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中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中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中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河口市2021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 学 试 题(本试卷共10页,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l35.5 Ba137选择题(客观题)(26小题,共3
2、6分)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10题为物理部分,每题2分,共20分;1120题为化学部分,每题1分,共10分;2126题为生物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1. 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春风得意B. 掬水月在手C. 火上浇油D. 草木皆兵【答案】C【解析】【详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春风得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B.“掬水月在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C.“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
3、质二氧化碳等生成,涉及化学变化;D.“草木皆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C。2.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 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 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不能彻底将污染问题解决,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C考点:环境保护3. 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硒元素是第四周期的非金属元素B.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防癌抗癌的作用C.
4、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D. 硒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4,图中的x为8【答案】D【解析】【详解】A.硒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所以位于第四周期,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故B正确;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C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34-2-8-6=18,故D错误。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4. 下列关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均是
5、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 均不易溶于水,都适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 可用燃着木条来区分三种气体D. 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反应都属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都适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三种气体,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气体能燃烧,则是氢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室制取三种气
6、体的反应不都属于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的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属于置换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原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 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生成物是混合物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 参加反应的A2与BA3的分子个数比为3:2【答案】A【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有一个“”没有参加反应,各物质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是。【详解】A.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7、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纯净物,故A不正确;B.由上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有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C.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参加反应,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的变化,故C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A3的分子个数比为6:4=3:2,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曲线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
8、应的综合结果B. 对比曲线和,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C.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D.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上方【答案】D【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详解】A.曲线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B.对比曲线和,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效果更好,该选项说法正确;C.对比曲线和,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该选项说法正确;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下方,在上方,这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效
9、果比水好,比氢氧化钠溶液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 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B. 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C. 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答案】C【解析】【详解】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错误;B.6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60时
10、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7%,错误;C.NaN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KNO3;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析出氯化钠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C。8.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NaNO3Na2CO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BCuFe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CCO2CO通过灼热的CuODCaOCaCO3高温煅烧A. AB.
11、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钠是新的杂质,符合题意;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然后过滤,可得铜,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除去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CaCO3生成CaO和二氧化碳,可除去碳酸钙,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9.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A.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B.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C.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
12、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答案】D【解析】【详解】A CO2是无机物,错误;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水电离也能产生H+,但水并不是酸,错误;C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并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活动性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故错误;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正确。故选D。10. 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B.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C.
13、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 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变小,但不会变成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符合题意;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氯化铜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待氧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65份的锌置换出2份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反应完全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符合题意;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湖北省 襄阳 老河口市 中考 适应性 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