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四道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举国欢庆。下列活动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升国旗B. 燃放烟花C. 同唱国歌D. 放飞气球【答案】B【解析】【详解】A.升国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燃放烟花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C.同唱国歌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
2、物理变化;D.放飞气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归纳正确的是A.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矿泉水、稀盐酸B. 由原子构成物质:氦气、氮气、汞C. 空气污染物:NO2.SO2.CO2D. 氧化物:冰、干冰、过氧化氢来源&:中教%网【答案】D【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冰水混合物是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B.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氦气、汞均是由原子
3、构成的,氮气由分子构成,故B错;C.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D.冰(固态水)、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过氧化氢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来源:中%#&教网D.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
4、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B. 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来&%源:#中教网C. 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D.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此选项表述正确;B.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不是质量分数,此选项表述不正确;C.空气质
5、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氮气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A。【点睛】来源:zzstep.%&c#om5.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来源&:中*#教网C.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只能红热,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此选项表述不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表述正确;C.描
6、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 。【点睛】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 露天焚烧作物秸秆B. 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C.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D.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答案】A【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露天焚烧作物秸秆,产生烟尘污染空气,符合题意;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利于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符合题意;C.生活垃
7、圾分类回收,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不符合题意;D.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A。7.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 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 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40L的钢瓶,说明氧分子之间有间隔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来源:zzste%#【详解】A.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www.#zzst&*B.热胀冷缩现
8、象,说明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降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40L的钢瓶,说明氧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8. 许多成语隐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A. “釜底抽薪”一一清除可燃物,使燃烧停止B. “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导致火焰熄灭www.zz#%&step*.comC. “钻木取火”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使之燃烧D. “煽风点火”一促进
9、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答案】B【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釜底抽薪,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清除了可燃物,从而实现灭火,正确;B.杯水车薪,水量太少,不能将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而不是可燃物的量少,错误;C.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正确;D.煽风点火,通过煽动促进空气的流动,给可燃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正确;故选B。www.%zzste&p.c#om9. 我国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 -4B. +4C. +3D. +6【答案
10、】B【解析】【详解】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故选B10.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如图是镓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镓原子的核内有31个质子B. 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D. 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答案】C【解析】【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31,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B.镓原子核
11、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符合题意;D.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 元素观: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www.zz&step*.comB. 微粒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来&源:中教网%C. 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酸可以相互转化D. 守恒观: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
12、水【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详解】A.由化学式H2O、H2O2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均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单质,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酸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是体积,符合题意。故选D。12.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液面读数为7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7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来源:z#z&A. 9
13、mLB. 大于9mLC. 小于9mLD. 无法判断【答案】C来源:zzs#%te&*【解析】【详解】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7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7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故选:C。13. 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和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B. 冰和干冰: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C.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www%.zzst*ep.c#om【答案】C【解析】【分析
14、】【详解】A.过氧化氢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此选项表述不正确;B.冰是水的固态形式,而干冰则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故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化学性此质也不同,此选项表述不正确;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此选项表述 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C。【点睛】来%&源#:中教网14.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 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B. 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
15、酒精灯C. 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D. 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连接仪器【答案】D【解析】详解】A.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正确;B.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正确;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正确;www.&%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连接仪器,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错误;故选D。15. 两种单质X2.Y2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 参加反应的X2与Y2的分子
16、个数之比为3:2D. 该反应生成了2种物质【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X2与Y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1,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1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中*国教&育%
17、#出版网D.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含有氧元素,但其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其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表述不正确;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和电子都带电,但都不属于离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ww*&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变,故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
18、种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D。17.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将其应用于医药临床,获诺贝尔医学奖和共和国勋章。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B.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C.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青蒿素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应该表述为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此选项不正确;B.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此选项不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
19、15):(122):(165)=90:11:40,故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此选项正确;D.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应该表述为青蒿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www.zzste%#18. 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氢气和二氧化碳观察气体颜色B除去镁粉中的碳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C鉴别酒精和白醋闻气味D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氢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颜色,故此方案不可行;B.镁和碳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此方案不可行;C.酒精具有特殊的气味,白醋具有酸
20、味,故可通过闻气味来鉴别两种物质,此方案可行;D.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很低,不能被点燃,故此方案不可行。故选C。【点睛】1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2018反应后质量/g2待测3026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甲、丁质量比为9:4B.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 待测质量一定为3g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甲的质量减少,故属于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20g-2g=18g;丙的质量增加,则丙属于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是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怀化市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期末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