烧需要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D.细铁丝的着火点太高,热水的温度无法满足,得不出相同的实验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例3(2021辽宁沈阳中考真题)有关燃烧与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会燃
3、烧B隔绝氧气可以灭火www#.zzs*tep.c%omC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温度达可燃物着火点就能燃烧【答案】B【解析】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可燃物接触氧气,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故错误;B.因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所以隔绝氧气能够灭火,故正确;C.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温度达可燃物着火点不一定燃烧,故错误。故选B。例4(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燃烧、灭火与人们的
4、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zzste%p.c&*omA高楼起火,迅速坐电梯逃生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蜡烛火焰可用嘴吹灭,是因为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D白磷保存在水中,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缓慢氧化引起自燃来#%源:中教网&【答案】D【解析】A.高楼起火,可能会断电,坐电梯逃生,会引发更大的危险,不符合题意;B.图书、档案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因留下痕迹而损坏图书,不符合题意;C.蜡烛火焰可用嘴吹灭,是因为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达到了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白磷保持在水中,隔绝了氧气,防止缓慢氧化引起自燃,符合题意。故选D。例5(2021湖南郴州
5、市中考真题)下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有毒,且燃烧时产生的P2O5对环境有污染。来源:zzs*te%(1)对比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2)图2和图1相比,图2的优点是_;已知,请写出P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图3中“水火相容”的壮观景象给我们启示,灭火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_。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4)“纸火锅”是用纸来代替铁锅,纸不会燃烧的原因是_。(5)经上述实验探究,请预测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_。【答案】(1
6、)需要氧气 (2)防止污染大气 (3)C (4)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5)加水密封保存(或保存在水中) 【解析】(1)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但是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2)图2与图1相比,图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会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和水反应生成磷酸,则五氧化二磷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磷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覆盖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不符合题意; 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会加速空气流通,增加氧气的含量,使火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C.图书馆内图
7、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因留下痕迹,而损坏图书,符合题意。故选C;(4)“纸火锅”是用纸来代替铁锅,纸不会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带走了热量,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不会燃烧;(5)白磷着火点较低,容易自燃,应保存在水中。1.探究燃烧三个条件的实验:提示: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56。来源:zzste%p.#co*&m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w&ww.%zzst生活中我们知道,石头和水是无法燃烧的,由此推理,要燃 烧的第一个必备条件是必须是可燃物。来%源:中教网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是: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B.红磷没燃烧,C.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8、温度要达到着火点,A与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要与氧气接触。综上所述,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中国教育*%出#版网要使水中白磷燃烧,方法是把氧气通到白磷上。2.缓慢氧化引起的自燃现象,并练习有关燃烧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格式:日常中,白磷要浸没在水里,原因是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很低,暴露在空气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易使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放在水中能隔绝氧气。3.灭火原理:灭火原理: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灭火原理应用:下面是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所用的灭火原理:油锅着火可盖上锅盖,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w#ww.zzs*柴草着火可泼水灭火
9、,灭火原理是水蒸发吸热能使柴草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森林着火可在大伙蔓延的前方割出一条隔离带,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野外野营时,可用沙土覆盖压灭篝火,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4.常见灭火器,及灭火常识分析(紧扣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和表达): 灭火器种类及灭火对象:扑灭木材、棉布等火灾常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档案、图书、电器、档案材料的来源:*中教网#火灾常用CO2灭火器;扑灭燃油、燃气的火灾常用干粉灭火器。来源:zz#step&%.com湿抹布作用:酒精灯内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答出常用的灭火方法并解释原因。用湿抹布盖上。因为湿抹布能隔绝氧气且水蒸发吸热能使酒精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液体CO2灭火:档案材
10、料着火常用罐装液体二氧化碳灭火,试解释其灭火的原因。液体二氧化碳气化吸收大量的热能降温;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盖在可燃物表面,能隔绝氧气。5.通过常见燃烧实例领略“着火点高低、空气流通、燃烧放热的多少”对燃烧的影响:中国%&*教育出版网生煤炉时,点燃柴草来引燃煤,原因是柴草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利用柴草燃烧放热才能使煤温度达到着火点。室内起火不能打开门窗,原因是空气流通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旺。试解释:炉火(放热很多)越扇越旺,烛火(放热很少)一扇就灭:炉火放热很多,扇时空气流动加快提供更多氧气。蜡烛燃烧放热很少,扇时空气流动加快,形成的冷气流带走大量热使其温度降到着火
11、www.z&zste%*点以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火灾中的自救之法:中国教育出版&网*#若楼房起火,我们被困室内,可采取哪些自救之法?逃离火场时用湿棉被盖在身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体向外跑;关闭门窗并泼水降低室内温度;打119电话。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原因是防止火场中的热气流、有害气体和烟尘被吸入人体,危害健康。7.面粉爆炸实验(生活中想象不到的爆炸):www.#zzst&*鼓气作用:使面粉充满整个空间,与空气充分接触。 蜡烛的作用:引燃面粉。分析此实验中面粉发生爆炸的原因。中*国&教育出版#网面粉有可燃性,鼓气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急 速燃烧,短时间放出大量热,在金
12、属罐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发生爆炸。8.易燃易爆物的安全使用常识:常见易燃物或易爆物有:鞭炮、酒精、汽油、液化气、天然气、煤气、香蕉水等。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原因是: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液化气、煤气、天然气、氢气、CO等可燃性气体若与氧气或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9.通过常见的燃烧现象、爆炸原理,推理总结影响燃烧的因素:煤炉刚引燃时燃烧较弱,过一会儿会剧烈,原因是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燃烧剧烈。锅灶内塞满柴草,燃烧不会旺,原因是塞满柴草导致灶内空气被挤出,氧气少
13、,与氧气接触面也小。提升拔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0.大量细水雾在灭火中的作用:南方有个古镇,绵延一条街的古建筑着火。消防官兵分成两队,一对消防来#源:%中&教网员用喷水枪向火场及火场周围喷射出大量细微水雾,另一队在火势蔓延的前方拆除部分房屋,试解释消防队员们采取这种灭火方法的原因。火场周围的大量细水雾能稀释氧气浓度,大量水雾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温度,降低火势;也能减少热辐射,使周围可燃物温度不易很快达到着火点,从而降低火势蔓延速率。拆除前方的部分房屋即为清除可燃物,可防火势蔓延至整条街。11.做功引起的燃烧现象(紧扣燃烧三个条件思考、表述):试解释古人钻木可以取火的原因。木材是可燃物,
14、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钻木时对木头做功使木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着火点而燃烧。方 法 提 炼 / 规 律 总 结来#源%:&中教网*1.家用煤气、液化气泄露的处理办法:关闭阀门、轻轻打开门窗、严禁明火。2.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需严禁烟火,并经常开窗通风。严禁烟火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含量、降低环境的温度。3.总结影响燃烧的因素:温度、氧气浓度、跟氧气接触面的大小、着火点高低、可燃物浓度、燃烧放热量大小、可燃物的量、可燃物的干湿程度、可燃物性质等。常用的规律有:氧气浓度越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越大,燃烧越快、越旺、越剧烈、越充分;室外高寒环境中,可
15、燃物越多、越干燥、燃烧放热量越大、氧气越充足,则燃烧越旺、越不易熄灭;反之,在风大、缺氧、高寒的环境中,火焰越容易熄灭,此时往往需提供充足燃料,也要选择单位质量燃烧放热多的燃料。4.注意:液化气、煤气泄漏,不能打开用电的通风设备,如引风机、抽风机、鼓风机、风扇、换气扇、抽油烟机等;金属门窗也要轻轻打开,防止快速开启金属门窗时金属间摩擦、撞击产生火花。5.解释爆炸现象的答题要点:某物质有可燃性通过哪种方式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急速燃烧短时间来源:zzs#*内放出大量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在有限空间里有可能发生爆炸。常见的“充分接触情况”有:铝粉、纳米级铁粉、镁粉、煤粉、面粉、纺织厂的线头绒毛等可燃性
16、固体粉尘飘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煤气、液化气、天然气、氢气、CO等可燃性气体泄漏出来即能跟空充分接触;酒精、汽油、香蕉水等可燃性液体挥发成气体后即能跟空气充分接触。6.有的灭火方法并没有完全熄灭火焰,只是“稀释氧气浓度和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从而降低火势、以及减少热辐射”减慢火势蔓延速率而已,所以答题时应注意看清楚题目中到底是“灭了”,还是“控制住火势没灭”,选择合适的“语气和用词”来解答方可。1(2021深川市南山区第二外国吾学校一模)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并放出热量C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会燃烧D增大氧气的浓度,会使燃烧更
17、剧烈【答案】D【解析】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可能属于缓慢氧化,不一定是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物质燃烧时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C.不是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D.因为增大氧气的浓度时,单位体积内可燃物与氧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燃烧更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中国教育出版*#%网2(2021湖南娄底二模)下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B这个实验原理告诉大家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C人
18、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和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C【解析】A蜡烛熄灭是因为面粉爆炸消耗O2蜡烛燃烧所需的O2不足造成的,选项说法正确;B这个实验原理告诉大家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选项说法正确;C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通过化学反应获得,如风能、太阳能等,选项说法错误;D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反应的进行,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2021陕西咸阳市实验中学二模)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
19、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A.实验1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分析燃烧的条件:都与空气接触,都具有可燃性,通过红磷未燃烧,说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2中水下白磷能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燃烧条件,故B错误,符合题意;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因为没有了氧气,白磷不能燃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通过实验1和2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12 燃烧 灭火 重点 难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