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化学第二次课堂练习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N)=14 Ar(O)=16 Ar(Na)=23 Ar(S)=32 Ar(Cl)=35.5 Ar(Mg)=24 Ar(Al)=27 Ar(Zn)65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第卷(选择题 共30分)来#源%:中教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30分。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0小题每小题2分)1. 在制碱工业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2、)A 屠呦呦B. 侯德榜C. 拉瓦锡D. 张青莲【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B。2. 硅酸钠(Na2SiO3)溶液在建筑行业上可用作防腐剂与粘合剂,硅酸钠属于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硅酸钠电离后,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为硅酸根离子,故硅酸钠为盐。故选C。3. 化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问”,生活中充满着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玉石“变”印章B. 树根“变”根雕C. 葡萄“变”美酒D. 玩具机器人“变”形【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玉石“变”印章过
3、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树根“变”根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中国#教育*出版网&C.葡萄“变”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玩具机器人“变”形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4.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O3.SO2.CO2是空气污染物B. 酒精、铁锈、冰水共存物是氧化物C. 甲烷、一氧化碳、氢气是可燃性气体D. Ag、Hg、I是金属元素www.zz%step#.com【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O3.SO2是空气污染物,CO2不是空气污染物,是
4、温室气体,故A不正确; B.铁锈、冰水共存物是氧化物,酒精是有机物,故B不正确;来%&源:中#教网C.甲烷、一氧化碳、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故C正确; D.Ag、Hg是金属元素,I是非金属元素,故D不正确。故选C。5.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是A. 铝元素:AlB. 干冰:H2OC. 氢氧根离子:OHD. 氯化银:AgCl2【5题答案】【答案】A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金属元素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故铝元素为Al,故A正确;w#w*w.zzst&B. 干冰是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 氢氧根离子是,故C不正确;D. 氯化银化学式为,故D不正确。故选A。6. 高温的炭
5、和水蒸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6题答案】【答案】C【解析】www.zz&step%.com*【详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本反应是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7. Cr2O3可以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
6、+1B. +2C. +3D. +6【7题答案】【答案】C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通常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为-2价,所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C。来%源&:*【点睛】化合物中元素之间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元素化合价为0。来源:中教&*网%8. 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方法或要求存在错误的是()A.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挤瘪橡胶头,再将滴管伸入到液体中吸取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C. 实验室进行模拟炼铁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CO气体,然后再加热D.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时,点燃红磷后要迅速将燃烧
7、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8题答案】www.zzste%#【答案】B【解析】【详解】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挤瘪橡胶头,再将胶头滴管伸入到液体,吸入液体,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错误;C.实验室进行模拟炼铁时,为防止爆炸,应先通一段时间的CO气体,然后再加热,故C正确;来源#:%zzstep.co&mD.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时,为防止瓶内气体受热逸出,点燃红磷后要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故D正确。故选B。9. 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
8、项是()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提纯含少量泥沙的NaClB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钠C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对NaCl溶液蒸发浓缩D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A. AB. BC. CD. D【9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提纯含少量泥沙的NaCl,需要进行蒸发操作,要用酒精灯加热,实验器材缺少酒精灯,故A不正确;B.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除去氢氧化钠,但引入了稀盐酸,需要加热除去,则实验器材中要有酒精灯,故B不正确;C.对NaCl
9、溶液蒸发浓缩,需要的属于器材为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故C正确;D.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要用量筒量取液体,则实验器材中应该有量筒和天平,故D不正确。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0. 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 70% 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 CO2 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 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C. 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10、10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A错误,但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B.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差不多,氧气能支持燃烧,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铜粉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消失但氧原子经反应存在于二氧化碳中,并未消失,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
11、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己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类别上看:环己胺属于有机化合物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 从性质上看: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来源#:zzst*C. 从组成上看: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D. 从结构上看:环已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1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环己胺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即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故正确;C.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4=36:7,故正确;www.z&z#D.环己烷是由分子构成的
12、,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1个环已胺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故错误。故选:D。12.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A. 地壳中元素含量:B. 金属材料的熔点:C. 金属活动性顺序:D. 氯元素质量分数:【12题答案】来源:zzs*tep.co#m【答案】D【解析】【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前四位)依次是:O、Si、Al、Fe,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B.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武德合金熔点较低,常用于保险丝,故金属材料的熔点,由高到低为:铜、武德合金、汞,不符合题意;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故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3、Al、FE.Cu,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D.由化学式可知,均含1个氯原子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分析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为:NaClO3.NaClO、NaCl,故氯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为:NaCl、NaClO、NaClO3,符合题意。故选D。13.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保存氧气B. 处理废弃药品C. 蒸发食盐水D. 滴加试剂【1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瓶口倒放的方式保存氧气错误,不符合题意;B.实验中废弃药品不可直接倾倒入水池处理,应放入指定容器,不符合题意;C.蒸发食盐水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棒搅拌,符
14、合题意;D.滴管滴加试剂,滴管不可接触试管壁,防止污染试剂,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小轩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A. 对比和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 对比和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C. 在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 在中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14题答案】【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对比和可说明硫
15、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故正确;、B.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正确;C.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正确;D.在中观察到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故选D。15.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 微粒观:氯酸钾是由钾离子、氯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来源%:z#z&sB. 转化观:金属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化镁C.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15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微粒观:氯酸钾是由钾离子、
16、氯酸根离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B. 转化观:金属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故B正确;C.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D. 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D正确。故选A。16. 图为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下列对物质X与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是www.zz%s*tep.co&m选项物质X纵坐标YA水溶液的质量B水溶液的pH值C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D氢氧化钙溶液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A. AB. BC. CD. D【16题答案】【答案】B中
17、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则在持续通入二氧化碳过程中,Y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的质量应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逐渐增强,pH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质的质量应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钙元素质量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减少至0,故选项错误。故选B。来源:
18、zzs#*17. 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A. H+、Na+、Ba2+B. H+、Ba2+、Cl-C. Na+、SO、COD. H+、SO、CO【17题答案】【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分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的废水中含有氢离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详解】河道两旁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a+、Ba2+、Cl、SO42、CO32六种离子
19、。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CO32,碳酸根离子能与Ba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Ba2+在甲厂中, 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SO42,则甲厂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甲废水中的离子是H+、Ba2+、Cl,故选B。18. 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A. 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t1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C. 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D. t2时,
20、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同【18题答案】【答案】B【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 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55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5%,故C错误;D.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明显,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大于B,故D错误。故选B。
21、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1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KNO3溶液K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BO2H2O 浓硫酸洗气C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结晶DNaCl溶液Mg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A. AB. BC. CD. D【19题答案】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详解】A.该操作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去除杂质水,符合题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市 实验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下学 月月 化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364324.html
限制150内